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缸径柴油机各缸工作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及柴油机

    公开(公告)号:CN114233500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1581930.7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缸径柴油机各缸工作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及柴油机,该大缸径柴油机各缸工作均匀性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柴油机各气缸的排气温度和爆发压力;根据柴油机各气缸的爆发压力确定平均爆发压力,根据各气缸的爆发压力和平均爆发压力确定各气缸的爆发压力偏差,根据各气缸的爆发压力偏差确定各气缸的修正喷油提前角;根据柴油机各气缸的排气温度确定平均排气温度,根据各气缸的排气温度和平均排气温度确定各气缸的排温偏差,根据各气缸的排温偏差确定各气缸的修正喷油量。该大缸径柴油机各缸工作均匀性的控制方法能根据各气缸的排气温度和爆发压力实时对各气缸的喷油量和喷油提前角进行控制,保证柴油机工作过程中,各气缸的工作均匀性。

    一种中间管及后处理总成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15940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910579823.7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间管,设置在后处理总成与排气尾管连通的连通管的内腔底部,包括中间管主体和内管,所述内管设置在所述中间管主体的侧壁的底部,所述中间管主体和所述内管的两端均设置有开口,所述内管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外部,另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中间管主体的内部;所述中间管主体下端的开口与所述后处理总成的外部连通。本发明的中间管,使通过排气尾管进入后处理总成的雨水能够及时从中间管排出,避免了后处理载体受到雨水污染,提高了排放性能。(56)对比文件JP H06294312 A,1994.10.21JP 2008261242 A,2008.10.30鲍宇.冬季汽车怠速排气管凝水温度分布实验研究《.交通科技与经济》.2015,第114-117页.

    单缸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7597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0662786.8

    申请日:2022-06-13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单缸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当监测到单缸机开车后,控制高压油泵按照预设的低转速默认值运行;当检测到单缸机的输出功率处于上升趋势时,则检测单缸机的输出功率是否大于预设的高功率限值,若是则控制高压油泵按照预设的高转速默认值运行;在高压油泵按照高转速默认值运行时,且检测到单缸机的输出功率处于下降趋势时,则检测单缸机的输出功率是否小于预设的低功率限值,若是则控制高压油泵按照低转速默认值运行。本公开实施例既能够避免PID控制器使高压油泵转速一直变化带来的轨压和燃油燃烧不稳定的问题,通过对高压油泵两个转速段的切换就完全满足单缸机的燃油供给需求,提升便利性。

    一种相继增压切换控制方法及相继增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784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59916.4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相继增压切换控制方法及相继增压系统。该相继增压切换控制方法包括:涡轮增压器满足切换条件;开启排气阀和进气阀;涡轮增压器满足切换条件后的持续时长小于锁定时长时,锁定排气阀和进气阀的工作状态,保持排气阀和进气阀开启。如此设置,在增压的过程中,能够有效防止增压器的进气阀和排气阀反复开启或关闭,从而避免了相继增压失效的现象,也有效缓解了发动机转速大幅度波动,功率输出不稳定,以及持续地发出很大的异响的现象。

    一种定距块及配气机构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396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39265.2

    申请日:2020-03-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定距块及配气机构。该定距块包括:第一定位件,其位于相邻两个挺柱之间,挺柱穿设于套筒内并能够沿其轴向滑动;第二定位件,其设置于第一定位件的下方,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均可拆卸连接于套筒;弹性件,弹性件位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之间并分别与其相抵接,使挺柱分别与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之间的间隙可调。该定距块的弹性件在自身弹性力下,使得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可以相对于挺柱移动,使挺柱分别与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之间的间隙可调,便于挺柱和整个定距块的间隙调整,保证装配间隙的精度。

    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发动机进气流量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68204B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611260884.X

    申请日:2016-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学习功能的进气流量标定方法,包括发动机启动,并维持在怠速运转;整车挂空挡,踩下刹车不松开,连续按下—松开空调请求开关多次;ECU进入进气流量自学习标定模式;ECU控制EGR阀和进气节流阀全开,ECU记录此时进气流量传感器的周期;增加进气节流阀开度,以第一周期为始点,第二设定时间为步长,记录多组数据,写入进气流量传感器的特性曲线中,直到进气节流阀开度达到全开;维持进气节流阀全开,EGR阀全关,自学习标定完成,发动机回到怠速后,关闭钥匙熄火后自学习模式退出。本发明能够省却人为标定发动机进气流量的工作量和避免不同能力的标定人员造成的标定差异。

    用于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及液力变矩器

    公开(公告)号:CN10966785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46390.4

    申请日:2018-12-29

    Inventor: 王峰 曹原 郝鹏飞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装载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及设有该单向离合器的液力变矩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包括同轴设置且能够相互转动的内圈座和外圈座,所述内圈座和所述外圈座形成的包容空间内设有至少一个锁止块,所述锁止块用于限制所述外圈座相对于所述内圈座沿第一方向进行转动,所述单向离合器还包括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能够使所述锁止块沿第二方向转动进而使所述外圈座相对于所述内圈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能够进行转动。通过使用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液力变矩器的单向离合器及液力变矩器,可以在车辆进行刹车时,使液力变矩器失去增扭作用,降低发动机功率损失,减少制动摩擦片磨损。

    一种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继增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27843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1681774.1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相继增压系统,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有相继增压切换请求,转换至相继增压模式后,ECU读取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增压空气温度和增压空气压力;基于转速、喷油量的相继增压系统进排气阀开启延时基础值MAP,得到延时时间基础值T1;基于增压空气温度和压力的修正百分数MAP,得到延时时间修正百分数P1;得到本次相继增压切换后的进排气阀开启延时时间T2=T1*P1;将进排气阀开启延时时间由T1转换为T2。本发明提供的相继增压系统的控制方法,能够根据发动机运行工况顺利切换进排气阀开启延时时间。

    工程车辆发动机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776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88711.8

    申请日:2022-03-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发动机修正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工程车辆发动机修正方法包括:基于时序获取手柄开度值以及手柄开度值的变化信息;根据所述手柄开度值的变化信息确定所述工程车辆的制动执行状态;在所述工程车辆执行制动时,对发动机的转速进行修正。本发明通过实时监控手柄动作变化率,预判司机有刹车意图,根据手柄回中位速率,对制动时发动机设定转速进行修正,避免出现发动机转速过高问题。

    一种单缸机进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2334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81878.5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缸机进排气控制方法、装置、电子控制单元及介质。该单缸机进排气控制方法包括:发动机运行时,实时检测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并根据所述发动机转速和喷油量确定发动机进气压力基础值、过量空气系数设定值和发动机排气压力基础值;基于所述发动机进气压力基础值控制进气蝶阀动作,控制所述过量空气系数设定值达到过量空气系数目标值;基于所述发动机排气压力基础值控制排气蝶阀动作,并控制所述发动机排气压力基础值达到发动机排气压力目标值,以控制发动机根据所述过量空气系数目标值和所述发动机排气压力目标值稳定运行。以实现更精确、快速、有效地实现控制目标进排气,获得与多缸机等效的进排气状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