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31147294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的预估方法及装置,能够确定合适的潜在接触区域,既保证计算精度,也避免冗余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方案包括:确定潜在接触区域、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以及轮轨接触点的蠕滑率与自旋;根据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获取对应的压应力纵向分布;根据几何间隙分布与压应力纵向分布通过余能表达式求解法向精确解;通过法向精确解获取轮轨切向接触初始解;通过初始解利用切向边界元模型求解精确解。本发明适用于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0162846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0250.9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分开式扣件系统铁垫板下组合刚度的设计方法,涉及轨道设计技术领域。该弹性分开式扣件系统铁垫板下组合刚度的设计方法包括:对钢轨施加载荷,以使载荷通过铁垫板传递至板下垫层,其中,铁垫板、板下垫层和轨枕从上至下依次层叠设置,钢轨设置于铁垫板上;获取板下垫层的位移数据和加载于钢轨的载荷的载荷数据,以依据位移数据和载荷数据得到非线性荷载-位移曲线;建立铁垫板-板下垫层-轨枕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将非线性荷载-位移曲线导入铁垫板-板下垫层-轨枕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中,以计算得到铁垫板下组合刚度。本发明提供的弹性分开式扣件系统铁垫板下组合刚度的设计方法能够得到更加准确的设计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472943.X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17/20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的预估方法及装置,能够确定合适的潜在接触区域,既保证计算精度,也避免冗余的计算成本,提高计算效率。方案包括:确定潜在接触区域、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以及轮轨接触点的蠕滑率与自旋;根据轮轨接触点几何间隙分布获取对应的压应力纵向分布;根据几何间隙分布与压应力纵向分布通过余能表达式求解法向精确解;通过法向精确解获取轮轨切向接触初始解;通过初始解利用切向边界元模型求解精确解。本发明适用于加速轮轨接触边界元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809479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0069208.2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弦约束的高速铁路轨道精调优化方法,包括:建立高速铁路轨道精调模型的约束条件;模型建立,构建调整节点的目标函数,从原始数据中推导出评价矩阵;通过生成调整测量向量并将其与原始偏差叠加,获得优化的偏差数据;利用迭代算法,在生成调整测量向量并优化线形后,完成了第1个迭代;对于后续的迭代,使用优化线形作为输入偏差数据;然后,将偏差数据转化为调整空间矩阵和评价矩阵,并在第2次迭代后重新计算优化线形;本发明可应用于日常的轨道不平顺作业维护中,实现精调方案快速输出,避免了人工方案生成的复杂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8631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2996.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084 , G06N3/046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神经元的大机捣固与轨道精调组合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针对轨道台账数据,选择平顺性指标约束幅值;步骤二、设置大机捣固与轨道精调的调整量约束幅值;步骤三、建立轨道几何调整约束模型;步骤四、建立神经元求解器NNS共享层部分;步骤五、构建基于约束模型的损失函数;步骤六、对神经网络求梯度,实现模型求解,得到每个轨枕处捣固、精调的调整量优化结果;步骤七、运用动态规划法,将调整量分配到大机捣固与精调对应的调整量中。本发明能较佳地优化轨道不平顺。
-
公开(公告)号:CN11874989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934963.2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四川公用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戴式眼底照相机,包括:照相机主体,内设有安装腔;照明系统,位于安装腔靠近使用者眼部的一侧;镜头系统,位于照明系统的后方,用于将眼睛中的光线聚焦到成像系统;成像系统,位于镜头系统的后方,用于捕捉通过镜头系统成像的眼底图像,并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用于将成像系统转换的数字信号以图像的形式显示;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于照明系统、镜头系统、成像系统和显示屏连接;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用于为整个系统供电;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与所述照相机主体相配合,用于将照相机主体佩戴于头部且正对眼睛。解决传统眼底照相机价格昂贵,兼容性和便携性差,操作难度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925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597079.4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20/17 ,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25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选线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数据和ADP算法的多目标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包括:步骤1、采集无人机数据,并构建耦合约束集;步骤2、将耦合约束集的约束信息处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数据并提取基准线的平面参数;然后通过改进ADP算法进行求解,获取优化后的平面线形参数及其最佳组合;同时对纵向剖面线形进行优化处理,通过反复迭代,直至获得最优解;步骤3、基于平面线形参数及其最佳组合建立包括工程造价、生态指标和碳排放的多目标函数;步骤4、建立多目标优化模型;步骤5、通过帕累托最优得到最优结果。本发明能较佳地进行多目标铁路线路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013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28503.0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nventor: 何庆 , 刘宇恒 , 孙华坤 , 王庆晶 , 徐淙洋 , 周思源 , 朱蔡亦伊 , 杨飞 , 高芒芒 , 曲建军 , 李国龙 , 王平 , 万秋实 , 吴国新 , 杨昱 , 杨倩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大跨桥动静态不平顺数据里程修正方法,包括:提取大跨桥的动静主桥数据,通过梁端特征提取主桥的梁端里程;以静态数据为基准,采用滑动窗口法对主桥动态数据进行宏观修正;建立不平顺梁端特征的微观里程修正模型,将窗口内数据抽象为高维向量进行微观修正,实现动静数据的精准匹配;本发明为轨道病害识别和未来不平顺状态预测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8944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90329.8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16C60/00 , G06F30/25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养护维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近场动力学理论的材料疲劳损伤容限确定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近场动力学PD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步骤2:获取钢轨材料的近场动力学疲劳参数,并带入步骤1中模型代码获得优化后的PD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步骤3:运行优化后的PD疲劳裂纹扩展预测模型,得到加速度关系曲线;步骤4:在加速度关系曲线上识别出两个阶段的过渡点即可作为材料的疲劳损伤容限尺寸。本发明能较佳地确定服役铁路钢轨在不同工况下的疲劳损伤容限。
-
公开(公告)号:CN1170660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10598.7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B06B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柔性近红外透明超声换能器及其制备方法,包括:PDMS柔性基板、多个微型刚性CMUT元件、蛇形银纳米线电极和与外部连接的电极,多个微型刚性CMUT元件并联设置,基于银纳米线电极相互连接组成蛇形互连线路,微型刚性CMUT元件、蛇形银纳米线电极和与外部连接的电极共同封装于PDMS柔性基板中。可穿戴柔性近红外透明超声换能器允许近红外激光束穿透,能有效实现光源与超声换能器的集成。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