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4920972U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20811929.8
申请日:2014-12-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琚国全 , 熊祥雪 , 赵万强 , 马青 , 谭永杰 , 曹彧 , 何昌国 , 郑宗溪 , 郑长青 , 吴林 , 凌燕婷 , 匡亮 , 袁伟 , 孙其清 , 肖辉 , 岳建楠 , 唐思聪
IPC: E21D9/14
Abstract: 大跨度棚洞结构,以使棚洞结构跨度更大和承受更大的冲击荷载,并有效地降低棚洞工程造价。包括横向间隔设置的立柱及柱下基础,以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梁、T梁,纵梁固结于同侧立柱顶端,T梁设置于两侧纵梁上。所述T梁内在其受拉区布设有横向间隔、纵向间隔的第二预应力构件,且通过第二预应力构件对T梁施加预应力。
-
公开(公告)号:CN213654856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2806486.1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用于缓解高海拔长大铁路隧道内压力波梯度的洞门结构,以有效降低列车进入隧道后生成的压力波梯度,进而减少隧道洞外微气压波峰值,保护了隧道口的周边生态环境。该所述洞门结构由至少二个洞门节段纵向对接形成,在隧道进口向外的方向上,所述洞门节段的横截面积依次增加,形成纵截面呈阶梯状的洞门结构,在相邻洞门节段连接端的环状端壁上沿环向间隔开设矩形通孔。
-
公开(公告)号:CN212248291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832249.X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洞口喇叭形边坡支挡结构,包含翼缘桩,所述翼缘桩设于边坡的内侧,所述翼缘桩沿对应所述边坡的走向间隔分布,所述翼缘桩的翼缘部位于远离对应所述边坡的一侧,同侧相邻两个所述翼缘桩之间连接有L型的挡土板,所述挡土板的两端部分别连接对应所述翼缘桩的翼缘部,所述挡土板的高度与翼缘桩的高度适配,所述翼缘桩的高度适配所述边坡平台区的高度。本结构能有效将所述挡土板受到的土压力分散给相邻两个所述翼缘桩,避免所述挡土板与翼缘桩发生错动,消除传统桩板结构的薄弱环节,保证支挡体系的稳定,并能使靠近端墙的翼缘桩能够与隧道洞门端墙紧密贴合,从而更好保护端墙,有效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03241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723806.4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海拔隧道供氧系统,包括:第一封隔件,与所述隧道内壁适配,用于与掌子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封隔件与所述掌子面之间形成可开合的第一封隔空间;第二封隔件,与所述隧道内壁适配,与所述第一封隔件间隔设置,位于所述第一封隔件远离掌子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封隔件与所述第二封隔件之间形成可开合的第二封隔空间;第一供氧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封隔空间中供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高海拔隧道供氧系统,通过设置两级封隔空间,能够保证掌子面附近的施工人员的氧气供应,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在保障施工机械顺利通过的同时,能够降低氧气损耗,节约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73524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20169373.2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雲鹤 , 辜英晗 , 吴林 , 曹彧 , 周路军 , 郑长青 , 陶伟明 , 谭永杰 , 匡亮 , 刘金松 , 周羽哲 , 刘祥 , 唐思聪 , 粟威 , 余刚 , 黎旭 , 何思江 , 徐郅崴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沟谷型弃渣场泥石流防治系统,包括抗滑桩、沟槽、圬工体和网状结构,沟槽设置在泥石流沟内,沟槽内放置有多个圬工体,且圬工体的外部包裹有网状结构,抗滑桩设置在沟槽的后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泥石流防治系统无需开挖地基修建,通过抗滑桩提供抗力,节约工程量,从而节约工程成本和施工时间;进一步的,利用抗滑桩约束圬工体,通过圬工体与网状结构阻挡泥石流中大颗粒石块,削弱泥石流的冲刷能力,从而防治泥石流灾害;最后,本实用新型的圬工体与网状结构可以拆卸,当一次泥石流结束后,可以有两种选择,清除堆积的石块或者拆卸防治系统并更换新的地方安装,整个防治系统可以重复利用,节约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211364548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1014582.3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一种超高速真空磁悬浮隧道防灾救援系统,以在运行中的列车发生事故紧急停靠后能及时的将车内人员疏散至安全地带,且在事故排除后能及时恢复线路运营,为后续真空磁悬浮技术的实现提供方案支持。真空管道内套设置于隧道内,在真空管道横向两侧外形成救援通道。真空管道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隔离区且设置将真空管道隔断的隔离装置,相邻两隔离区之间形成疏散救援区。各疏散救援区范围内设置真空-常压转换装置,且沿其延伸方向在真空管道管壁上间隔设置逃生门和用于确定列车停止位置的列车位置监测装置,在各逃生门内侧固定设置逃生梯架,在列车上设置可收折的列车逃生梯架。(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530342U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621489925.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跨蠕滑断裂带隧道衬砌构造,以有效减小蠕动变形对隧道衬砌的影响,避免造成衬砌大面积破坏。该隧道衬砌包括左侧衬砌节段、右侧衬砌节段和中间衬砌节段,左侧衬砌节段、右侧衬砌节段分别位于蠕滑断裂带两侧,中间衬砌节段位于蠕滑断裂带内,左侧衬砌节段与中间衬砌节段之间设置左侧柔性连接节段,侧衬砌节段与中间衬砌节段之间设置右侧柔性连接节段。
-
公开(公告)号:CN203230438U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20135392.3
申请日:2013-03-24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雄 , 高杨 , 李晓园 , 赵万强 , 熊祥雪 , 胖涛 , 曹彧 , 马青 , 张永平 , 匡亮 , 王建磊 , 琚国全 , 袁伟 , 周路军 , 方钱宝 , 凌燕婷 , 游芬
Abstract: 带肋拱形明洞衬砌结构,在满足结构受力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下,能有效地减少混凝土材料的使用,适应明洞大跨度化的需要。由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模筑的拱圈段(10)、边墙段(11)和仰拱段(12)构成环形截面,在环形截面的内壁上沿明洞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与之形成一体的拱肋(20)。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814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650281.5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F1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方便富水隧道施工时进行隧道内清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布置的富水隧道清污分流管道支架,涉及管道支架的技术领域。一种富水隧道清污分流管道支架,包括立柱和多根横撑;所述立柱设置在隧道侧沟的盖板上;所述横撑设置在立柱离隧道洞壁较近的一侧,所述横撑位于隧道侧沟的上方,并竖向间隔排布,所述横撑的一端与立柱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隧道洞壁连接,相邻的两所述横撑之间的空腔形成管道放置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管道固定问题,且不会占用载重汽车通行、站后管线沟槽以及人行通道等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24544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1130198.2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变形缝的结构、构造及防水系统,其中,防水结构,背贴止水带,沿所述第一变形缝延伸方向设置;第一中埋止水带,设且沿所述第一变形缝延伸方向设置,第一填充层,填充于所述背贴止水带和所述第一中埋止水带之间;引排水管,所述引排水管位于所述第一中埋止水带靠近隧道内的一侧,所述引排水管靠近所述第一中埋止水带的一侧敞口设置,所述二次衬砌、所述第一中埋止水带和所述引排水管围成用于排水的通道。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变形缝的结构,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外侧的水进入隧道,以达到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隧道的防水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