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609766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036118.0
申请日:2012-02-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N3/08
Abstract: 一种风电场风速智能预测方法,所述方法的步骤包括数据采集与输入、数据序列分层、建立数学模型、预测综合计算和预测结果输出;数据序列分层是采用小波包分解法,将原始非平稳风速分解成至少为两个的趋于平稳的风速数据输出,风速数据输出的个数就定义为风速的序列层数;建立数学模型,是对风速的序列层数中每层数据单独进行处理,对于高频序列层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高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对于低频序列层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低频数据计算,然后进入数据栈;当所有数据全部到达数据栈后,数据栈中的所有数据才进入预测综合计算步骤进行加权计算,最后执行预测结果输出。本发明的方法属于智能法,能够实现多步超前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689638A
公开(公告)日:2012-09-26
申请号:CN201210174507.X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1F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板套筒式串联多孔固体元件的撞击吸能装置,包括多孔固体元件,多孔固体元件中安装筒型结构的套筒,套筒的一端突出在多孔固体元件之外,另外一端沉没在多孔固体元件之中,在套筒突出的一端套装隔板,多孔固体元件、套筒和隔板构成多孔固体元件组件;至少两个多孔固体元件组件首尾相连,套筒中插入导杆;导杆一端与盲孔端板刚性连接,另外一端穿过通孔端板,其尾部安装预紧件;当盲孔端板接受到撞击源,盲孔端板挤压多孔固体元件的同时,带动导杆在套筒中滑动,同时也带动套筒在多孔固体元件中滑动。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制造、安装与更换,撞击吸能容量大,工作平稳可靠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26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49423.7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复合材料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复合材料结构湿热力耦合试验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采用预先设定的恒温湿环境控制箱建立湿热老化模拟环境,根据试验结果分析试样的力学性能与老化时间、老化影响条件的第一关系,试样的吸湿率与时间、温度的第二关系,试样的湿热加速老化的第三关系式,并根据第一关系、第二关系以及第三关系获得加速老化曲线;根据老化曲线计算湿热老化移位因子,并根据湿热老化移位因子构建双变量老化预测模型;基于双变量老化预测模型预测结构湿热力耦合趋势;这样,结合湿热环境以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损伤机理与力学性能退化的影响,可以准确有效地测试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924975B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1911202830.1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E21D9/1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包括:明洞,所述明洞整体成管状,它包括顶部、边墙;在所述顶部与边墙之间为明洞通孔;所述明洞连接在隧道的入口处;其中,所述明洞通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连接隧道的横截面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列车过隧道气动效应减缓装置对列车通过隧道时隧道内压力以及车体压力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且无需对现有隧道进行改造,也不需要对已运营列车的气动外形进行变更,实现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8323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388353.9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窝结构几何规整度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图像、图像处理、顶点提取、重构胞元、质量评估;步骤“图像处理”和“顶点提取”之间设置步骤“二值化”,“二值化”是将图像中背景的像素值置为0,将图像中蜂窝骨架的像素值置为1,形成二值化图;步骤“质量评估”是以胞元重构图为基础,计算出所有胞元的角偏差值及其平均值、线偏差值及其平均值,再较判定是否合格。所述系统包括检测台、数码相机和计算机;数码相机和计算机电连接;数码相机至少为一台,其分辨率不低于1080P,配置远心镜头,其安装方式为固定式或/和移动式。本发明的方法及其系统具有科学合理,简单易行,检测精度高,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624828B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533570.1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60P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及其横向载荷测量方法、具有其的长大货物车,其中,货物横向止挡结构包括:受力挡板,受力挡板固定安装在车体的侧承梁上;配合螺栓,配合螺栓固定设置在受力挡板靠近车体上货物的一侧;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固定设置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载荷感知元件活动穿设在配合螺栓上,载荷感知元件的测力面与固定螺母的一侧相贴合;传力挡木,传力挡木设置在货物和载荷感知元件之间,传力挡木的一端与货物的侧面相抵接,传力挡木的另一端与载荷感知元件的端部相贴合,配合螺栓的自由端与传力挡木不相接触。该货物横向止挡结构能够实现对横向止挡结构所受的横向载荷进行在途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030795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10655977.X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1M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承载梁弹性动挠度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的落下孔车的承载梁的几何参数与材料参数;建立待测落下孔车的承载梁的多承载力与多点应变方程;采用设置在承载梁的关键部位的多个应变传感器获取承载梁关键部位的多点在途应变数据,基于挠度求解拟静力变形法的分段角度和挠度积分计算法,建立基于多点承载力的变截面承载梁挠度曲线方程;得到基于多点应变感知的落下孔车的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采集承载梁两端承重点底部的在途应变数据集,代入承载梁弹性动挠度计算模型,得到落下孔车在途运行下的动挠度变化。本发明可实现落下孔车承载梁在途弹性变形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44198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94582.5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内旋式吸能缓冲减震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架主梁下方的钢板弹簧;底架主梁和钢板弹簧之间安装内旋式减震支座;内旋式减震支座包括顶板、扭矩板、螺旋弹簧、底板和滑槽;内旋式减震支座配置为多个螺旋弹簧时均同心布置,其上下方分别为扭矩板和底板;在扭矩板和底板之间铰链接扭转机构;底板面向扭矩板的平面上,设置导杆,其外缘设导向凸台;顶板面向底板的平面上设置套筒,套筒内设导槽;导槽与导向凸台啮合;顶板和扭矩板面对面安装上摩擦片和下摩擦片。本发明的结构能实现钢板弹簧和多种吸能元件组合承载和减震,提高了装置的可靠性和吸能减震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285334A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811167506.6
申请日:2018-10-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铁路大件运输在线监测领域的一种基于自供电ZigBee无线传输的大件货物运输监控系统,包括现场监控设备、远端系统监测及发布设备以及使用终端,现场监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连接以接收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以及将处理完毕的数据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通过互联网与远端系统监测及发布设备连接,远端系统监测及发布设备通过互联网与使用终端连接。本发明解决了传统传感器到数据采集终端走线复杂、维护不便的弊端,且有效的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形成数据监控中心,为后期大数据分析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6501013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32265.X
申请日:2016-1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列车等效缩比模型碰撞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控制系统、测力墙、列车等效缩比模型、驱动车、驱动车发射系统;驱动车发射系统与测力墙之间的地基上设有轨道,轨道上摆放驱动车、列车等效缩比模型;控制系统与驱动车发射系统以及驱动车刹车装置连接;驱动车刹车装置位于驱动车加速前驱动车面向所述测力墙的一端与测力墙之间的轨道上;测速与触发装置位于测力墙与驱动车刹车装置之间的轨道两侧;跟踪光源与图像采集系统安装在测力墙上方或侧面。所述方法是将运动等效缩比模型撞击测力墙或静止等效缩比模型,获取撞击相关数据。本发明有利于精确确定影响爬车、跳车、之字形脱轨等成因,降低试验难度,节约试验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