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951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700356.0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22 , C22C38/24 , C22C38/28 , C21D1/18 , C21D8/10 , C22C33/04 , C22C38/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稠油热采井用高强焊接套管用钢及生产方法、稠油热采井用高强焊接套管热处理方法,成分:C:0.14%‑0.20%、Si:≤0.30%、Mn:0.80%‑1.20%、P:≤0.015%、S:≤0.0050%、Mo:0.10%‑0.30%、V:0.03‑0.06%、Ti:0.01‑0.03%、Cr:0.80‑1.20%;Als:0.020‑0.035%、N:≤0.004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夹杂。本发明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冶炼和轧制工艺获得热轧卷,热处理工艺使得产品具备良好的强塑性、更高的高温力学性能和蠕变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3731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541621.6
申请日:2020-06-15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1/32 , G01N23/20058 , G01N23/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测量中高碳珠光体钢珠光体团尺寸的测量方法,步骤为:步骤一,截取中高碳钢珠光体试样,检验面为横向,先进行多道次的机械磨抛,再进行振动抛光,使试样表面清洁、平整、无应力;步骤二,在试样上选取观察视场,用EBSD对所选区域进行面扫描得到取向分布图;步骤三,设定一定取向差,利用EBSD取向分析软件,采用截点法,对其珠光体团尺寸进行统计分析。本发明以金相法测量结果为依据,对EBSD法测定条件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优化,使EBSD法与传统金相法测的结果能够一致,有可比性,测量方法稳定可靠,人为影响因素小,用于性能评价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6191665B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10527577.7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1D1/18 , C21D9/3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8 , C22C38/16 , C22C38/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抗热裂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成分为:碳0.10~0.40%,硅1.00~2.00%,锰1.00~2.50%,铜0.20~1.00%,硼0.0001~0.035%,镍0.10~1.00%,磷≤0.020%,硫≤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且1.50%≤Si+Ni≤3.00%,1.50%≤Mn+Ni+Cu≤3.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钢的化学成分设计和车轮制造工艺,特别是热处理工艺和技术,使车轮轮辋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结构;辐板、轮毂获得粒状贝氏体和过饱和铁素体组织为主的金相组织结构,车轮具有高强度、高韧性、抗热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63466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90133.7
申请日:2015-02-27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轮钢系列温度断裂韧性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装置包括试验箱体和拉伸机,拉伸机的夹持机构位于试验箱体内、低温气体发生装置、加热电阻丝、测温传感器,低温气体发生装置通过连接管与试验箱体相连,连接管上设有控压阀,加热电阻丝和测温传感器均设在试验箱体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试验箱体的箱门打开,装入试样和裂纹张开位移测试引伸计,关上箱门;打开连接管上的控压阀,通过连接管将液氮通入试验箱体内;通过试验箱体内的循环风扇将氮气吹到试样区域,通过试样旁边的测温传感器进行测温,达到设定温度后进行保温;达到规定的保温时间后,通过拉伸机将试样拉断。能准确分析车轮不同温度下发生失稳性断裂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410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795809.8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600MPa级高强钢筋用钢及其热机轧制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0.20~0.26%C,0.40~0.60%Si,1.40~1.60%Mn,≤0.040%P、≤0.040%S,0.03~0.05Nb,0.03~0.05%V,0.15~0.45%Cr,0.008~0.012%N,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和组分进行冶炼;(2)精炼;(3)小方坯连铸;(4)TMCP工艺轧制;(5)冷却。本发明结合现有工艺装备条件,在现有工艺装备条件下设计了资源节约型的成分范围,并通过热机轧制工艺(TMCP)在不降低塑性的前提下使强度级别达到600MPa,来满足高层、大跨度建筑结构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98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87974.7
