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83718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130883.2
申请日:2018-09-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万米级深海仪器回收装置,包括浮力载体平台、第一挂钩、配重载铁、挂钩组件、定时释放系统、缆绳、固体浮力材料和海洋卫星定位信标,浮力载体平台包括位于底部的支撑系统、位于中间位置的固定平台和位于顶部的浮力材料固定架,固定平台底部安装有第一挂钩,支撑系统上安装有若干个挂钩组件,挂钩组件上设置有滑轮和第二挂钩,配重载铁悬挂在第二挂钩上,定时释放系统安装在固定平台上,定时释放系统通过缆绳与第二挂钩连接,浮力材料固定架上安装有若干固体浮力材料,浮力材料固定架顶端安装有一海洋卫星定位信标。本发明可对遗失在万米深海中的仪器进行打捞作业,具有安全、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672768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0938233.X
申请日:2017-10-10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深海热液羽状流的自动升降装置与方法。本发明装置包括仪器仓与升降仓;仪器仓包括搭载仓、热液探测传感器、配平浮块和第一拖缆挂载锁扣;搭载仓内部固定热液探测传感器和配平浮块,外壁固定能够沿拖缆滑动的第一拖缆挂载锁扣;升降仓包括耐压仓、微电机、压力传感器、柱塞泵、电源、皮囊和第二拖缆挂载锁扣;耐压仓内部固定微电机、柱塞泵和电源,底部外侧固定皮囊,外壁固定压力传感器和能够沿拖缆滑动的第二拖缆挂载锁扣。仪器仓与升降仓作为一个整体执行深海热液羽状流探测任务;本发明可用于深海热液羽状流多参数的水平与垂直剖面同步探测,能够搭载多种热液探测传感器,可以在海底热液活动调查与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51237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597003.1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刘富仪
Inventor: 刘富仪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式水下观光考察器,包括固定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封闭舱,固定连接板铺设在两个封闭舱的顶部,两个封闭舱之间有间隙,封闭舱包括外侧板、内侧板和底面板,底面板与固定连接板平行,内侧板与底面板垂直,外侧板是由上斜面板和下斜面板对接成V字形结构,在封闭舱的两端部都设有瞭望窗;两个封闭舱之间通过多个相互平行的钢板连接;还包括人行通道,人行通道将两个封闭舱连通;所述封闭舱的底部设有滚轮;还包括两个浮体气囊和充气泵,所述两个浮体气囊分别设在两个封闭舱的侧部,充气泵用以给浮体气囊充气。由于增设了滚轮,方便了水下观光考察器在陆地上的移动,方便了运输和托运。
-
公开(公告)号:CN107244398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596677.X
申请日:2017-07-20
Applicant: 刘富仪
Inventor: 刘富仪
IPC: B63G8/08 , B63G8/22 , B63G8/24 , B63G8/40 , B63J1/00 , B63B3/13 , B63B29/00 , B63B29/14 , B63B29/22 , B63B45/02 , B63B4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08 , B63B3/13 , B63B29/00 , B63B29/14 , B63B29/22 , B63B45/02 , B63B45/08 , B63G8/22 , B63G8/24 , B63G8/40 , B63J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餐厅的水下观光考察器,包括固定连接板、两个结构相同的封闭舱,固定连接板铺设在两个封闭舱的顶部,两个封闭舱之间有间隙;在封闭舱的两端部都设有瞭望窗;还包括下潜测距报警装置;还包括气胎轮、摆动收容架和液压缸,液压缸拉到摆动收容架摆动,气胎轮跟随摆动收容架进入凹槽中;所述封闭舱中的一端区域为观光区,另一端区域为休息区,封闭舱中的一侧设有卫生间;封闭舱中的一侧设有厨房,厨房的旁边设有餐厅,餐厅内设有饮料冰柜。由于安装了下潜测距报警装置,大大提高了下潜的安全性,防止硬着地或者防止与水下障碍物相撞;气胎轮能方便地收藏起来;由于将观光区和休息区分开,并增设了卫生间、厨房、餐厅,给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698598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253281.5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IPC: B63G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潜航器上浮回收装置,安装于无人潜航器的舱段内,包括回收装置本体、浮囊、整流罩、产气系统和定位系统天线,浮囊包括大浮囊和多个小浮囊,整流罩包括多个且与多个小浮囊一一对应,每一个整流罩安装于对应的小浮囊的一端,定位系统天线包括互为冗余的多个且一一对应地安装于多个小浮囊的另一端,产气系统的出气口与大浮囊相通连接,大浮囊通过多条单向充气软管分别与多个小浮囊相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大浮囊和多个小浮囊,能够避免整流罩划伤大浮囊,提高了整流罩解脱的安全防护性能;互为冗余的多个定位系统天线安装于小浮囊上,节省了无人潜航器的舱段空间,提高了定位系统的可靠性和回收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6972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710123738.0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001 , B63G8/24 , B63G2008/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水无人潜航器上浮装置,包括深水潜航器,深水潜航器设置有用于放置气源的充气室、整流罩及位于整流罩内的浮囊,浮囊设置有安全阀、差压阀和与充气室内部连通的充气嘴,浮囊内设置有与充气嘴连接的充气歧管,充气歧管连接有若干柔性导气管,柔性导气管上沿管路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排气孔,充气嘴、充气歧管、柔性导气管和浮囊构成通路。