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48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4875.3
申请日:2023-12-08
申请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及方法,属于隧道检测的技术领域。隧道变形监测系统包括:巡飞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定位装置;巡飞设备可在隧道内部飞行;检测设备设置在巡飞设备上,用于巡检隧道,获取隧道变形数据;定位装置包括:信号发送器和信号接收器,信号发送器设有多个,并固定在隧道内壁上,相邻的信号发送器之间设有间隔,信号接收器设置巡飞设备上,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发送器发送的定位信号。本发明提供的隧道变形监测系统不需要工作人员进入隧道的内部,避免工作人员进入隧道后遇到险情,保证了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使用检测设备对隧道的变形自动识别检测,相比于人工检测的方式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725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137602.7
申请日:2023-09-05
申请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工程动态变权的风险定量评估方法,属于建筑基坑工程设计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准则层中第i个项目与方案层第j个项目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准则层中第i个项目下的方案层中各个项目所占权重;对准则层下各个项目权重进行排序,得到层次总排序,给出风险评估结果。本发明通过引入数值分析模型,根据方案层对准则层影响程度与函数关系确定单层次权重,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降低一致性检验的工作量和难度,消除人工评分的主观性,实现了随施工方案、周边环境变化而变化的权重动态调整方法,反映出了复杂系统的非线性和涌现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490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85422.2
申请日:2023-12-08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石家庄铁道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1/84 , G01S13/88 , G01S13/86 , B62D55/065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装置,属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车体、摄像设备、扫描设备以及内部病害检测雷达;移动车体上设置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用于驱动车体移动;摄像设备设置在移动车体上;扫描设备设置在移动车体上;内部病害检测雷达设置在移动车体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装置,在移动车体上集成了摄像设备、扫描设备和内部病害检测雷达,在对隧道衬砌进行检测时,只需要控制移动车体上的不同设备进行工作就可以进行不同项目的检测,减少了工作人员携带的设备的种类,在检测过程中也不需要频繁的更换设备,可以控制移动车体上的多种设备同时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57235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323358048.3
申请日:2023-12-08
申请人: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隧道衬砌病害空地一体化检测装置,属于隧道检测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车体和无人机;移动车体上设置有检测机构和搭载平台;无人机停靠在搭载平台上,无人机上设置有摄像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衬砌病害空地一体化检测装置,在对隧道进行检测时,在一些路况较好,移动车体能够进入的区域,使用移动车体进行检测,在一些路况较差,移动车体不能进入的区域,和在一些高度较高,需要近距离检测的区域,使用移动车体上搭载的无人机进行检测。通过无人机和移动车体的配合,可以检测隧道的大部分区域,简化了工作人员检测隧道时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9731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1525.8
申请日:2024-08-01
申请人: 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 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的信号机柜设计方法,方法包括:确定不同用途对应的模块组合柜,模块组合柜包括机柜;在机柜内设计预留空层和多层电气控制层,电气控制层包括若干安装位,安装位安装有电气模块,电气模块在机柜内连接;在机柜的顶层设计接口层,接口层包括多个连接接口和至少一个空接口,连接接口连接于机柜内的至少一个电气模块,空接口与预留空层相配合,连接接口用于机柜之间的连接;基于电气控制层、连接接口、预留空层及空接口确定信号机柜。本发明通过机柜内设计预留空层和空接口,预留空层作为预留改扩建的电气模块的安装位置,顶层的空接口可作为预留空层的电气模块引出接口,以实现柜间连接,便于实现机柜的改扩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714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1068796.4
申请日:2024-08-06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7 , G09B9/00 , G06F30/28 , G06F113/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模拟火灾及规划疏散路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火灾及规划疏散路线的方法和系统,构建火灾模拟场景,并将火灾模拟场景网格化;以着火点为起点,根据预设的烟雾浓度影响因子和风向影响因子,利用随机蔓延算法模拟火灾,确定各网格的点燃概率,模拟具有蔓延趋势的火灾场景;在具有蔓延趋势的火灾场景中,结合所述烟雾浓度影响因子、风向影响因子以及所述点燃概率,基于代价值最小原则,使用流场寻路算法,获得疏散路线。能够高效、合理的模拟火灾,并安全、准确的规划疏散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4463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904543.X
申请日:2024-07-08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47 , G06Q10/10 , G06Q50/40 , G06T15/00 , G06T17/00 , G06V20/40 , G06V20/52 , G01C21/20 , H04N7/18 , G07C1/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地铁车站巡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优化的地铁车站智能巡检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建立地铁车站数字孪生模型;生成地铁车站中各设施设备的分类编码,建立地铁车站数字孪生模型与实际地铁车站中各设施设备的唯一映射关系;建立路径寻优算法,并利用路径寻优算法进行巡检路径优化,自动计算最优巡检路线;在模型内按照最优巡检路线自动对各巡检目标进行第一人称视角巡检,并获取各巡检目标的实时监控信息;巡检结束后,根据实时监控信息得到智能巡检结果,并自动生成巡检报告。本发明通过模型进行自动化智能巡检,规范了巡检流程,降低工作风险,提高了巡检效率,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保证了车站的安全运营。
-
公开(公告)号:CN117389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6611.7
申请日:2023-09-13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页的python代码远程调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网页上发送代码调试请求,并尝试建立websocket连接;在REST服务进程启动调试服务进程;在调试服务进程创建进程间通信管道;在调试服务进程创建PDB进程;在调试服务进程创建网络通信套接字;在调试服务进程创建监听线程;发送调试指令;接收调试指令并执行;读取PDB进程的输出。本发明利用websocket协议和进程间通信管道建立网页和边缘计算设备上PDB进程之间的双向通信,前端网页向边缘计算设备发送调试指令,接收边缘计算设备的调试输出信息。本发明中python环境和调试服务进程部署在边缘计算设备中,在网页端可以进行代码开发和调试,开发后的算法可以直接安装在边缘计算设备中,开发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463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83062.9
申请日:2022-10-20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F30/13 , G06F111/2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模型和实时数据流的数字孪生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物理世界采集数据信息;将采集的数据信息映射为实时数据流;创建建筑结构BIM模型;从建筑结构BIM模型中划分热点构件;创建业务结构树;将热点构件绑定到业务结构树的一级子节点;将实时数据流绑定到业务结构树的二级子节点;传递实时数据流驱动热点构件实时变化。本发明基于BIM模型和实时数据流的数字孪生构建方法为数字孪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三维可视化方法,保证了对数字孪生模型的直观可见。本发明通过接入实时数据流强化了数字孪生对物理世界变化的反应,实现了对物理世界状态的实时监控,保证了数字孪生的时效性,同时便于数字孪生的建立。
-
公开(公告)号:CN108920870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810817826.5
申请日:2018-07-24
申请人: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隧道明挖段三维空间线位(S1),建立隧道明挖段数字化三维地形(S2),建立明挖段隧道主体结构模型(S3),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控制线(S4),生成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起坡线(S5),通过高度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6),通过高程控制每级开挖面高度生成开挖面(S7),生成最终刷坡模型(S8),读取开挖面最大开挖深度(S9)。该方法实现了三维场景中隧道明挖段基坑开挖面的设计,是隧道BIM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明显的推广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