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6243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779247.3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中间包内去除钢液中夹杂物的装置,包括导流吹气皿,导流吹气皿呈腔体结构,导流吹气皿设置在中间包的长水口下方,并且导流吹气皿的底部与中间包固定连接,导流吹气皿的顶部开口,中间包的长水口的中心轴与导流吹气皿的中心轴重合。本发明的优点是:中间包的长水口的中心轴与导流吹气皿的中心轴重合,导流吹气皿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锥,导向锥呈四棱锥结构,导向锥的中心轴与导流吹气皿的中心轴重合,实现将通过中间包的长水口的注流导向四周,流经吹气管的上方;导向锥和吹气管作用下,钢流冲击下气泡被打碎形成小气泡弥散分布于钢液中,小气泡裹挟着夹杂物上浮到液面,融入覆盖剂,提高了去除钢液夹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69930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4262.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小尺寸铸坯夹杂物的电磁控流方法,小尺寸铸坯连铸过程中,在结晶器处设置具有Z向电磁力的电磁搅拌装置,能够控制结晶器内钢水流动,在促进结晶器内钢水周向旋转搅拌的同时,对钢液边部进行Z向加速,可以减轻结晶器中直水口钢水的冲击深度,对促进夹杂物上浮、提高铸坯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8624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781606.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11/1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外复合实心颗粒保护渣及其制备、使用方法,单个保护渣颗粒由外壳和内芯两部分组成,内芯化学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为:CaO 30~40份、SiO215~25份、Al2O330~40份、Li2CO3 2~4份、MgO 4~8份、Na2O 2~4份、石墨2~4份;外壳化学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为:BaCO330~50份、CaF230~40份、CaO 30~40份。本发明可以形成双层液态渣结构,外壳熔化较早,在钢液面上提前形成一层液态渣且熔点较低,并且与钢液中铝无相互作用,与内芯物料相比,比重较大,隔离了熔化后的内芯物料与钢液的接触,避免了钢液中铝与二氧化硅的反应,防止保护渣恶化变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71328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81663.7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铸坯中心疏松的检验方法,在连铸坯中心疏松区取中心疏松试样,测量其密度为ρ1;然后将铸坯任一位置的试样加工为圆棒,采用等离子制粉设备将试样加工为金属粉末,由于等离子制粉得到的粉末均为实心球型颗粒,消除了铸坯内部疏松、缩孔的影响,再采用真密度测试仪测量金属粉末密度,既得到铸坯真实密度ρ0。制粉测密度主要为了防止铸坯内部存在微缩孔或气泡等缺陷,因为即使在通常认为铸坯较致密位置取样测密度,也不可能保证无微缩孔或气泡等缺陷,从而影响ρ0的准确性。然后根据(ρ0‑ρ1)/ρ0×100%技术中心疏松情况,得到真实疏松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00097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596322.6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2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条钢层状铸造用自上浮发热保温泥及其制备、使用方法,自上浮发热保温泥包括C:15%~20%,Fe2O3:25%~50%,SiO2:20%~30%,聚合硫酸铁:15%~25%。采用自上浮发热保温泥配合层状铸造工艺,能够显著改善大型齿条钢铸锭宏观偏析与缩孔缺陷,为提高铸锭成分均匀化程度提供了简单、可行、有效的途径,有助于提高铸锭整体质量,同时也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铸锭产能,降低了生产能耗和生产成本;本发明对于突破高均质化大型齿条钢铸锭制造瓶颈,奠定大型齿条钢铸锭铸造新技术理论基础及产业化应用,提高我国大型装备关键部件制造技术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4668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61383.4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9/00 , C22C1/02 , C21C7/00 , C22C1/10 , C22C35/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粒子均匀分散铜基中间体,其是块状或线材铜合金,成分包括纳米粒子,其质量分数为0.5%~1%,其余为铜和微量杂质;纳米粒子包括高熔点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纯金属纳米粒子。