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02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041145.4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T17/05 , G06N3/0499 , G06T17/30 , G06F16/2458 , G06F18/243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岩土边界面划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岩土边界划分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工程区钻孔数据库,确定空间边界的岩土边界特征值,设定阈值和条件变量。通过数据描述构建并归一化矩阵,随机划分训练与验证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建立预估模型。在边界内随机生成预测点,计算其第二特征值,生成第一、二岩土边界面,并比较两者差值。若差值不小于阈值,则更新数据库并重复步骤;若小于,则输出划分结果。此方法结合预测点与实际数据,精准构建岩土边界面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09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886074.X
申请日:2024-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异形混凝土钢筋形状的拆分算法及基于Revit的布筋方法,拆分算法包括获取构件轮廓、初始偏移、拆分分析以及钢筋自动拆分和生成,基于Revit的布筋方法包括建立定位钢筋、选择包络面、选择定位钢筋、钢筋偏移距离D设置、设置钢筋拆分后其端部的延伸长度以及生成钢筋;该拆分算法根据设计习惯及施工需求总结拐角处钢筋的拆分特性,通过对外形轮廓线初始偏移分析连接点状态实现,避免自动配筋过程中连接点状态发生改变和失真,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初始偏移分析自动对生成钢筋进行拆分,以快速生成满足构件配筋设计和施工需要的钢筋形状;嵌入拆分算法的Revit软件后,配筋设计操作简单易行,显著提高配筋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67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2719.6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杨长义 , 季则舟 , 陈华 , 龚小红 , 袁立莎 , 翟甲栋 , 李斌 , 张国权 , 崔冠辰 , 亢保军 , 王丽 , 高宇 , 王能艳 , 顾津玮 , 元征 , 李予忱 , 赵雁飞 , 窦德功 , 赵鑫 , 张晓杰 , 杨洪祥 , 原娟 , 金璐 , 张靖悦 , 靳杨 , 李思维
IPC: G06Q10/0639 ,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10/08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干散货码头全流程智控评估系统,属于干散货码头数据处理领域,该系统结合5G和AR技术,实现实时智控与精准评估。系统包括5G通信模块、区域划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子区域数据综合模块、目标区域数据综合模块、智控评估判断模块、智控决策模块、执行模块和AR显示终端模块。该系统可提升码头作业效率,降低失误率与安全隐患,增强生产管理决策的响应与精准性,简化操作流程,推动码头向智能化、无人化发展。通过实时数据监控与指导,为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直观的三维可视化界面,实现精准决策与高效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734468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49612.X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态型消浪块体及针对其表面凹槽结构的制造模具,其中生态型消浪块体整体为四边均具有内凹的四边形块体,该生态型消浪块体的中部具有立柱,生态型消浪块体表面设置多种凹槽或凸起,模具为模板和块体复合的模具,专门针对生态型消浪块体上的凹槽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生态块体在施工时,无论选择无序抛放还是整齐码放均不影响消浪效果,同时兼具生态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464044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1000054.9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2B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桩支撑的筒体挡土挡水结构,该结构包括有筒体、桩和连接承台并插入到地基土中,筒体为无底的筒体,并插入到地基土中,在筒体内的土体中打设有多根桩体,桩体的桩顶通过连接承台将桩顶和筒体上部连接成整体;所述筒体的两侧外部设有连接外伸墙。有益效果是为水上工程提供设计选型广泛、施工难度低,综合造价省的挡土挡水结构,特别是为深厚软弱地基上不易选择结构型式的工程,便于快捷施工。利用该结构建造的围埝、护岸、码头、海上风电和海上道桥等基础结构较同等条件下的其它结构型式工程造价低10~20%,对于那些不易选择结构型式的工程,同比工程造价降低更为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1700.2
申请日:2025-03-14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物料施工管理方法,包括创建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该类从设计意图表达文件中钢筋设计模型派生;创建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该类从施工意图表达文件中钢筋施工模型派生;匹配所述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和所述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中的钢筋模型,建立对应关系;若所述对应关系中存在匹配关系不明确的情况,则创建不匹配钢筋形状类。可见,本发明通过将创建的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和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相匹配建立对应关系,将设计意图表达文件转换为与施工下料系统可识别的施工模型,从而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无缝衔接,显著提高了钢筋物料施工管理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8808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1083288.3
