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011142837.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6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配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线基础数据,根据所述配线基础数据确定原始配线方案,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确定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对应的第一故障救援类型;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满足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实际运营列车故障的救援延误情况定量化地引入配线设计过程中,通过该方法确定轨道交通的配线方案,显著减少了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救援延误时间,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0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276145.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纵断面设计和节能操纵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预设的最小坡长约束条件,采用暴力搜索算法对预先构建的坡长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若干个坡道划分方案;根据预设的纵断面设计约束条件以及预设的列车运行过程约束条件,采用GPOPS求解每一坡道划分方案的最优坡度方案,并根据基础数据计算与每一最优坡度方案相对应的列车牵引能耗;从所有列车牵引能耗中选取出最小列车牵引能耗,获取得到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纵断面设计方案以及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操纵方案。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列车节能操纵对线路纵断面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有利于减少列车运行时的牵引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110637394.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12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列车参数、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以及空间地理信息;利用所述基础数据建立用于设计线路纵断面的坐标系;将约束条件作用于所述坐标系,生成多个车站高程方案与变坡点组合方案,作为线路纵断面的初始方案;计算每个所述初始方案中的列车牵引电耗与土石方工程量;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得到列车牵引电耗与土石方工程量的最优组合方案,作为目标纵断面设计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法,能够兼顾建设成本和列车牵引能耗问题,并根据优化目标自动生成不同的纵断面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605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011276145.6
申请日:2020-11-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纵断面设计和节能操纵方案优化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根据预设的最小坡长约束条件,采用暴力搜索算法对预先构建的坡长计算模型进行求解得到若干个坡道划分方案;根据预设的纵断面设计约束条件以及预设的列车运行过程约束条件,采用GPOPS求解每一坡道划分方案的最优坡度方案,并根据基础数据计算与每一最优坡度方案相对应的列车牵引能耗;从所有列车牵引能耗中选取出最小列车牵引能耗,获取得到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纵断面设计方案以及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相对应的最优操纵方案。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列车节能操纵对线路纵断面设计进行优化调整,从而有利于减少列车运行时的牵引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02239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45658.1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B61L27/16 , G06Q10/0631 , G06Q10/1093 , G06Q50/26 , G06N3/006 , G06N3/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客流分配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建立了考虑大小交路与快慢车模式的时刻表优化模型,考虑列车运行间隔、列车服务频率、列车起讫点等约束条件,以最小化乘客总旅行时间、企业车公里费用为目标,构建了基于大小交路和快慢车模式的多目标时刻表优化模型。基于快慢车运营条件下乘客选择行为分析建立客流分配模型,考虑乘客在快慢车运营下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乘客的路径选择行为。详细讨论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换乘以及选择行为,并建立客流分配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50541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637394.1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基础数据,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列车参数、线路平纵断面设计参数以及空间地理信息;利用所述基础数据建立用于设计线路纵断面的坐标系;将约束条件作用于所述坐标系,生成多个车站高程方案与变坡点组合方案,作为线路纵断面的初始方案;计算每个所述初始方案中的列车牵引电耗与土石方工程量;对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得到列车牵引电耗与土石方工程量的最优组合方案,作为目标纵断面设计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地铁线路纵断面设计方法,能够兼顾建设成本和列车牵引能耗问题,并根据优化目标自动生成不同的纵断面方案,具有自动化程度高、适用性强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214907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142837.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0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配线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线基础数据,根据所述配线基础数据确定原始配线方案,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的故障救援模型进行分类;计算不同类型的所述故障救援模型的救援延误时间,得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并确定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对应的第一故障救援类型;根据所述最小救援延误时间和所述第一故障救援类型对所述原始配线方案进行优化,确定满足配线要求的目标配线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将实际运营列车故障的救援延误情况定量化地引入配线设计过程中,通过该方法确定轨道交通的配线方案,显著减少了轨道交通运营期间的救援延误时间,提高了轨道交通运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439028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1910763557.3
申请日:2019-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骏 , 农兴中 , 李俊玲 , 李志南 , 袁江 , 翟利华 , 黄全强 , 王位赢 , 刘文武 , 李树柏 , 唐清 , 何苑 , 曾军 , 陈虹兵 , 龚化宇 , 黄定贵 , 卢小莉
IPC: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越地下浅埋构筑物的综合管廊结构,包括:至少一段的标准综合管廊段、至少一段的管廊过渡连接段、至少一段的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标准综合管廊段与管廊过渡连接段通过变形缝连接,管廊过渡连接段与通过变形缝连接;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高度低于标准综合管廊段的高度,且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设置高度高于标准综合管廊段,以使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跨越地下浅埋构筑物。本发明增设了管廊过渡段和变形截面综合管廊,通过降低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截面高度和升高变形截面综合管廊段的位置高度,在遇到地下浅埋构筑物时,采用降低变形截面综合管廊跨过地下浅埋构筑物,避免了整段综合管廊的中断,方便了工作人员的运营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147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30857.2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30/0203 , G06Q50/30 , G06F1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仿真的快慢车时刻表变化下客流OD修正方法及应用,根据全网进出站刷卡详单数据获取研究时段内全网分时客流OD矩阵和通勤客流分时OD矩阵,为相关OD匹配快慢车线路的上下车站点,划分不同乘客类型,提取受快车时刻表影响的客流需求,按照不同乘客类型、依据快慢车出行时间差分别建立和标定乘客乘车选择Logit模型,基于优化后的时刻表仿真客流车次选择过程,并依据发车时刻调整乘客进站时刻,得到修正后的全网分时OD需求矩阵用于优化后快慢车方案的开行效果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584841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1757.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节能虚拟编队的列车动态解耦和耦合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对于需要虚拟解耦或虚拟耦合的列车,通过调整前车和后车的速度实现解耦和耦合,其中,可以根据前车和后车解耦后的线路情况和耦合前的线路情况,按不同的应用情况控制前车和后车的间距;同时本发明以最小安全追踪距离作为解耦或耦合完成的依据,改进了计算最小安全追踪距离的方法。本发明可以获得列车间更精确的最小安全追踪距离,实现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列车进行解耦或耦合的灵活变化,提高了列车的作业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