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12686B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010232459.6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利用淬火机低压段进行弱水冷的精确控制方法,属于淬火机控制技术领域。首先将新增加的6个电磁流量计的流量信号引入plc程序功能块FC302,以便后续参与控制;在淬火机PLC控制程序中增加低压段单独水量标定程序FC272,记录低压段6个分段中每一段的电动调节阀开度以及该开度下的实际水流量数值,存储在PLC程序中,并显示在操作界面上,在淬火机PLC控制程序中,以原来存在的淬火过程自动顺序控制程序为基础,在调节阀阀位粗调和水量精确修正这两个步骤内,调用新增加的低压段各段水量精确调整程序FC273,使低压段进行弱水冷时,各段水量得到精确控制。优点在于,解决使用淬火机低压段进行弱水冷时,上下水比控制不精确导致钢板板形不好、终冷目标温度命中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84B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申请号:CN201110079823.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610MPa高强度高韧性厚钢板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03~0.10%,Si:0.10~0.50%,Mn:1.00~1.80%,Ti:0.010~0.030%,Nb:0.02~0.09%,Cu:0.10~0.50%,Ni:0.15~0.60%,Mo:0.15~0.60%,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控制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低碳成分,利用Mo、Ni等元素提高淬火性,Nb、V、Ti等元素细化晶粒,经本发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轧态钢板抗拉强度≥61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9%,钢板厚度1/4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200J,钢板厚度1/2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100J,制备钢板厚度50~60mm,钢板焊接适应性良好,微观组织为板条、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313B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232428.0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跟踪系统控制精度保证中厚板淬火性能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钢铁热处理技术领域。在炉内增加4组光栅,并缩小光栅修正范围,提高特厚板在炉跟踪控制精度,保证加热效果,同时保证淬火时跟踪钢板头尾位置的偏差控制在淬火机各区阀门控制允许的范围之内,针对速度≤10m/min低辊速淬火,调整炉内辊道与淬火机辊道速度同步的触发点,使钢板距离淬火机喷水管近时开始同步,减少钢板温降。优点在于,解决了特厚板影像与实物偏离过大导致的加热控制下头尾温差大以及薄钢板采用低辊速淬火时入水前产生温降而引起的淬火后强度不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21313A
公开(公告)日:2011-04-20
申请号:CN201010232428.0
申请日:2010-07-15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跟踪系统控制精度保证中厚板淬火性能稳定性的方法,属于钢铁热处理技术领域。在炉内增加4组光栅,并缩小光栅修正范围,提高特厚板在炉跟踪控制精度,保证加热效果,同时保证淬火时跟踪钢板头尾位置的偏差控制在淬火机各区阀门控制允许的范围之内,针对速度≤10m/min低辊速淬火,调整炉内辊道与淬火机辊道速度同步的触发点,使钢板距离淬火机喷水管近时开始同步,减少钢板温降。优点在于,解决了特厚板影像与实物偏离过大导致的加热控制下头尾温差大以及薄钢板采用低辊速淬火时入水前产生温降而引起的淬火后强度不稳定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011047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99462.1
申请日:2010-12-13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低成本、高性能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方法,该钢板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 0.14~0.18%,Si 0.20-0.40%,Mn 1.30~1.55%,P<0.025%,S<0.015%,Alt 0.035-0.05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在不添加Nv、V、N、Mo等合金元素的条件下,利用合理的控制轧制和热处理工艺,充分发挥细晶强化和组织强化作用,提高钢板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生产的钢板,其屈服强度ReL≥415MPa、抗拉强度Rm=550-690MPa、延伸率A≥22%-40℃夏比冲击功Akv平均值≥80J;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380A
公开(公告)日:2008-11-19
