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70207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1014798.0
申请日:2016-11-18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5/4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保障转炉高寿命的护炉方法,在转炉砌新炉时在转炉正前大面45°角范围的炉衬使用高强度耐火砖砌筑,而后大面炉衬及耳轴两侧炉衬采用抗冲刷耐火砖砌筑;当转炉前大面炉衬蚀损严重时,将液态转炉渣与耐火砖碎料在炉内进行混合,经反复摇炉摇匀后滞留于转炉前大面处进行烧结,烧结后形成镁碳砖‑炉渣结合层覆于转炉前大面。本发明可保证全过程底吹避免恶性通炉事故的发生,同时全程转炉底吹供气强度的稳定很大程度地改善了渣金反应平衡,降低终点钢水氧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0141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072809.X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B22D41/60 , B22D41/58 , B22D11/18 , B22D11/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D41/60 , B22D11/111 , B22D11/18 , B22D4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宽厚断面管线钢铸坯的连铸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在线烘烤‑(2)开浇过程‑(3)连铸过程采取全程保护浇注‑(4)结晶器内钢液表面铺设的保护渣的主要成分‑(5)浇钢过程;本发明针对在浇铸宽厚断面管线钢时结晶器流场偏流卷渣及铸坯轧后钢板探伤合格率低等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的生产宽厚断面管线钢铸坯的连铸生产工艺,通过调整中间包上、下水口结构及保护渣粘度,减少结晶器内“卷渣”现象的发生,提高铸坯洁净度,进而提高轧后钢板探伤合格率及夹杂物评级合格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149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907796.3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脱氧冶炼含铝钢工艺,工艺流程包括,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出钢脱氧造渣合金化、LF精炼炉造渣脱氧脱硫、软搅拌、连铸;在所述转炉冶炼中,包括深脱硫操作、挡渣操作和出钢脱氧,通过转炉出钢脱氧制度和造渣制度的优化,LF炉前期快速铝丝脱氧造渣,铝线微调钢水中铝生产含铝钢的工艺,使冶炼过程中扩散脱氧与沉淀脱氧合理结合。该工艺转炉出钢脱氧稳定,LF炉造渣脱硫效果明显,铸坯质量良好,实现了生产含铝钢的吨钢铝耗降低0.53kg的工艺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542044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484344.4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F炉轻处理冶炼方法,包括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冶炼工艺和精炼炉冶炼工艺,转炉冶炼工艺的钢水终点碳含量控制在0.06%~0.12%,氧含量≤0.0600%,出钢温度大于1670℃,转炉出钢的下渣量≤4kg/t,精炼炉微合金化和钢包底吹氩气控制,钢水在LF炉工位时间在20分钟以内,通过对转炉高温出钢,炉后脱氧合金化工艺的改进,精炼炉合金化、加热升温和底吹氩气工艺的优化,生产组织的优化,控制钢水在LF工位时间在20分钟以内,保证钢水终点温度成分控制稳定,铸坯表面和内部质量优良的前提下,大幅度的降低制钢生产成本,减少电力,辅原料和耐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418A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510021171.7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工艺,工艺路线为:铁水倒罐→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出钢脱氧合金化→LF精炼炉→钙处理→RH真空炉→连铸,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具体步骤:步骤一,转炉冶炼工艺;步骤二,精炼炉冶炼工艺;步骤三,连铸工艺;本发明属于冶金领域的一种炼钢工艺,涉及高洁净度管线钢冶炼控制的方法,通过铁水脱硫预处理,转炉出钢脱氧制度和造渣制度优化,LF精炼炉深脱氧和造还原渣工艺,RH高真空度脱气和去夹杂物工艺,连铸全程保护浇铸,使铸坯成分均匀,S、P、O、N、H等有害元素含量低,非金属夹杂物有效控制,铸坯内部质量良好,保证高附加值的超低硫钢的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7841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535956.7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磨钢钢水氮含量控制方法,通过转炉出钢工艺优化,LF炉脱氧造渣和合金顺序改进,以及不同冶炼阶段钢包底吹氩气流量和压力的合理控制,连铸工序完备的保护浇铸,实现转炉出钢后钢水氮含量控制在0.0030%以内,LF+RH过程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10%以内,连铸工序钢水增氮稳定控制在0.0005%以内,最终实现高合金耐磨钢连铸坯中的氮含量控制在0.0045%以内,大大提高铸坯内部和表面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001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534316.4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1C7/0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超低硫钢LF炉渣碱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转炉冶炼工艺和LF精炼炉冶炼工艺进行优化,通过转炉高温出钢,出钢过程强脱氧和钢包大渣量操作,LF精炼炉前期快速造高碱度强还原性白渣,精炼过程脱氧、脱硫造渣和底吹氩气流量的控制,精炼中后期添加适量的碱度调整剂,快速调整精炼炉钢包顶渣碱度,降低LF炉渣碱度到4~7以内,实现LF炉精炼过程碱度的稳定控制,使精炼后期钢包顶渣既具有强还原性,同时兼有良好的流动性,达到了钢水精炼的效果,提高了连铸坯内部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24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41079.4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38 , C22C38/26 , C22C38/28 , C22C38/20 , C22C38/58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42 , C21C7/064 , C21C7/00 , C21C7/10 , B22D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钢水纯净度的高强钢冶炼方法,包括(1)脱硫站采用石灰与镁粉进行复合脱硫,而后扒渣干净,保证转炉炉后硫小于150ppm;(2)LF采用石灰、铝系脱氧剂进行脱硫,脱硫至20~40ppm即可;(3)钢水在RH真空室内开始循环后按预计吹氧量进行加铝,加铝结束稳定后进行吹氧操作;(4)喂入140±10m无缝纯钙包芯线,钙处理后钢水静搅15~20min;(5)连铸时做好保护浇铸,杜绝空气吸入;(6)厚板连铸坯采用强的二冷水工艺加速连铸坯坯内枝晶形核,在连铸坯固液相率在0.2~1.0区域内投用12mm的重压下,保证连铸坯中心偏析。本发明的优点是提高钢水纯净度,改善连铸坯中心偏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588182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310184362.X
申请日:2023-03-01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16C20/10 , G06F30/17 , G06F113/08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06 , G06F119/0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包底吹模型,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双底吹孔钢包的包壳内半径R=1950‑2000mm,底吹孔半径r1=100‑120mm,钢包包括底部支架高度H=4800‑4840mm;钢包实际使用尺寸:底部半径R1≈1500mm,两底吹孔距圆心的长度分别为孔1≈0.63R1,孔2≈0.61R1,两底吹孔之间的夹角θ=125‑135°,喂丝孔与吹氩孔在同一侧。通过调整底吹孔位置设计,优化钢包底吹流场,降低钢包内的死区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钢包内的混匀速率;可在原来的基础上缩短LF吹氩时间2.02%、降低吹氩量8.06%、降低LF电耗6.80%、提高精炼过程脱硫率5.57%。
-
公开(公告)号:CN11784039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356600.7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厚板坯宽度方向近坯壳处铸坯中心偏析的方法,具体包括:(1)根据厚板连铸坯厚度确定连铸辊不同位置的半径差,其具体为:a确定改造后铸坯中部对应连铸辊与改造前原始连铸辊半径差△R1;b确定改造后铸坯边部对应连铸辊与改造前原始连铸辊半径差△R2;c确定改造后铸坯边部对应连铸辊半径R2;d确定改造后铸坯中部对应连铸辊半径R1;(2)近坯壳处连铸辊半径维持原始连铸辊半径,与两侧连铸辊以弧形连接,并考虑二冷过程凝固收缩量,从而控制厚板连铸坯压下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