申请日:2010-05-26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合金耐硫酸露点腐蚀用钢,其成分质量百分比为:C≤0.10%,Si0.10~0.40%,Mn0.40~1.00%,P≤0.025%,S≤0.035%,Als0.025~0.040%,Ni0.10~0.30,Cu0.30~0.50,Cr0.50~1.00,Sb0.04~0.1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生产方法包括炼钢、连铸和热轧,炼钢过程采用LF炉精炼,LF炉出站前喂FeS线,将[S]调至目标值,弱搅时间≥12min;连铸工艺过程中中间包温度控制在液相线温度以上15~30℃;热轧工艺过程中采用控轧控冷工艺,铸坯出炉温度≥1230℃,精轧终轧温度控制在830~880℃范围之间,卷取温度控制在600~640℃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370212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110920009.4
申请日:2021-08-11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获得中低碳钢铸坯枝晶形貌的测试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检测领域。本发明包括:S1、将中低碳钢铸坯试样在奥氏体化温度Ac3加50~100℃保温10~20分钟,然后急冷至室温,以获得马氏体组织;S2、将试样打磨去除氧化铁皮和脱碳层,研磨、抛光至镜面;S3、将试样浸入腐蚀混合溶液,观察试样表面至发黑后取出;S4、使用具备拼图拍摄功能的金相显微镜,对试样进行拼图拍照,获得试样完整的枝晶组织照片。本发明的克服现有技术中铸坯枝晶形貌测试容易损伤组织、误差较大的不足,通过对试样进行热处理和轻腐蚀,即可获得完美的枝晶组织,结合金相显微镜,可以为测定中低碳钢铸坯枝晶组织参数提供一种有效的测试手段。
-
公开(公告)号:CN106226154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610512481.3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薄板拉压应变控制疲劳试验的防弯曲装置,包括分别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板用于夹紧待试验的薄板试样,成对设置的第二夹板用于同时夹紧成对设置的第一夹板和待试验的薄板试样。本发明用于薄板拉压应变控制疲劳试验的防弯曲装置,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夹紧待试验的薄板,可以避免薄板在进行拉压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时发生弯曲,确保薄板拉压应变疲劳试验的正常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70783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39729.1
申请日:2018-06-20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04 , C22C38/58 , C22C38/02 , C22C38/44 , C22C38/42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4 , C21D9/34 , C21D1/18 , B60B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4 , B60B17/00 , C21D1/18 , C21D9/34 , C21D2211/002 , C22C38/005 , C22C38/02 , C22C38/4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4 , C22C38/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寒冷苛刻服役环境下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 0.05‑0.30%、Ni 0.50‑1.50%、Cr 0.01‑1.20%、Mn 0.70‑2.10%、Si 0.20‑1.00%、W0.01~1.00%、Mo 0.05‑0.60%、Cu 0.01‑0.80%、V 0.01‑0.20%、Nb 0.001‑0.20%、B 0.0001‑0.0350%、RE 0.001‑0.040%、P≤0.020%、S≤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且2.0%≤Mn+Cr≤3.0%。本发明采用C‑Ni‑Mn‑Cr‑Mo新的合金设计体系和合金化原理,车轮成型后,经先进的热处理后轮辋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结构,车轮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和服役性能,尤其具有较高的低温韧性和低温断裂韧性,满足低温环境下性能和服役安全性要求,适合在苛刻条件下严寒地区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430B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610527582.8
申请日:2016-07-06
Applicant: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08 ,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韧性轨道交通用贝氏体钢车轮及其制造方法,包含:碳C:0.10~0.40%,硅Si:1.00~2.00%,锰Mn:1.00~2.50%,镍Ni:0.20~1.00%,稀土RE:0.001~0.040%,磷P≤0.020%,硫S≤0.02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残余元素;且1.50%≤Si+Ni≤2.50%,2.00%≤Si+Mn≤4.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热处理工艺,使车轮轮辋获得无碳化物贝氏体组织结构;辐板、轮毂获得粒状贝氏体和过饱和铁素体为主的金相组织结构,车轮具有高的屈服强度、韧性和低温韧性等综合力学性能,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和综合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