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喷枪连接的自适应柔性喷砂头

    公开(公告)号:CN10119520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810017255.3

    申请日:2008-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喷枪连接的自适应柔性喷砂头,包括一中空的喷头,喷头上有磨料喷嘴,喷头的外径上设置有自适应导杆,该自适应导杆的两端装有滚轮,自适应导杆与喷头之间由弹簧支撑。由于自适应导杆的存在,能够根据零件内腔变化自动改变与喷头夹角。自适应导杆本身的伸缩可根据零件内腔大小自动调整,始终保证与被加工零部件的内壁紧密接触可实现复杂结构快速原型的内型腔表面均匀打磨,解决了复杂起伏内型腔难于喷砂打磨以及打磨质量不均匀的困难。

    一种电磁式的主轴轴承可控预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1402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39571.X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的主轴轴承可控预紧装置,包括套装在主轴上且一端开口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开口端设置有预紧力盘;主轴上还套装有电磁加载盘,电磁加载盘的周向设置有用于测量其与预紧力盘之间轴向距离的位移传感器,电磁加载盘靠近预紧力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电磁线圈,与开设有环形槽相对的电磁加载盘端面上设置有轴承端盖;轴承座内设置有滚动轴承。电磁线圈输入可控电流,在预紧力盘与电磁加载盘之间产生电磁力,通过轴承座传递到轴承外圈产生预紧力。通过调控电磁线圈的电流幅值,就可以改变预紧力盘与加载盘之间距离,并得到所需的轴承预紧力。本发明适用于主轴轴承的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

    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5015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310002831.8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力路径几何形态的承载结构低碳节材设计方法,该方法将承载结构的材料模量(如弹性模量)作为以低碳节材为导向的设计变量,并利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的内力路径几何形态(包括疏密度与弯曲度)对单元弹性模量进行惩罚,通过循环迭代获得承载结构的最佳传力路径,并以此为依据定义结构的基本承载架构与空间要求。该方法将内力路径的相关理论应用到结构拓扑优化设计中,为重大装备承载结构的低碳节材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一种发动机水套高精度快速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2605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17254.9

    申请日:2008-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水套高精度快速测量方法,该方法对测量的发动机缸盖或缸体零件的内部结构进行划分,对发动机缸盖或缸体零件的水套,填充与发动机缸盖或缸体零件灰度对比大的包埋材料;对于水套之外的油道、气道、安装孔等其它内部结构特征采用与发动机缸盖或缸体零件灰度相近的包埋材料充;将发动机缸盖或缸体零件装夹于铣床工作台;设置2个校准标准柱,用于图像精确校准。通过断层扫描测量系统,获取断层图像数据,以校准标准柱图像为基准,将其裁剪为位置相同、大小相等的断层图像序列。通过数据处理,重构出水套三维模型。该方法提升了断层扫描测量系统对汽车发动机水套等不可见内腔结构的反求能力。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场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0592054C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810017252.X

    申请日:2008-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场测试系统,用于构建具有中空特征和一定壁厚的测试水套原型件CAD模型,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生成无色透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测试原型件;将试验管路系统与水流测量系统集成为流场测试平台,利用专用夹具将测试原型件固定安装于该平台上,调节电机转速,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典型工况,对全透明水腔进行水流分布测试,获得在不同工况下的冷却水流场数据。本发明将快速成型技术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汽车发动机内腔不可见结构水套的流场测试全程透明可视化,提高了冷却水套水流性能试验的可监控性,进而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结构优化提供更加全面的实验依据。

    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场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261188A

    公开(公告)日:2008-09-10

    申请号:CN200810017252.X

    申请日:2008-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场测试系统,用于构建具有中空特征和一定壁厚的测试水套原型件CAD模型,利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生成无色透明的发动机冷却水套测试原型件;将试验管路系统与水流测量系统集成为流场测试平台,利用专用夹具将测试原型件固定安装于该平台上,调节电机转速,模拟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典型工况,对全透明水腔进行水流分布测试,获得在不同工况下的冷却水流场数据。本发明将快速成型技术与现代测试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汽车发动机内腔不可见结构水套的流场测试全程透明可视化,提高了冷却水套水流性能试验的可监控性,进而为汽车发动机冷却水套的结构优化提供更加全面的实验依据。

    一种电磁式的主轴轴承可控预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21402B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510439571.X

    申请日:2015-07-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式的主轴轴承可控预紧装置,包括套装在主轴上且一端开口的轴承座,轴承座的开口端设置有预紧力盘;主轴上还套装有电磁加载盘,电磁加载盘的周向设置有用于测量其与预紧力盘之间轴向距离的位移传感器,电磁加载盘靠近预紧力盘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该环形槽内设置有电磁线圈,与开设有环形槽相对的电磁加载盘端面上设置有轴承端盖;轴承座内设置有滚动轴承。电磁线圈输入可控电流,在预紧力盘与电磁加载盘之间产生电磁力,通过轴承座传递到轴承外圈产生预紧力。通过调控电磁线圈的电流幅值,就可以改变预紧力盘与加载盘之间距离,并得到所需的轴承预紧力。本发明适用于主轴轴承的定位预紧和定压预紧。

    基于人机阻抗匹配模型的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26341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11802.5

    申请日:2016-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机阻抗匹配模型的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带动患者肘关节在矢状面进行屈伸康复训练,通过力传感器和光电角度编码器获取小臂的力信息和位置信息,选取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的最优刚度参数后,计算出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的输出力和输出位移,进而控制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带动患者肢体运动来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本发明可以使患者避免刚性冲击和痉挛产生的二次伤害,减小康复装置对于患者的负载,增加人机交互的柔顺性和舒适性,满足不同康复时期对于不同驱动力矩的要求,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变刚度肘关节康复机器人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然并具备主动柔顺性的训练环境。

    一种智能空间下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的脑-机接口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4973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00849.9

    申请日:2015-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3 G06F3/015 G06F2203/0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间下基于稳态视觉诱发的脑—机接口方法,被试者通过观看LED视觉刺激显示器而产生的视觉诱发电位经EEG采集与处理后,输入到控制主机内,在智能空间下,摄像头获取被试者的位置信息和周围的环境信息,控制主机对脑电信号和位置环境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为被试者提供包括预估运动时间和规划运动路径的导航功能,控制主机产生控制命令控制下肢外骨骼协助被试者运动至预定目标。本发明可以消除视觉刺激器对被试者位置和方向的限制,强化被试者的主动运动意识和提高被试者生活的智能化水平。

    一种面向低碳轻量化的装备回转工作台智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99991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306836.X

    申请日:2013-07-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低碳轻量化的装备回转工作台智能设计方法:根据承载功能的不同,将回转工作台划分为主要载荷的施加部分,称为台面支承部分和起主要支承作用的部分,称为侧面支承部分,分别构建这两部分的二维特征截面模型;分别获得台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和侧面支承部分的筋板二维最优构型;根据已获得的二维筋板最优构型分别设计出台面支承部分和侧面支承部分的三维构型,将两者恰当组合后最终获得完整的装备回转工作台结构设计方案,本发明合理划分回转工作台后分别在不同的功能部位应用承载构型的智能创成准则,实现了回转工作台的最优结构设计,可用于重型、超重型装备回转工作台的结构优化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