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升档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86541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34617.7

    申请日:2024-06-26

    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的升档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车辆,能够在踩踏深度和深度变化率满足急加速条件时,控制驱动设备以最大输出功率进行输出,并监测驱动设备的实时输出转速;在实时输出转速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转速阈值时,将监测到的首个大于或等于转速阈值的实时输出转速确定为目标输出转速,在保持目标输出转速不变的同时根据目标挡位进行连续升档。在确定用户存在急加速需求时,控制驱动设备根据最大输出功率进行输出,以迅速提高驱动设备的实时输出转速,在升档的同时保持目标输出转速不变,利用升挡时的惯性推力产生的扭矩脉冲,使驱动设备能够提供更大的加速度,从而提高车辆的动力性能,减少升挡时间,满足急加速需求。

    基于软件集成的报错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78569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3331.2

    申请日:2023-12-26

    IPC分类号: G06F11/36 G06F11/32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软件集成的报错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针对目标集成任务的点检脚本和集成材料,点检脚本用于对集成材料进行点检,集成材料为目标集成任务所需的参数文档,目标集成任务关联多个集成模块;执行点检脚本,以检测目标集成任务所关联的多个集成模块是否存在报错点;在多个集成模块中的目标集成模块存在报错点的情况下,向目标集成模块对应的目标对象发送报错信息。如此,提前通过点检脚本对集成材料进行点检,可以检测出目标集成任务在集成时会不会报错。并在存在报错点的情况下,通知对应的负责人提前解决报错,可以提高后续目标集成任务集成的成功率,且降低了软件集成时间。

    发动机进气系统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99267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552465.3

    申请日:2021-03-17

    IPC分类号: F02M35/10 F01M13/00 F02B37/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的出口端设有出气管;增压器,增压器位于空气滤清器的下游且与出气管相连,增压器的出口端与进气歧管连通;通风管,通风管用于将曲轴箱与出气管相连;增压器支管,增压器支管用于将通风管与增压器相连;集液盒,集液盒安装于通风管与出气管的连接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动机进气系统,通过设置集液盒,以减少通风管内的通风混合气的水汽,以减小低温环境下出气管结冰的概率,而当出气管处结冰后,通风混合气可以通过增压器支管直接流入增压器,以实现双重保险。

    空滤进气管以及车辆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638741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496935.8

    申请日:2016-05-2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空滤进气管以及包括这种空滤进气管的车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滤进气管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以及筒状的且具有弹性的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包括粘接端和锁紧端,所述粘接端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端部粘接,所述锁紧端包裹锁紧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端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升空滤进气管连接处的密封性,防止雨水从连接处进入空滤进气管而被吸入气缸内损坏发动机。另外,具有弹性的连接筒还可缓冲空滤进气管的振动,降低噪音以提升整车的NVH性能,同时避免振动对车辆的前端框架造成损伤。

    减振安装结构及车辆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553902U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20388661.0

    申请日:2016-04-28

    IPC分类号: B60K13/02 B60K11/00 F16F15/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安装结构及车辆,本实用新型的减振安装结构包括具有固定孔的、由弹性材质制成的结构本体,在所述结构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卡槽;还包括固连于所述结构本体一端的弹性单元,所述固定孔贯穿所述弹性单元,所述弹性单元的刚度小于所述结构本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振安装结构,通过在结构本体的一端设置刚度较小的弹性单元,从而可利用弹性单元对高频率、低振幅的激励进行缓冲、消减,而对于低频率、大振幅的激励则仍可通过结构本体来进行缓冲、消减,由此即可实现对不同振动激励的缓冲、消减,而能够达到较好的隔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