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82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310165933.1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活性物质、电极、蓄电设备、锂离子电容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设备的优异的低温特性的电极活性物质。一种由细孔直径为50~400nm的大孔容积为0.05~0.40cc/g的碳材料构成的电极活性物质。优选上述碳材料是含有形成核的碳材料和包覆用碳材料而成的复合碳材料,所述包覆用碳材料包覆上述形成核的碳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03427082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10165933.1
申请日:2013-0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极活性物质、电极、蓄电设备、锂离子电容器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锂离子电容器、锂离子二次电池等蓄电设备的优异的低温特性的电极活性物质。一种由细孔直径为50~400nm的大孔容积为0.05~0.40cc/g的碳材料构成的电极活性物质。优选上述碳材料是含有形成核的碳材料和包覆用碳材料而成的复合碳材料,所述包覆用碳材料包覆上述形成核的碳材料的至少一部分。
-
-
-
公开(公告)号:CN11174238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80014852.7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JM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G11/26 , H01G11/06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6/16 , H01M10/0585 , H01M12/06 , H01M12/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电极单元以及电解液,电极单元包括正极、隔膜、以及负极。所述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中掺杂有锂。蓄电装置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负极集电体的第1通孔、以及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至少单面侧于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第2通孔。所述负极集电体的所述第1通孔的开口率、或者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第2通孔的开口率为0.001%以上且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04202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1980026814.3
申请日:2019-04-18
Applicant: JM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10/052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10/058 , H01G11/06 , H01G11/26 , H01G11/30 , H01G11/50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具备电极单元以及电解液。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在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中掺杂有锂。负极集电体的开口率为0%以上且0.1%以下。由公式(1)定义的放电容量比率X大于0且小于等于0.9。公式(1)X=C1/C2。公式(1)中的C1是在单电池电压2.0V~4.3V之间充放电时的单电池放电容量。公式(1)中的C2是在0V vs.Li/Li+~3V vs.Li/Li+之间对负极充放电时的负极的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423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980014852.7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JM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G11/26 , H01G11/06 , H01G11/50 , H01G11/70 , H01G11/86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4/70 , H01M6/16 , H01M10/0585 , H01M12/06 , H01M12/08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蓄电装置,其具备电极单元以及电解液,电极单元包括正极、隔膜、以及负极。所述负极具备负极集电体、以及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表面形成的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中掺杂有锂。蓄电装置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负极集电体的第1通孔、以及在所述负极集电体的至少单面侧于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第2通孔。所述负极集电体的所述第1通孔的开口率、或者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所述第2通孔的开口率为0.001%以上且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507580A
公开(公告)日:2004-06-23
申请号:CN02809717.3
申请日:2002-07-19
Applicant: JSR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3 , G02B6/122 , G02B6/1221 , G02B6/1347 , G02B6/138 , G02B2006/12097 , G02B2006/121 , G03F7/0045 , G03F7/0755 , G03F7/0757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型辐射敏感性组合物含有下述(A)~(C)成分:(A)由以下述通式(1)(R1)pSi(X)4-p表示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其水解物及其缩合物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中,R1是碳数1~12的非水解性的有机基团,X是水解性基团,及p是0~3的整数;(B)光酸发生剂;(C)碱性化合物。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得图形精度等优越的固化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形成光波导路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031597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580033001.5
申请日:2005-09-28
Applicant: JSR株式会社
IPC: C08F220/10 , G03F7/11 , H01L21/0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F7/11 , C08F220/18 , C08F220/26 , C08F220/38 , C08F228/00 , G03F7/2041
Abstract: 本发明形成一种上层膜,其不与光致抗蚀剂膜引起互混,可在抗蚀剂上形成覆膜,不溶出于浸液曝光时的介质而能维持稳定覆膜,进而,在施实非浸液曝光的干式曝光时不造成图案形状劣化,且容易溶解于碱显影液。其特征为含有至少一种选自具有下述式(1)表示的基团的重复单元、具有下述式(2)表示的基团的重复单元、及具有羧基的重复单元中的重复单元(I)、与具有磺基的重复单元(II),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式中,R1及R2的至少一方为碳数1-4的氟化烷基;式(2)中,R3为碳数1-20的氟化烷基。
-
公开(公告)号:CN1238766C
公开(公告)日:2006-01-25
申请号:CN02809717.3
申请日:2002-07-19
Applicant: JSR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13 , G02B6/122 , G02B6/1221 , G02B6/1347 , G02B6/138 , G02B2006/12097 , G02B2006/121 , G03F7/0045 , G03F7/0755 , G03F7/0757
Abstract: 本发明的正型辐射敏感性组合物含有下述(A)~(C)成分:(A)由以下述通式(1)(R1)pSi(X)4-p表示的水解性硅烷化合物、其水解物及其缩合物组成的组中选出的至少一种化合物,式中,R1是碳数1~12的非水解性的有机基团,X是水解性基团,及p是0~3的整数;(B)光酸发生剂;(C)碱性化合物。通过采用本发明的组合物,可得图形精度等优越的固化物。本发明的组合物可用作形成光波导路的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