申请号:CN200810115379.5
申请日:2008-06-2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正火钢板强度的淬火机加速冷却工艺,属于中厚板正火控冷技术领域。正火钢板出淬火炉后随淬火机辊道进入淬火机开始水冷,淬火机辊道速度控制在10-25m/min,设定水量控制参数如下:淬火机高压段13区水量为2.5-3.3m3/min;14区水量为3-4m3/min;低压段15区流量调节阀开口度为30-40%,16区流量调节阀开口度为35-47%,钢板冷速控制在6-8℃/s;根据钢板规格调整上述各区水量、开度以及辊道速度,使钢板冷却至600-650℃,通过水冷提高了铁素体形核率,抑制了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提高了正火钢板强度。优点在于,通过水冷提高了铁素体形核率,抑制了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提高了正火钢板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181784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79823.4
申请日:2011-03-31
Applicant: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610MPa高强度高韧性厚钢板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数为:C:0.03~0.10%,Si:0.10~0.50%,Mn:1.00~1.80%,Ti:0.010~0.030%,Nb:0.02~0.09%,Cu:0.10~0.50%,Ni:0.15~0.60%,Mo:0.15~0.60%,余量为Fe。本发明采用控轧控冷工艺控制技术,优点在于采用低碳成分,利用Mo、Ni等元素提高淬火性,Nb、V、Ti等元素细化晶粒,经本发明生产的钢板较同等级钢板综合力学性能大幅改善:轧态钢板抗拉强度≥610MPa,屈服强度≥490MPa,延伸率≥19%,钢板厚度1/4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200J,钢板厚度1/2处-60℃低温冲击功均值≥100J,制备钢板厚度50~60mm,钢板焊接适应性良好,微观组织为板条、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03120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910088136.1
申请日:2009-07-0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淬火机水冷过程控制方法,属于淬火控制技术领域。基于西门子S7-400PLC构建的自动化网络,硬件方面增加一个DP-DP耦合器,并将它通过DP网络中继器的空闲通道连入PROFIBUS-DP网络,接着在PLC程序中进行相应的硬件配置,用于钢板跟踪PLC与淬火PLC之间的信号交换;在跟踪PLC和淬火机PLC程序中各建立3个开关变量,对于跟踪PLC,这3个开关变量是输出变量;对于淬火PLC,这3个开关变量是输入变量;这三个开关变量的开关状态通过DP-DP耦合器模块由钢板跟踪PLC发给淬火机PLC,控制淬火机打开对应低压区段的快切阀。应用于淬火机水冷过程控制,极大地缓解了钢板低速淬火时低压段供水不足,压力持续下降、影响淬火钢板表面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307380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15379.5
申请日:2008-06-2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Abstract: 一种提高正火钢板强度的淬火机加速冷却工艺,属于中厚板正火控冷技术领域。正火钢板出淬火炉后随淬火机辊道进入淬火机开始水冷,淬火机辊道速度控制在10-25m/min,设定水量控制参数如下:淬火机高压段13区水量为2.5-3.3m3/min;14区水量为3-4m3/min;低压段15区流量调节阀开口度为30-40%,16区流量调节阀开口度为35-47%,钢板冷速控制在6-8℃/s;根据钢板规格调整上述各区水量、开度以及辊道速度,使钢板冷却至600-650℃,通过水冷提高了铁素体形核率,抑制了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提高了正火钢板强度。优点在于,通过水冷提高了铁素体形核率,抑制了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提高了正火钢板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30649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810115384.6
申请日:2008-06-23
Applicant: 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首钢总公司
Inventor: 何元春 , 杨春卫 , 刘印良 , 吴光蜀 , 周金明 , 张炜星 , 许晓东 , 白学军 , 沈一平 , 王东柱 , 王森 , 孙硕猛 , 石磊 , 杨建平 , 朱志远 , 霍常浩 , 沈开照 , 王立坚 , 刘晓辉 , 田士平 , 隋鹤龙 , 麻庆申 , 姜中行
Abstract: 一种高炉炉壳用钢板的生产方法,属于中厚钢板生产技术领域。生产工艺为:钢水经转炉冶炼、LF、RH炉处理后,通过浇铸得到质量合格的250mm连铸坯,然后将连铸坯加热至1150~1300℃,在炉时间200-300min,出炉后经高压水除鳞,进入4300mm轧机进行轧制,钢板轧后水冷,终冷温度为670~720℃,水冷后的钢板下线堆36~48小时后进行正火处理,正火温度890~930℃,冷却方式为空冷。优点在于,钢板成材率较高,降低了生产成本,工艺流程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