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3763B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180048816.6
申请日:2011-09-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2018
Abstract: 车身底板构造的右底板车架(38)的后端部与中央横梁(33)连结,并由右底板车架(38)及前底面板(47)形成闭合截面部位(48)。右底板车架(38)的车架紧固部(66)通过紧固螺栓(58)而紧固在中央横梁(33)的底部(43),在车架紧固部(66)的车宽方向内外侧突出有线状加强筋(71)。通过使线状加强筋(71)向下方突出,车架紧固部(66)形成为相对于线状加强筋(71)凹下的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2656080A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1080056705.5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1/11 , B62D21/152 , B62D25/2018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车身底板构造中,在底面板的前部的两侧部的下面结合有延伸至前横梁的后方并朝上开放的、具有从所述车身的截面看呈U字状的凹部的加强件;在底面板的后部上设有加强筋,该加强筋具有从车身的截面看呈U字状的凹部,加强筋与加强件的凹部相匹配,并在加强件上连续地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97778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09231.3
申请日:2009-0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J5/0426 , B60J5/04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构造体,能够避免并降低因门横梁导致的材料成本高、重量增加,并能够良好地进行前部碰撞时的碰撞负荷的传递,而且,能够充分地进行侧部碰撞时的能量吸收。在内板(15)上以S字形的横截面形状安装有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梁构件(21),并由横梁构件(21)构成内板(15)的上缘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5511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0880115572.7
申请日:2008-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9/34 , B60R21/013 , B60R21/0132 , B60R21/0136 , B60R2021/0023 , B62D21/152 , B62D25/08 , B62D25/082
Abstract: 通过将外侧冲击吸收区段(63)的内侧壁部分(78)定位为比前侧框架(11,12;91)的外侧壁(33,103)更加靠近车身的纵向中心线(48)而构成重叠区段(81),使得碰撞冲击负荷能够通过重叠区段传递至外侧壁部分。内侧冲击吸收区段(62)向前伸出的长度比外侧冲击吸收区段(63)更长。因此,安全气囊展开的加速度阈值Gs被设定在当仅内侧冲击吸收区段(62)由于冲击能量而变形时的加速度等级和当内、外侧冲击吸收区段(62,63)变形时的加速度等级之间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289101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810088528.3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72 , B62D25/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表面不容易损伤且刚性高的车辆用地板面板。地板面板(3、4)架设在配置于车宽方向中央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通道框架(2)和配置于车身左右且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5、6)之间。在地板面板(3、4)上设置有多条以悬臂支架(13、14)与下纵梁(5、6)的连接部为中心的同心圆弧状的加强筋(50)。加强筋(50)的后壁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为,在同一个加强筋(50)中随着从车宽方向内侧向车宽方向外侧去而变小。
-
公开(公告)号:CN101289102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88529.8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 ,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定位且刚性不降低的车辆用地板面板。一种车辆用地板面板(3、4),并列地设有呈同心圆弧状的多个加强筋(50),其中,设有将相邻的两个加强筋(50、50)连接成一个平面的连接部,在上述连接部上设有组装时用于定位的定位孔(52A、52B),在定位孔(52A、52B)的内周部形成向加强筋(50)的内侧突出的内缘翻边。
-
公开(公告)号:CN10128910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088527.9
申请日:2008-03-2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36 , B62D25/0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地板结构,使得即使是在形成有加强筋的地板上也能够容易地装载车载部件,而且能够确保通过加强筋提高地板面板的刚性以及提高侧面碰撞时的刚性。一种车辆用地板结构,在地板面板(3)的表面上并列设置有多条从下纵梁内侧部(23)向中央横梁(7)弯曲的弧形的加强筋(50),在将车载部件的安装用外侧托架(60)安装在上述加强筋(50)上时,将外侧托架(60)安装得覆盖一条加强筋(50A),将外侧托架(60)的离下纵梁内侧部(23)较远侧的端部跨设在两条加强筋(50B)上。
-
公开(公告)号:CN100434326C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610149492.6
申请日:2006-11-2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087 , B62D25/08
Abstract: 一种后部车体构造,其可以向左、右分散发生后面偏离中心的冲撞时的冲撞力,并且能够减轻后框架的重量。其中具有第一后框架、第二后框架、后保险杠梁、挡泥板框架、最后部支柱,上述第一后框架为左、右一对;上述第二后框架被连结在上述第一后框架的后端上,在俯视时呈圆弧状;上述后保险杠梁的中央部分的前表面被连结在上述圆弧状的第二后框架的后面上;上述挡泥板框架为左、右一对,它们的一端部分别被连结在上述后保险杠梁的两端部上;上述最后部支柱为左、右一对,它们分别被连结在上述挡泥板框架的另一端部上。
-
公开(公告)号:CN101157371A
公开(公告)日:2008-04-09
申请号:CN200710152441.3
申请日:2006-04-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2D2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体地板结构,该车体地板结构具有地板(10),该地板由左、右一对边梁(1,1)、和架设在该左、右一对边梁之间的前、后一对横梁(2A,2B)围起来,在边梁(1,1)与横梁(2A,2B)所形成的角部设置加强部件(41,42),该加强部件(41,42)相对于边梁(1,1)和横梁(2A,2B)呈倾斜状配置并与边梁(1,1)和横梁(2A,2B)分别相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0344491C
公开(公告)日:2007-10-24
申请号:CN200410083740.2
申请日:2004-10-14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25/2036 , B62D25/2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构造,该车身构造可以高效率地将作用在地板通道的前上端和前下端上的碰撞能量传到车身后部。在该车身构造中,车身(10)将车宽中央的地板通道(15)及左右两侧方的下纵梁向车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在地板通道的后方,在左右下纵梁间架横梁。使地板通道的上面(63)从前端部(62)向后方成为下坡地倾斜,将地板通道的后端部(61)接合到横梁上。另外,车身(10)将在车宽中央部由板材构成的地板通道(15)向车身前后延伸,在该地板通道的左右两侧方使由板材构成的地板纵梁(16)向车身的前后延伸,将与地板通道相连的地板从重叠接合在左右地板纵梁上。在地板通道的前部侧部直接接合地板纵梁的前部侧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