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056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95772.6

    申请日:2021-08-05

    Abstract: 本发明实现转向致动器的搭载性的提高。在本转向系统中,多个转向致动器中的至少一个分别配置于纵梁的内侧。多个转向致动器分别在长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在配置转向致动器的情况下,需要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空间。相对于此,在搭载了不包括发动机的驱动源的车辆中,与纵梁的外侧相比,纵梁的内侧容易确保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空间。因此,通过在纵梁的内侧配置转向致动器,能够使搭载性提高。

    车辆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8879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61682.X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包括:左右的摆动臂部件(16L、16R);左右的转向横拉杆(18L、18R),分别在内端经由继动杆(20)枢轴连接于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2L、32R);继动杆(20),在两端枢轴连接于臂部(32L、32R);齿条小齿轮装置(22),在一方的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4L)连接了齿条杆(44)的一端;以及转向操纵输入传递系统(24),向齿条小齿轮装置传递转向操纵输入,在另一方的摆动臂部件(16R)的臂部(34R)连结有电动式转向操纵辅助力赋予装置(80),向另一方的摆动臂部件赋予对另一方的摆动臂部件摆动这一情况进行辅助的力。

    转向节臂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326738C

    公开(公告)日:2007-07-18

    申请号:CN200410080526.1

    申请日:2004-09-28

    Abstract: 一种可以减小倾斜转向特性随车辆的涨落的转向节臂,以及具有该转向节臂的转向结构。本发明的转向节臂(40)具有用来与横向拉杆(20)接合的球窝接头(42),以及用来与悬架臂接合的球窝接头(44)。由于两球窝接头(42,44)均设置在转向节臂(40)上,不易发生倾斜转向特性随车辆的不同而涨落的现象,使车辆操纵的稳定性不随车辆而变化。由于两球窝接头(42,44)均设置在转向节臂(40)上,可以有效地减小由施加于各个接合部的力所产生的各种矩,还能够使转向节臂(40),悬架臂等做得更小更轻。

    车辆用转向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2301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010847795.5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其包括:左右的摆动臂部件(16L、16R);分别在内端与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2L、32R)枢接的左右的转向横拉杆(18L、18R);在两端部与臂部(32L、32R)枢接的中继杆(20);及转向输入传递系统(24),在左右的摆动臂部件的臂部连接有齿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4L、64R),控制装置(70)运算用于减少由于干扰而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产生的旋转振动的校正转向转矩(Tsa1、Tsa2),并利用校正转向转矩来校正基于转向转矩的目标转向辅助转矩(Tst1、Tst2),以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进行控制。

    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918839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80070767.5

    申请日:2013-0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0412 B62D5/001 B62D5/0424 B62D5/043 F16H3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0),其具备:转向机构(10);电动马达(20),其输出对该转向机构(10)进行辅助的辅助力;传动机构(30),其具备带齿带轮(31、32)和带齿带(33),将电动马达(20)的输出传递至转向机构(10);以及扭矩限制器(40),其对在电动马达(20)与转向机构(10)的输出部件(11)之间传递的扭矩的大小进行限制。在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100)中,在带齿带轮(31、32)与带齿带(33)之间产生爬齿的爬齿扭矩的偏差下限值设定得比扭矩限制器(40)的限制扭矩的偏差上限值大。因此,当在电动马达(20)与转向机构(10)之间的动力传递系统产生超过正常扭矩的扭矩时,在传动机构(30)中产生爬齿之前,扭矩限制器(40)发挥功能(动作)。

    车辆用转向装置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62301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847795.5

    申请日:2020-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其包括:左右的摆动臂部件(16L、16R);分别在内端与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2L、32R)枢接的左右的转向横拉杆(18L、18R);在两端部与臂部(32L、32R)枢接的中继杆(20);及转向输入传递系统(24),在左右的摆动臂部件的臂部连接有齿轮齿条式电动助力转向装置(64L、64R),控制装置(70)运算用于减少由于干扰而在电动助力转向装置中产生的旋转振动的校正转向转矩(Tsa1、Tsa2),并利用校正转向转矩来校正基于转向转矩的目标转向辅助转矩(Tst1、Tst2),以对电动助力转向装置进行控制。

    车辆用转向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88793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161387.4

    申请日:202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转向装置,包括:左右的摆动臂部件(16L、16R);左右的转向横拉杆(18L、18R),分别在内端经由继动杆(20)枢轴连接于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2L、32R);继动杆(20),在两端枢轴连接于臂部(32L、32R);齿条小齿轮装置(22),在一方的摆动臂部件的臂部(34L)连接了齿条杆(44)的一端;以及转向操纵输入传递系统(24),向齿条小齿轮装置传递转向操纵输入,齿条小齿轮装置(22)包括沿着齿条杆(44)的长度方向配置于小齿轮(66)的两侧且对于小齿轮按压齿条杆的一对按压装置(68)。

    转向节臂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03194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80526.1

    申请日:2004-09-28

    Abstract: 一种可以减小倾斜转向特性随车辆的涨落的转向节臂,以及具有该转向节臂的转向结构。本发明的转向节臂(40)具有用来与横向拉杆(20)接合的球窝接头(42),以及用来与悬架臂接合的球窝接头(44)。由于两球窝接头(42,44)均设置在转向节臂(40)上,不易发生倾斜转向特性随车辆的不同而涨落的现象,使车辆操纵的稳定性不随车辆而变化。由于两球窝接头(42,44)均设置在转向节臂(40)上,可以有效地减小由施加于各个接合部的力所产生的各种矩,还能够使转向节臂(40),悬架臂等做得更小更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