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薄膜晶体管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403832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710617004.8

    申请日:2017-07-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H01L29/06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物半导体薄膜晶体管及其用途,该薄膜晶体管其底部是衬底,衬底上设置一栅极,栅极的四周有一绝缘层包覆隔绝,绝缘层之上是有源层,有源层之上是富铟层;该薄膜晶体管的最外层是钝化层,钝化层与富铟层、有源层、绝缘层、衬底围成的区域分别是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中,富铟层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和加速载流子的传输,从而提高迁移率;所述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含有铜,含铜电极具有低的电阻率,能够有效降低阻抗延迟。本发明的薄膜晶体管使用真空法制备,制备方法简单,有利于大规模生产。所制得的薄膜晶体管同时具有高迁移率、高稳定性和低电阻率源/漏电极的优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05768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32234.4

    申请日:2015-12-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66742 H01L21/324 H01L29/41733 H01L29/7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晶体管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衬底上依次制备栅极、栅极绝缘层和有源层,然后进行前退火处理,再直流磁控溅射铜铬合金电极作为源漏电极,最后进行后退火处理,得到成品薄膜晶体管;所述前退火处理是在空气气氛中进行前退火,前退火温度为100~500℃,前退火时间为1~120min;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铜铬合金电极中铬元素的含量范围为0.4%~10%;所述后退火处理是在氩气气氛中进行后退火,后退火温度为100~500℃,后退火时间为1~120min。本发明能够克服铜氧化、抑制铜扩散、避免电极脱落及易刻蚀的特点,其所构成的薄膜晶体管具有性能良好的特点。

    一种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及制备方法、薄膜晶体管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66891B

    公开(公告)日:2019-01-29

    申请号:CN201510119566.0

    申请日:2015-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的源漏电极,由依次叠设的钼层和铜层构成,所述铜层设于所述钼层的上方;所述钼层设于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的上方;所述钼层和钼层的晶格生长方向垂直;所述钼层的厚度为20~40nm;所述铜层的厚度为150~25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源漏电极的制备方法及包含上述源漏电极的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铜电极容易氧化、铜电极沉积在金属氧化物有源层上之后铜原子向氧化物扩散的缺陷,具有高电导率的特点,还可以实现两层电极之间的应力平衡,使得电极剥离率降低,结合强度得到提高。

    印刷透明碳纳米管光电薄膜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607373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76038.6

    申请日:2016-02-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材料与器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印刷透明碳纳米管光电薄膜及其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本发明印刷透明碳纳米管光电薄膜中的碳纳米管采用的是尿素或臭氧处理,可以显著提升碳纳米管的光电响应特性;与常规的酸处理和加入表面活性剂的处理碳纳米管的方法相比,不仅可提升性能,而且可以避免腐蚀器件,增加器件可靠性。本发明印刷透明碳纳米管光电薄膜具有更高的光电响应性能,可作为光电材料用于制备光电器件,例如电致变色或远红外成像光电器件,包括近红外激光设备、红外通讯设备、电致变色智能窗等。

    一种非晶氧化物柔性薄膜晶体管

    公开(公告)号:CN207282498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312560.6

    申请日:2017-10-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晶氧化物柔性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由依次层叠的玻璃基板、聚酰亚胺柔性基底层、SiO2缓冲层、源/漏电极、非晶掺硅氧化锡有源层、SiO2栅绝缘层,Si3N4栅绝缘层和栅极构成;其中,源/漏电极位于有源层和SiO2栅绝缘层两侧,Si3N4栅绝缘层覆盖于SiO2栅绝缘层上表面并与源/漏电极接触。本实用新型的TFT器件将功能层置于层叠结构的中心面,在弯曲时使得功能层(有源层)受到最低应力或者无应力,具有较强的抗弯折特性,可促进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显示用电子器件高导电联耦合电极

    公开(公告)号:CN206697449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367604.9

    申请日:2017-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用电子器件高导电联耦合电极。所述电极由依次层叠的衬底、粘附阻挡层和导电层构成,所述粘附阻挡层为厚度为5~200nm的铜合金薄膜层,所述导电层为厚度为5~1000nm的纯铜薄膜层。本实用新型制备的高导电联耦合电极在衬底和纯铜薄膜导电层之间设置铜合金粘附阻挡层,起到了增强结合强度和阻挡铜原子扩散的双重作用。所得高导电联耦合电极具有与基板结合强度高、电阻率低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