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15379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148835.0

    申请日:2009-06-11

    Inventor: 金阳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包括:扫描线,用来施加扫描信号;控制线,用来施加控制信号;数据线,用来施加数据信号。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像素,连接到扫描线、控制线和数据线,用来显示图像;电源线,连接到像素;数据驱动器,用来向数据线提供图像的数据信号。该有机发光显示器还包括:电源线驱动器,用来使电源线处的电压在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之间摆动;感测单元,包括被构造成从像素吸收第一电流的电流吸收器和被构造成向像素提供第二电流的电流源;开关单元,用来将像素选择性地电连接到数据驱动器、电流源或电流吸收器中的至少一个。

    像素及利用所述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09840A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910142449.0

    申请日:2009-06-16

    Inventor: 金阳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像素及利用所述像素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所述像素用于补偿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和第一电源的压降。所述像素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驱动晶体管,连接在第一电源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驱动晶体管用于控制提供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发射控制晶体管,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源之间,发射控制晶体管被构造为当施加高发光控制信号时截止;开关晶体管,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和数据线之间,开关晶体管被构造为当施加低扫描信号时导通;第一电容器,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栅电极和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之间;第二电容器,连接在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源之间。

    有机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和包括其的平板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00573956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10073911.2

    申请日:2006-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薄膜晶体管、包括该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平板显示器以及该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在一实施例中,有机薄膜晶体管包括:i)基板,ii)设置在该基板上的栅电极,iii)设置在栅电极上的栅绝缘膜,iv)彼此隔开并且设置在该栅绝缘膜上的源电极和漏电极,v)连接该源电极和该漏电极并且具有用于区别于相邻有机薄膜晶体管的边缘的有机半导体层,以及vi)覆盖该有机半导体层、连接设置在该有机半导体层中或下面的层的一部分并且暴露于该有机半导体层的边缘的外部的悬臂层。根据一实施例,可以容易地获得有机半导体层的构图效果并且提高性能例如开/关比。

    平板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73869C

    公开(公告)日:2009-12-23

    申请号:CN200610107682.1

    申请日:2006-06-27

    Abstract: 一种平板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该平板显示器防止薄膜晶体管由于意外地施加于基板的电压、静电和外力而受到损坏。该平板显示器包括导电基板、形成在导电基板上的至少一层绝缘层、形成在导电基板上的至少一个薄膜晶体管、以及形成在导电基板的区域中用于将导电基板接地的接地端。因此,基本上防止了由意外地施加于导电基板的电压、静电或外力引起的薄膜晶体管的损坏,且改进了显示器的性能。

    有机发光显示器
    1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69037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710154098.6

    申请日:2007-09-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37 G02F2201/5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容纳在支撑框内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支撑框和中间框。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底,有机发光装置形成在其内;第二基底,与第一基底相对;包封材料,形成在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之间。支撑框包括下表面和从下表面的边缘延伸的多个侧壁。下表面和侧壁限定容纳显示面板的空间。中间框置于支撑框的侧壁和显示面板之间。

    平板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68580C

    公开(公告)日:2009-12-09

    申请号:CN200410035341.9

    申请日:2004-04-22

    Inventor: 朴镇宇 郑昊均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51/524 H01L51/5225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装置具有可防止氧或湿气渗透的阴极电极。本发明的该有机发光装置具有接连形成基板上的下电极、有机薄膜层和上电极。上电极具有至少两层薄膜,所述至少两层薄膜具有不同的晶粒密度和晶粒尺寸。该上电极的该至少两层薄膜的下层薄膜具有第一Al薄膜,其具有比该至少两层薄膜的上层薄膜更低的晶粒密度和更大的晶粒尺寸。该上层薄膜具有第二Al薄膜,其具有比该第一Al薄膜更高的晶粒密度和更小的晶粒尺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