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上下车装置
    2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59620B

    公开(公告)日:2018-01-23

    申请号:CN201580045882.6

    申请日:2015-0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3/02 B60P3/00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上下车装置具有:平台(20);以及光电传感器(55),该光电传感器(55)构成为在将平台(20)收纳于凹部(17)时,能检测出位于凹部(17)的障碍物,其中,光电传感器(55)设置于车辆的车身侧,并以横穿凹部(17)的方式照射光,通过有无上述光通过来检测障碍物,在平台(20)上安装有第二反射板(52),即使在上述平台(20)收纳于凹部(17)时遮住了光电传感器(55)的光的情况下,该第二反射板(52)也会使光电传感器(55)以光通过的方式动作。

    车用座椅
    2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139783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067829.7

    申请日:2017-02-07

    Abstract: 一种车用座椅,对钩件因弹性力而与锁舌片发生卡合时的冲击进行缓和。本发明的车用座椅包括:锁舌片(72),该锁舌片设于滑动台部;钩件(75),该钩件设于座椅主体(60),在座椅主体(60)处于面向车辆前方的落座位置时钩件在座椅主体(60)的前进方向上与锁舌片(72)卡合;弹性体(77),该弹性体沿与锁舌片(72)卡合的卡合方向对钩件(75)施力;卡合引导机构(80),当钩件(75)在弹性力的作用下与锁舌片(72)卡合时,卡合引导机构从与所述弹性力相反的方向对钩件(75)进行支撑,并且将钩件(75)引导至与锁舌片(72)卡合的卡合位置并进行引导。

    车辆的门装置
    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3525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611159407.4

    申请日:2016-12-15

    Inventor: 中世峰辉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5C17/02 E05C17/46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门装置,能防止将门保持于全开位置的机构产生门开闭动作的阻力,并使上述机构的一部分从外部看不到。本发明的车辆的门装置的连杆机构(21)相对于车辆车身(5)水平转动,由此,门(10)一边与连杆机构(21)的转动联动地水平转动,一边沿着车辆车身(5)的表面在门开口部(50)的全闭位置与全开位置间移动;其中,在连杆机构(21)的离开转动自由端的位置设置有连杆部(21s),在门移动至全开位置时,该连杆部配置于门的内壁与车辆车身(5)的表面间的间隙(S)内;在连杆部设置有锁扣(41);在门的内壁设置有全开锁定机构(40),该全开锁定机构构成为:在门移动至全开位置时,该全开锁定机构与连杆部(21s)的锁扣(41)卡合。

    车辆的底板部结构
    2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50889B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480017091.8

    申请日:2014-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K15/01 B62D25/2036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底板部结构包括:柱(20b),该柱(20b)被摇杆导轨支承;底部侧梁,该底部侧梁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并对车室的底部面板进行支承;以及突出梁(30),该突出梁(30)将柱(20b)与底部侧梁相连,燃料箱的燃料供给配管穿过柱(20b)的下部和突出梁(30),突出梁(30)由顶板部(32)和纵板部(34)形成为截面呈大致倒U字形,该纵板部被设成在顶板部(32)的宽度方向两侧朝下方突出,所述突出梁(30)的顶板部底部面板,燃料箱的燃料供给配管穿过突出梁(30)的下侧的开口部分。(32)在从下方支承底部面板的状态下固定于该

    车辆座椅装置
    2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48837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280034318.0

    申请日:2012-08-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245 B60N2/14 B60N2/3045

    Abstract: 一种车辆座椅装置(20),具有车辆座椅座椅(21)包括座椅坐垫(22),该座椅坐垫(22)能在车室内(11)与车室外(12)之间移动,且能供使用者(P)坐下。椅面上升机(30)使与使用者(P)的臀部接触的座椅坐垫(22)的至少一部分升高。高度操作机(55)在车辆座椅(21)位于车室外(12)时,利用椅面上升机(30)使座椅坐垫(22)升高。(21)、椅面上升机(30)和高度操作机(55)。车辆

    扶手安装构造
    2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02570B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380043999.1

    申请日:2013-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2/753 B60N2/682

    Abstract: 内支架(40)包括:遮盖靠背架(30)内侧的侧壁(43)、遮盖后侧的侧壁(41)、以及遮盖前侧的侧壁(42)。外支架(50)包括:支承扶手(20)并遮盖靠背架(30)外侧的支承侧壁(51)、以及与内支架(40)的侧壁(42)重叠而布置的侧壁(52)。支承侧壁(51)经由螺栓(85)和螺母(86)与内支架(40)的侧壁(42)连接。利用贯通内支架(40)的侧壁(41)、外支架(50)的侧壁(52)、靠背架(30)、内支架(40)的侧壁(42)的贯通螺栓(70)和螺母(72),将内支架(40)和外支架(50)一起紧固到靠背架(30)。

    轮椅固定装置
    2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35172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280022217.1

    申请日:2012-06-26

    Inventor: 吴竹弘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G3/0808

    Abstract: 轮椅固定装置(10)具备:分别配置于车辆的地板前后且挂在轮椅上的挂钩(30);对挂在轮椅上的挂钩(30)施加张力来固定轮椅的拉伸元件;在将挂钩(30)挂在轮椅上时使用且具备能够分别与挂钩(30)连结及解除连结的连结构造的操作杆(40)。轮椅固定装置(10)还具备:用于收纳挂钩(30)及操作杆(40)的、形成于地板上的收纳凹部(22);设置于收纳凹部(22)和操作杆(40)的一方或双方,将操作杆(40)保持于收纳凹部(22)内的保持装置。另外,连结构造能从收纳于收纳凹部(22)的操作杆(40)解除挂钩(30)的连结。

    燃料电池
    2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77485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280016429.9

    申请日:2012-04-11

    Abstract: 燃料电池(10)包括具有上游段和下游段的助燃气流道(30),上游段形成为凹槽流道(35b),下游段中设置有多孔气体扩散体(26)。燃料电池(10)包括具有上游段和下游段的燃气流道(40),上游段形成为凹槽流道(45b),下游段中设置有多孔气体扩散体(28)。冷却介质流道(50)在燃料电池(10)各电池单元(12)的第一隔片(22)和邻近该电池单元(12)的电池单元(12)的第二隔片(24)之间形成。冷却介质在冷却介质流道(50)中的流动方向与助燃气在助燃气流道(30)中的流动方向相同。冷却介质流道(50)的上游段与冷却介质流道(50)的下游段相比,更靠近膜电极组件(20)面向邻近冷却介质流道(50)的助燃气流道(30)的表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