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2780.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氨基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氨基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器件本体、DNA探针和参考电极;器件本体包括:氢终端金刚石衬底、源电极、漏电极和绝缘层;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氢终端金刚石衬底区域形成氨基终端金刚石表面;DNA探针修饰有羧基终端,与氨基终端金刚石表面的酰胺键共价偶联;DNA探针用于与miRNA‑24‑3p杂交。本发明公开了可用于miRNA‑24‑3p检测的基于共价偶联的氨基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固定化密度高、固定化效率高以及不易脱落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2096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12654.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及交流频率的MMC交直流导纳模型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获取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主电路小信号模型、电压环小信号模型和电流环小信号模型,使用谐波状态空间法上述模型进行改写,考虑了交流侧额定运行频率变化的工况,适用于新能源计及汇集系统频率变化柔性直流输电送出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然后基于稳态理论求解法获取改写后模型中的未知数,最后建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混合导纳模型,不受交流侧以及直流侧电网导纳的影响,其仅由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自身的稳态工作点、控制结构以及换流器参数决定,更符合系统稳定性分析时充分保护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8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63375.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7/11 , H02J3/00 , H02J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煤电新能源交互作用的宽频振荡分析方法及相关设备,对含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的电力系统进行建模,再获取其表征系统稳定性的特征方程和子特征方程,利用子特征方程获取忽略和考虑煤电和新能源交互影响两种情况下的子系统的等效阻抗,最后通过以上数据获得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间交互作用对系统宽频振荡的影响,整体上将煤电同步发电机的动态特性纳入宽频振荡的考虑范畴,关注其可能带来的新特征,有助于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进行更全面的理论分析。相较于已有的宽频振荡研究,本发明对同时含煤电同步发电机和新能源场站的简化系统的宽频振荡特性展开研究,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乃至电源规划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30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6807.2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依次使用混合酸溶液和混合碱溶液对金刚石表面进行清洗,得到金刚石(001)面;将清洗后的金刚石置入MPCVD设备中,通入氢气、甲烷和氮气,保持腔内生长温度为1000~1100℃,在金刚石(001)面生长表面具有台阶状的本征层;向腔体内通入含有气态钕源、甲烷和氢气,保持腔压温度为950~1050℃,在本征层上生长钕掺杂层;本发明通过在金刚石衬底表面生长本征层,并通过在本征层表面的台阶状凹陷内掺杂钕源,可以将钕源掺杂到单晶金刚石中,从而得到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将其应用到激光材料中,可以提升激光材料的热负载能力,从而提升激光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34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210061626.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金刚石生物传感器检测CA19‑9抗原的方法,包括下步骤:S1、用缓冲溶液稀释后的特异性抗体在0‑10℃下浸泡金刚石生物传感器10min~5h,完成特异性抗体在金刚石表面的修饰,得到特异性抗体层;S2、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特异性抗体层上滴加缓冲溶液稀释后的CA19‑9抗原,并在0‑10℃下培养,CA19‑9抗原和特异性抗体在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S3、给参比电极施加栅源电压,给漏极施加漏源电压,测试并对比特异性抗体层表面上滴加抗原前后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解决了ELISA法成本高昂,反应过程复杂,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51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72935.0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控制模式下工分频混合导纳模型构建方法及相关设备,属于输电稳定性技术领域,首先获取交交变频器的小信号模型,再定义交交变频器的等效工分频混合导纳,然后基于交交变频器等效工分频混合导纳定义式和交交变频器小信号模型,建立交交变频器的工分频混合导纳模型,解决了当分频侧的控制方式由功率控制转化为交流电压控制,导纳模型可能包含了右半平面极点,进而导致稳定性分析不正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6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2750.X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包括:器件本体、DNA探针和参考电极;器件本体包括氢终端金刚石衬底、源电极、漏电极、绝缘层和金纳米颗粒;氢终端金刚石衬底上分布有与其形成欧姆接触的源电极和漏电极,金纳米颗粒分布于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的氢终端金刚石衬底区域;金纳米颗粒表面修饰有氨基终端;DNA探针修饰有羧基终端,与金纳米颗粒偶联。本发明的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可用于miRNA‑24‑3p检测,能够提高修饰分子的密度、优化传感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150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62749.7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氢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其中,所述氢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包括DNA探针、参比电极和器件本体;参比电极和器件本体用于置于缓冲液中;器件本体包括单晶金刚石衬底、单晶金刚石外延薄膜、氢终端金刚石导电沟道、源电极、漏电极、氧终端隔离区和绝缘层;DNA探针非共价键固定于氢终端金刚石导电沟道,用于与miRNA‑24‑3p碱基互补配对。本发明提供了可用于miRNA‑24‑3p检测的氢终端金刚石溶液栅场效应晶体管,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固定化速度快、成本低等特点,能够提升检测灵敏度、速度,可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418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366804.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浓度钕掺杂单晶金刚石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金刚石衬底上生长本征层;采用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沉积法在本征层上交替生长第一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和第二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对生长有第一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和第二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的单晶金刚石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高浓度钕掺杂单晶金刚石;本发明通过在金刚石衬底上生长本征层,再在本征层上交替生长第一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和第二钕掺杂单晶金刚石层,最后通过退火处理降低钕原子掺杂的形成能,提高钕原子的掺杂效率,从而提升钕掺杂浓度,且可以增加掺杂层的厚度,实现高浓度钕掺杂金刚石的制备,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的激光晶材料面临的热畸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3973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210061626.8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西安交通大学
IPC: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金刚石生物传感器检测CA19‑9抗原的方法,包括下步骤:S1、用缓冲溶液稀释后的特异性抗体在0‑10℃下浸泡金刚石生物传感器10min~5h,完成特异性抗体在金刚石表面的修饰,得到特异性抗体层;S2、在源极和漏极之间的特异性抗体层上滴加缓冲溶液稀释后的CA19‑9抗原,并在0‑10℃下培养,CA19‑9抗原和特异性抗体在缓冲溶液中进行反应;S3、给参比电极施加栅源电压,给漏极施加漏源电压,测试并对比特异性抗体层表面上滴加抗原前后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解决了ELISA法成本高昂,反应过程复杂,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