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异形混凝土钢筋形状的拆分算法及基于Revit的布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80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6074.X

    申请日:2024-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异形混凝土钢筋形状的拆分算法及基于Revit的布筋方法,拆分算法包括获取构件轮廓、初始偏移、拆分分析以及钢筋自动拆分和生成,基于Revit的布筋方法包括建立定位钢筋、选择包络面、选择定位钢筋、钢筋偏移距离D设置、设置钢筋拆分后其端部的延伸长度以及生成钢筋;该拆分算法根据设计习惯及施工需求总结拐角处钢筋的拆分特性,通过对外形轮廓线初始偏移分析连接点状态实现,避免自动配筋过程中连接点状态发生改变和失真,保证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初始偏移分析自动对生成钢筋进行拆分,以快速生成满足构件配筋设计和施工需要的钢筋形状;嵌入拆分算法的Revit软件后,配筋设计操作简单易行,显著提高配筋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带锚系的坐底式临时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41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69662.5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锚系的坐底式临时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所述临时码头结构包括码头主体结构、注排水系统、锚系结构、绞缆装置,所述码头主体结构为具有仓格的箱型结构,仓格用于贮存水体、调整主体结构吃水;码头主体结构具有直立的船舶停靠面和水平的码头作业面;所述注排水系统布置于码头主体结构的内部,用于完成码头主体的充灌和抽排水操作,控制码头主体的吃水,实现码头主体在漂浮和坐底状态的转换;所述锚系结构包括系泊缆绳和锚固基础,通过锚系结构为码头主体结构提供回复力,提高码头结构的稳定性。本发明的临时码头结构能够为内侧靠泊的船舶提供掩护条件,不需建设防波堤等设施而且可重复利用,节省了施工造价,避免材料的浪费。

    双排圆筒透空式防波堤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797710B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1910170551.5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圆筒透空式防波堤,包括前后两排由若干个竖直插入海床中具有间隔距离排列的圆筒的圆筒排以及位于后圆筒排轴线上的挡浪板。前后圆筒排轴线平行,前圆筒排的顶高程低于后圆筒排的顶高程。前圆筒排的圆筒与后圆筒排的圆筒交错排布,圆筒的迎浪侧可开设消浪孔。挡浪板作为独立的单元在施工时与圆筒连接,或作为圆筒单元的一部分与圆筒预制连接;与圆筒的连接部分的顶高程不低于圆筒顶高程,底高程位于泥面高程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达到同时满足透水性、消浪效果以及稳定性的要求;既满足防波堤的基本掩护效果,又对原位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生态环保性能;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推广。

    双排圆筒透空式防波堤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7977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170551.5

    申请日:2019-03-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排圆筒透空式防波堤,包括前后两排由若干个竖直插入海床中具有间隔距离排列的圆筒的圆筒排以及位于后圆筒排轴线上的挡浪板。前后圆筒排轴线平行,前圆筒排的顶高程低于后圆筒排的顶高程。前圆筒排的圆筒与后圆筒排的圆筒交错排布,圆筒的迎浪侧可开设消浪孔。挡浪板作为独立的单元在施工时与圆筒连接,或作为圆筒单元的一部分与圆筒预制连接;与圆筒的连接部分的顶高程不低于圆筒顶高程,底高程位于泥面高程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达到同时满足透水性、消浪效果以及稳定性的要求;既满足防波堤的基本掩护效果,又对原位水动力条件的影响较小,具有很好的生态环保性能;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易于推广。

    一种钢筋物料施工管理方法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09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301700.2

    申请日:2025-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物料施工管理方法,包括创建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该类从设计意图表达文件中钢筋设计模型派生;创建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该类从施工意图表达文件中钢筋施工模型派生;匹配所述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和所述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中的钢筋模型,建立对应关系;若所述对应关系中存在匹配关系不明确的情况,则创建不匹配钢筋形状类。可见,本发明通过将创建的设计模型钢筋形状类和施工模型钢筋形状类相匹配建立对应关系,将设计意图表达文件转换为与施工下料系统可识别的施工模型,从而实现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无缝衔接,显著提高了钢筋物料施工管理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