申请日:2024-08-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季则舟 , 王玉红 , 李娇娇 , 崔冠辰 , 冯璐 , 李超 , 袁立莎 , 刘进生 , 李斌 , 马瑞 , 张迎敏 , 王怀 , 丁广佳 , 李景辉 , 吕迎雪 , 刘子璇 , 王鑫珏 , 王义瑄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双联型护面块体在护面防护结构中的布设方法,双联型护面块体由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垂向串联杆体组成,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垂向串联杆体均为柱形杆体,第一杆体摞放在第二杆体上,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摞放后的投影为十字形,垂向串联杆体从垂直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方向穿过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垂向串联杆体将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串联成有六个方向有杆件伸出的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双联型护面块体覆盖于护面上,每个双联型护面块体上满足三个杆件与护面上的块石垫层接触,相邻的双联型护面块体摆向不同,双联型护面块体之间的孔隙率P’为0.65‑0.7,形状系数c为1.600‑1.866。
-
公开(公告)号:CN11852962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847170.7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B66C19/00 , B66C5/04 , B66C7/08 , B66C11/04 , B66C11/22 , B66C9/02 , B66C9/14 , B66C13/16 , B66C13/06 , B66C13/08 , B08B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港口集装箱的装卸及安全检测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固定底座、升降组件、装卸组件和检测座,升降组件包括第三移动座和液压升降杆;装卸组件包括装卸座、两个液压伸缩杆;检测座安装在装卸座上并安装压力传感器;其便于对多种尺寸的集装箱进行吊装操作,而无需使用多种长度的钢丝绳,降低港口仓库的吊装成本;便于通过电机调节集装箱的转移速度,避免转移速度过快导致集装箱碰撞损失,并减少集装箱转移停止时的惯性,减轻集装箱停止时前后摇摆程度;使得吊装转移操作便捷,减少集装箱的装卸时间,提高效率;便于在吊装转移过程中对集装箱进行安全检测,避免集装箱在例如大风天气发生滑落,提高集装箱装卸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09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5755.0
申请日:2024-05-23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华 , 季则舟 , 吴永强 , 龚小红 , 袁立莎 , 张国权 , 崔冠辰 , 亢保军 , 李斌 , 翟甲栋 , 张金中 , 顾津玮 , 张静 , 李予忱 , 高宇 , 王能艳 , 王丽 , 窦德功 , 赵雁飞 , 赵鑫 , 张靖悦 , 原娟 , 李思维 , 靳杨 , 张晓杰
IPC: G06Q10/0635 , G06F18/213 , G06F18/2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集装箱码头安全风险评估系统设计方法,属于安全信息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监测并采集码头安全信息数据,预处理并提取特征,计算环境监测、设备风险及码头状态风险指数。接着,基于这些指数计算综合安全风险评估系数,评估码头安全风险。然后,与预设阈值比较,识别安全风险,定位风险原因。最后,生成风险报告和建议,反馈给管理人员。该方法提高了数据监测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减少了失误,能标准化分析安全风险并提供定位功能,有助于自动化检测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3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810090.6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N3/044 , G06Q50/02 , G06F18/214 , G06F18/241 , G01D21/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石化港区危险源安全风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石化港区安全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实时监测危险源,调用历史事故数据并提取特征,设置预警标准并建立预警样本库,用监测数据和历史事故数据训练循环神经网络模型,K折交叉验证模型性能,最后基于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风险预警。此方法结合了实时监测和历史数据,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处理时序信息,能有效降低预警难度,实现及时风险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