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车辆船舶的充电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616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474930.6

    申请日:2023-11-0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车辆船舶的充电一体化系统,所述运载车辆船舶的充电一体化系统包括船体和至少一个脐带缆桩;所述船体具有多层甲板的内部空间;所述脐带缆桩安装在上层甲板底部,并通过脐带线缆与所述脐带缆桩下方车辆连接,所述脐带线缆包括充电线缆和消防水管;所述消防水管和所述充电线缆通过绝缘材质包裹后并为一股,所述消防水管的另一端伸入车辆预定位置。通过脐带缆桩上的所述脐带线缆进行一体化设计,将充电和消防灭火进行整合,有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应用于船舶之中,能够实现运载车辆消防、信息通讯、充电一体化设备的技术问题。

    一种船舶轴功率测试设备的校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722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47919.5

    申请日:2019-10-30

    IPC分类号: G01L25/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舶轴功率测试设备的校准装置,其包括试验台,试验台包括驱动组件、制动组件以及扭矩传感器,扭矩传感器的一端与所述制动组件连接,扭矩传感器的另一端与驱动组件之间用于固定被测轴,驱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被测轴转动,制动组件能够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被测轴转动的同时给被测轴施加扭矩;测控机构,测控机构与所述扭矩传感器、所述驱动组件以及制动组件相连接,所述测控机构能够根据所述扭矩传感器的信号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制动组件。本发明对被测轴进行动态的功率测试,测试出被测轴在不同扭矩与转速的条件下,被测轴的应变力和功率特性,根据测试出的参数校准船舶轴功率测试设备。

    一种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

    公开(公告)号:CN117446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474730.0

    申请日:2023-11-07

    IPC分类号: B63B25/28 B63B25/24 H04L67/12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包括:车船互联系统,包括多功能连接缆,通过多功能连接缆建立电动车与船舶的连接,实现电动车与船舶之间的能量和信息交互;多层次能源系统,包括环境获取层能源和储物层能源,通过不同种类能源的互相转化和配合,实现运输船长续航的目的。本发明提出的零排放脐带型车船互联的汽车运输船,通过“脐带式”的车船互联技术,将承载的电动车与船舶连为一体,运输物为船舶功能的一部分;一方面运输物作为储能系统的一部分参与整个船舶内的能源管理,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航程;另一方面通过多功能连接缆将承载物的安全管控水平实现最小颗粒管控,保证了运输过程中船舶的安全水平。

    一种可于极地航行的半潜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42398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04604.2

    申请日:2023-01-03

    IPC分类号: B63B35/44 B63B35/12 B63H25/4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于极地航行的半潜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包括依次连接的船艏、船身和船艉,所述船身内设有压载水舱;所述船艏前端设置有用于破冰的艏部冰刀,所述船艉后端设有用于破冰的艉部冰刀,所述船艉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航行的全回转吊舱式推进器。调转航行方向时,无需将船体旋转180°,以解决冰面航行船体无法调转的问题;重要的,艏向航行时艏部冰刀可以破开前方的冰面,艉向航行时艉部冰刀可以破开后方的冰面,从而实现半潜船于冰面中独立破冰航行的功能,无需再依靠破冰船破冰开路,降低了运输成本。

    船舶及海工平台中压电力系统负荷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43441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557493.8

    申请日:2016-07-12

    发明人: 林九悦 崔彬

    IPC分类号: G01R31/34

    CPC分类号: G01R31/34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舶及海工平台中压电力系统负荷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单元化变压器、单元化用水电阻、可调电抗器和监控网络。其中,监控网络采用PLC等元器件组成。编写人机界面,通过Modbus通信;PLC主要作为监控上位机输出的执行部件,控制单元化变压器、单元化水电阻和可调电抗器,实现试验负荷的自动调节功能。本技术方案按照建造十万吨半潜船舶电站的试验需求设计,能够满足4750KW*6大功率中压电站试验需求,大大提高试验的效率。

    一种船舶划线装置、系统和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783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641928.1