制备方法:将高熔点氧化物纳米粒子和纯金属纳米粉混合后在真空及液氮冷却条件下球磨预分散,得到混合纳米粉剂;加热熔化金属铜,向铜液添加并分散混合纳米粉剂,高熔点氧化物纳米粒子在铜液中呈均匀分散状态,熔体凝固成块状或成坯制成线材,制得纳米粒子均匀分散铜基中间体。纳米粒子均匀分散铜基中间体加入到钢液中,铜溶解后纳米粒子弥散进入钢液中,改善了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润湿性,而且保证了纳米粒子在钢中的稳定收得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8871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566280.2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复合型铁水脱硫剂及制备方法,该铁水脱硫剂由内部的石灰颗粒和外部包覆的铝渣层组成,其粒度为2~4mm,铝渣层的厚度为0.5~1mm。优点是:利用铝渣的熔池加螺旋电磁搅拌的方法,将熔化后铝渣和一定粒度的石灰均匀搅拌,凝固后破碎成脱硫剂。该脱硫剂颗粒为复合型结构,加入到铁水中后,外层的铝渣对铁水进行脱氧,且能够保证内部石灰颗粒的活性,同时根据合适的配比使得生成的低熔点的铝酸钙,有利于硫的扩散,进而达到深脱硫或稳定终点硫含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273097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572803.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VC/V10粉末高速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材料相对密度>99%,硬度为67.8~69.6HRC;复合材料的基体为V10粉末高速钢,VC粉末作为外加质点均匀弥散分布于基体中,VC粉末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3%~15%,复合材料中质量百分含量为:C:2.50~5.50%;Mo1.20~1.30%;Cr:5.25~5.50%;V:10~20%。制备过程中在高压雾化气体雾化10V钢液时,采用超声波分散气体输送将VC粉末由发送罐均匀输送到雾化器的喷嘴处,在喷嘴处高压雾化气体和VC粉末混合形成气粉雾化介质,气粉雾化击碎10V钢液制得预合金化的VC/V10高速钢复合粉末;本发明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能够快速高效低成本生产高性能的高钒粉末高速钢。
-
公开(公告)号:CN10978219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10980.3
申请日:2019-02-12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量磁感应强度的辅助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箱体,固定其背部的立架顶端与导轨相连;立架与导轨之间有斜梁,导轨两端通过横梁相互固定;导轨上有滑套,滑套外部有定位销;滑套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横杆上有滑套与竖杆相连,竖杆上有滑套连接探头托架。将高斯计的探头放入探头托架后,调节导轨、横杆和竖杆上相应滑套的位置,使探头的顶端深入电磁搅拌器内部磁场的某待测点,打开高斯计测量该点的磁感应强度,通过移动各滑套重新定位,逐点测量电磁搅拌器内磁场各点的磁感应强度。本发明能够真实、准确的测量电磁搅拌器内磁场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及固定区域内的磁通分布,有利于优化电磁搅拌的工艺参数和改善电磁搅拌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694939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997189.X
申请日:2017-10-20
Applicant: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脱氧合金化的复合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体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铝25%~35%,锰45%~55%,硅15%~25%,碳酸钡2%~5%;铝、锰粒度为1~5mm,纯度达到99.2%以上,硅及碳酸钡细粉纯度达到99%以上,细粉粒径为5mm以下;复合体的密度为3.5~3.8g/cm3。在感应炉坩埚内按照成品含量将铝块、锰块加热至1250℃,使其熔化,同时施加螺旋电磁搅拌;随后按照成品含量向合金液中加入硅及碳酸钡,待合金完全凝固后停止螺旋电磁搅拌;利用破碎机将脱氧合金破碎成粒度为30~50mm的小块,包装。本发明解决了脱氧剂难以进入钢中和脱氧产物去除不净的难题,有效的提高了脱氧剂及合金的利用率,实现了脱氧合金化和钢液净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