-
公开(公告)号:CN11101568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1911375339.9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中电南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型巡线机器人,属于巡检机器人领域,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系统的安全型巡线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机器人主体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支撑架,支撑架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上下分布的驱动轮和压紧轮,压紧轮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压力感应器,机器人主体的外端还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固定杆,本发明针对机器人在巡线过程中意外坠落的情况,可以为坠落过程中的机器人提供一个向上的加速度,有效减缓机器人向下坠落速度,并使其以一个安全缓慢的速度保持匀速向下坠落状态,从而使其可以安全平稳地落地,不但大大减少机器人掉落坠毁的情况,更降低了对地面人员造成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6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47035.6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钢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方法、装置及装置的使用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试验角钢的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L形的纵端面与第二试验角钢的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L形的纵端面相对接,而后焊接且形成焊接件;沿焊接件的长度方向对焊接件进行加载,保持预设时间后卸载,卸载完成后,对表面裂纹和内部裂纹进行检测。其中,对焊接件所加载的力能够通过临界断裂应力计算公式转换扭矩值,并且以扭矩的形式直接施加给试验设备。可见,试验角钢沿着纵截面相对接焊接,而后可通过扭矩扳手定量对角钢焊接结构加载,保持角钢原有结构的特点,可以客观定量地给出角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934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94827.0
申请日:2021-02-21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中科创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设备带电的清洗养护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顶部中点固定连接有平台支架,平台支架的顶部活动设置有视觉摄像头,基座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机械臂,基座的顶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机械臂,基座的端角顶部均贯穿开设有圆孔,基座的底部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吸盘,吸盘与收纳槽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基座的两侧内部均设置有配重块;视觉摄像头进行目标的跟踪和定位,第一机械臂与第二机械臂有利于目标清洗养护的操作执行,基座在安装过程中收纳槽内部的吸盘与地面相吸附,保证装置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弹簧有利于吸盘的收纳与推出,基座的配重块保证操作执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5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400266.7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新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复杂背景下的多光谱复合光学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径向尺寸过大,不利于小型化的缺陷。本发明包括:沿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探测器、分光镜、主反射镜组以及第二探测器;主反射镜组用于将入射光反射至分光镜的第一表面;分光镜的第一表面能够反射红外光并透射可见光,用于使可见光透射进入第一镜组后被第一探测器接收;还用于使红外光反射进入第二镜组后被第二探测器接收。本发明适用于小型化电力系统检测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4325259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465120.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12
Abstract: 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由于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的数据采样频率高,原始数据量很大,一般通过各厂家自有的指纹库和分析展示方式来判定设备的放电模式和过程。本发明组成包括:设置在移动柜内的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应用配置模块、Web服务模块和数据库模块,用于实现局部放电加工数据和访问权限信息的储存和查询。本发明用于特高频局部放电在线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1841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497259.8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郭志刚 , 朱林林 , 吴俊敏 , 阳薇 , 姜长有 , 李晶瑶 , 姜海洋 , 郑文雷 , 赵晓龙 , 周熙悦 , 孟超 , 梁明歆 , 贺亮 , 徐新雷 , 李志超 , 张博恒 , 孔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竖井红外热成像火灾探测设备及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正面下端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支撑柱内部底端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顶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一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盒,所述支撑板上表面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盒,所述第一固定盒内部一侧平行设置有两组复位弹簧。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板、第一固定盒、第二固定盒、旋钮、支撑板,方便了对其进行检修或更换;通过设置伺服电机、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存储模块、自动对时模块,便于改变探测方向,且对信息的处理和输送效果较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270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449258.X
申请日:2021-04-25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山东孚岳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变电站检修作业及事故演练装置,是三维检修作业及事故推演系统的组成部分,升降组件包括第一升降机构和升降平台,升降平台设置于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用于驱动升降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和围栏,围栏在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可调,以使得平台本体承载不同个数的演练对象;演练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机构和演练平台,演练平台设置于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用于驱动演练平台沿第一方向移动,演练平台包括回转平台和多个演练箱,多个演练箱以回转平台的旋转轴为中心环形排布于回转平台,回转平台用于驱动演练箱,以使多个演练箱中的至少一个演练均对准所述平台本体。本申请能够模拟现场环境,提高演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4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011243387.5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处理器、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网上多个输电线路上的检测点,其中,基于预先配置的分段定位信息来确定上述检测点;获取每个检测点的电力信息,其中,上述电力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基于上述电力信息,判断上述检测点是否为故障节点;如果上述检测点为上述故障节点,基于上述故障节点在上述输电线路上的定位确定产生电力故障的故障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输电网中的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检测效率低,导致输电网故障定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67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110947035.6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钢焊接裂纹敏感性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试验角钢的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L形的纵端面与第二试验角钢的沿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L形的纵端面相对接,而后焊接且形成焊接件;沿焊接件的长度方向对焊接件进行加载,保持预设时间后卸载,卸载完成后,对表面裂纹和内部裂纹进行检测。其中,对焊接件所加载的力能够通过临界断裂应力计算公式转换扭矩值,并且以扭矩的形式直接施加给试验设备。可见,试验角钢沿着纵截面相对接焊接,而后可通过扭矩扳手定量对角钢焊接结构加载,保持角钢原有结构的特点,可以客观定量地给出角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判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46041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011243387.5
申请日:2020-11-09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网的故障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处理器、电子设备。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网上多个输电线路上的检测点,其中,基于预先配置的分段定位信息来确定上述检测点;获取每个检测点的电力信息,其中,上述电力信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基于上述电力信息,判断上述检测点是否为故障节点;如果上述检测点为上述故障节点,基于上述故障节点在上述输电线路上的定位确定产生电力故障的故障位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针对输电网中的输电线路的故障定位方法检测效率低,导致输电网故障定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