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薄膜晶体管、其制法及包括其的平板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0116593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610160585.9

    申请日:2006-10-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薄膜晶体管(TFT)、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有机薄膜晶体管的平板显示器,更具体而言,涉及这样一种有机TFT,其包括:栅极;与栅极绝缘的源极和漏极;与栅极绝缘并与源极和漏极电连接的有机半导体层;使栅极与源极、漏极以及有机半导体层绝缘的绝缘层;以及设置于绝缘层和有机半导体层之间的自组装单层(SAM)。形成SAM的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选自未取代或取代的C6-C30芳基和未取代或取代的C2-C30杂芳基的端基。有机TFT是通过形成上面描述的各层并且在形成有机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之前在绝缘层上形成SAM来形成的。因此,有机半导体层与绝缘层之间的粘附力增加,并且因热所引起的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相分离可被防止,从而获得可靠性改善的平板显示器件。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有机电致发光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2097486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18645.6

    申请日:2010-10-20

    Inventor: 金光淑 朴镇成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7869 H01L27/32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薄膜晶体管的有机电致发光设备。该薄膜晶体管包括:基底;栅电极,形成在基底上;栅极绝缘层,形成在基底的暴露部分和栅电极上;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上以对应栅电极并包括HfInZnO基氧化物半导体,其中,基于按原子计100%的Hf、In和Zn的总浓度,氧化物半导体层中的Hf的浓度按原子计在大约9%至大约15%;源极区和漏极区,所述源极区和漏极区分别形成为在氧化物半导体层的两侧上以及栅极绝缘层上延伸。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4809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002358.X

    申请日:2010-01-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3262 H01L2251/3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所述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具有以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和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被堆叠的结构形成的有源层的驱动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具有由所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形成的有源层的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以及被连接至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驱动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具有在所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的沟道,以具有高电荷迁移率,其中所述第一氧化物半导体层具有比所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高的载流子浓度,并且所述像素单元的薄膜晶体管具有在所述第二氧化物半导体层上形成的沟道,以具有稳定和均匀的功能特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