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循环及煤气补燃式烧结余热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44360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18721.7

    申请日:2008-08-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CO2循环及煤气补燃式烧结余热发电方法,属于烧结余热利用领域。其特点是,使用CO2替代空气,作为烧结矿的冷却介质,CO2的比热大于空气,能更高效的回收烧结矿显热,从而提高用于发电的蒸汽参数,增加发电量;冷却气体对烧结矿进行封闭循环冷却,通过烧结矿层时吸收烧结矿显热,在余热锅炉处释放热量,降温后再循环回环冷机用于冷却烧结矿,封闭循环能减少散热损失最大限度回收热量,同时也能降低CO2的漏散量;在低温过热器之后设置煤气补燃式高温过热器,既可在烧结矿温度波动时稳定蒸汽参数,烟气也可用于补充封闭循环冷却中的CO2量。优点在于,提高蒸汽参数,大大提高烧结余热发电能力,并具有环保效益。

    一种优化控制高炉顶燃式热风炉燃烧换向周期的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02221820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110075799.7

    申请日:2011-03-28

    Abstract: 一种优化控制高炉顶燃式热风炉燃烧换向周期的模型,属于工业炉窑燃烧技术领域。该模型由热平衡计算模块、传热模拟计算模块和热风炉燃烧换向周期优化模块组成:热平衡计算模块可以定量得出热风炉运行过程中的热量利用情况。采用传热模拟计算模块可以确定热风炉蓄热室在燃烧期和送风期传热量变化情况。热风炉燃烧换向周期优化模块是建立在热平衡计算模块和传热模拟计算模块的基础上,利用该模块优化燃烧参数,得出热风炉最佳燃烧时间和送风时间,这样既可保证热风炉风温满足高炉热风温度需求,又可避免出现由于燃烧时间过长而造成煤气浪费以及热风炉内耐火材料使用寿命的降低等问题。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NOx等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环境。

    钢包烘烤温度的测试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07496A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1010248526.3

    申请日:2010-08-09

    Abstract: 一种钢包烘烤温度的测试方法,属于温度测试技术领域。在钢包工作层耐火砖砌筑时,将热电偶预埋入耐火砖接缝处,根据钢包高度和内径大小,在钢包底部、内壁、渣线处分别预埋3-5支。热电偶测温点与工作层耐火砖内立面平齐一致,热电偶沿工作层与永久层之间布线,由钢包底部或包壁顶部引出,热电偶尾部导线与温度显示仪表连接。本发明定制专用精细热电偶:热电偶保护套管外径2-3mm,材料为耐热不锈钢,采用热拉拔工艺制作,套管内电偶丝与套管间填充绝缘材料,预埋入耐火砖不影响钢包砌筑。钢包烘烤过程中实时测量并显示内壁耐火材料的温度,能够精确地控制烘烤器操作与烘烤时间。烘烤结束后,将温度显示仪表与热电偶的连线拆解,方便下次在线烘烤时使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