    申请日:2024-05-23

    IPC分类号: B25H7/04 G01C19/00 G01S17/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划线装置、系统和方法,该装置包括测点捕捉装置、距离测量装置、角度测量装置、对焦调节装置、投影装置和控制分析系统。划线装置通过基座与支撑支架固定连接。其中,测点捕捉装置、距离测量装置、角度测量装置、对焦调节装置和投影装置分别与控制分析系统电性连接,集成在多边形外壳内部。划线装置多边形外壳包括上下两层,其中,测点捕捉装置设置在上层外壳中,角度测量装置和距离测量装置设置在下层外壳中,对焦调节装置和投影装置设置在外壳一侧。本发明可高效、准确的捕捉到工件划线位置基准点,保证划线的精度和准确性,可有效解决各种角度平面、斜面的划线,缩短划线时间。

    一种铣削平面工装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72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434756.6

    申请日:2023-04-21

    IPC分类号: B23C3/00

    摘要: 本发明属于铣削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铣削平面工装,用于铣削舵桨装置法兰的法兰面,其包括刀具组件、传动轴和驱动装置。刀具组件包括刀架和多个刀头,多个刀头沿刀架周向间隔均匀设置;传动轴一端与刀架连接;驱动装置包括旋转输出轴,旋转输出轴与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驱动装置能够带动刀具组件旋转铣削法兰面。该铣削平面工装整体结构简单,铣削效率快,通过驱动装置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刀头对舵桨装置法兰的法兰面进行旋转加工,与现有技术中工人手持刀具铣削加工相比,利于提升法兰面的加工精度,提升铣削质量。

    一种无人艇自主航行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53789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03286.7

    申请日:2023-04-14

    IPC分类号: B63B71/00 B63B79/3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艇自主航行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由基于热成像图像采集模块的测试场、可设定温度的标志模块和岸基数据处理及控制可视化平台组成。首先通过在测试场四角布置热成像摄像机和在被测无人艇上布置球形标志物;然后设定球形标志物温度,使其温度有异于环境温度,便于热成像摄像机能清晰拍摄到其形状;接着,无人艇按测试预设航线行驶,各热成像摄像机对航行中的无人艇球形标志物进行连续拍摄;之后,利用球形标志物在各热成像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中的像片坐标的改变来求解无人艇实际位置的改变,并记录无人艇实际航行轨迹;最后通过分析无人艇实际航行轨迹来评价无人艇自主航行性能的优劣。

    一种电缆连接结构、移动浮箱及半潜船

    公开(公告)号:CN11502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469482.X

    申请日:2022-04-28

    IPC分类号: H02G3/08 H02G3/18 B63B4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潜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结构、移动浮箱及半潜船。电缆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电缆接线箱及第一电缆管,第一电缆接线箱和第一电缆管均设置在绞车舱内,第一电缆管的一端与第一电缆接线箱连接,另一端向靠近主甲板的方向延伸且设置有第一法兰;第二电缆接线箱及连接管,第二电缆接线箱和连接管均位于移动浮箱内,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电缆接线箱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第二法兰位于主甲板的内侧面,第二法兰与第一法兰可拆卸连接;其中,电缆的一端与第一电缆接线箱可拆卸连接,电缆的另一端能够依次穿过第一电缆管和连接管并连接至第二电缆接线箱。电缆连接结构能够使移动浮箱与绞车舱间的电缆的断开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一种结构强框及其设计方法和船舶

    公开(公告)号:CN113772010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014737.5

    申请日:2021-08-31

    摘要: 本发明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构强框及其设计方法和船舶。结构强框包括腹板、端部和扶强材,腹板具有HCSR规范中对应腹板的最小高度值。腹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具有倾斜面的端部,端部的长度为腹板的最小高度值的1.5倍。腹板上连续焊接有一根扶强材,扶强材与腹板的底部的间距小于扶强材与腹板的顶部的间距。结构强框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HCSR规范,计算结构强框的腹板的最小高度值H。将结构强框的端部的长度设置为1.5H。在腹板中焊接一根连续的扶强材,且扶强材与腹板底部的间距小于扶强材与腹板顶部的间距。船舶包括上述的结构强框。结构强框的设计方法简化了结构强框的整体结构,提高了结构强框的建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