本发明通过设置充气歧管,使得气体由单点输入变成多点输出,降低了充气嘴附近瞬时的充气压力,提高了充气的同步性;通过增加柔性导气管,使气体可以在第一时间流向囊体内部折叠末端,提高了快速充气的同步性和均匀性,避免了充气不均匀带来的局部压力过高而引起的囊体破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539779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26673.4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水下航拍无人遥控潜水器及其控制方法,该潜水器包括:主筒、方向调节机构、推进机构、控制模块和采像模块,其中:控制模块、采像模块和方向调节机构设置于主筒前端,推进机构设置于主筒后端,主筒内设有浮力块,以使所述主筒在水中自然保持垂直状态,采像模块、方向调节机构和推进机构都与控制模块相连,本发明不需要观星导航元件等设备,成本较低,且整体形状为筒状,直径小便于旅行携带。在水体内时,重心在头部,能够在水体中自然保持垂直状态,利用中立于浮力的差值,提供其下沉运动所需的动力,能够节省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197183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586853.2
申请日:2015-09-1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B63B3/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平衡耐压壳装置,属于一种深海潜水器耐压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从内向外依次由球形内壳、球形中壳、球形外壳环绕球心套装组成;所述球形内壳与球形中壳之间、球形中壳与球形外壳之间均通过一对对称同轴的连接轴组件连接,两对连接轴组件的轴线相互垂直,使得球形内壳与球形中壳之间、球形中壳与球形外壳之间可相互转动;两对连接轴均设有弹簧阻尼器,抵抗相邻壳体之间的轴向冲击。本发明简化了控制系统,提高了潜水器工作的可靠性与运行的平稳性,改善了舱内的噪音,提高了潜航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提高了潜水器工作的安全性,扩宽了材料的可选择范围,减小了壳体的厚度,降低了壳体的加工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091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1127442.8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浮力调节装置的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单元、数字I/O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控制管理电路、电源模块、通信协议转换器、直流电机、电磁阀、传感器等。系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液压系统进行控制,通过传油来改变内外皮囊的体积比例,进而实现调节浮力的功能。在系统中,微处理器是系统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并通过串口与计算机通信。同时,微处理器还会通过总线与数字I/O单元、模拟量采集单元进行数据的交互。控制管理电路对电机等设备进行控制,同时能够采样电机运行时的电流状态,以实现稳定的闭环控制。电源模块为控制设备和动力设备分别供电。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适合用于水下设备浮力自动调节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804553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350164.7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长沙志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IPC: B63G8/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G8/24 , B63G2008/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自动上浮系统。由于水下机器人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出现漏水而急需浮出水面的情况,这时其内部的漏水传感器就能检测到漏水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处理判断后向点火器发送信号,激活点火器,点火器点火引发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气体,气体经过滤器过滤后进入气囊,气囊迅速膨胀后将气囊盖弹开,气囊随即在水下机器人正上方展开,展开后增大了水下机器人的体积和浮力,最后水下机器人在净浮力的作用下浮出水面,工作人员就可以在GPS定位器的辅助作用下及时发现并将其回收。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极大地提高了水下机器人应对特殊情况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