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0445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008150.8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B8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控石墨烯阵列的制备方法,采用晶向相同的两硅衬底进行小角度键合形成方形网格状的螺旋位错,由于位错引起硅表面应力分布不均,利用应力选择性腐蚀,对位错线影响的垂向对应的区域进行刻蚀,形成正方形网格状的图形化硅岛,采用电子束外延形成具有偏析特性的金属纳米颗粒,最后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与偏析方法制备出所述石墨烯阵列。采用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阵列具有很高的可控性和可靠性,石墨烯阵列的分布通过硅硅小角度键合进行控制,可达到较高的精度。本发明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效果显著,且兼容于一般的半导体工艺,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065933B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110325364.3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带隙Ge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层叠结构,所述制备方法是首先在GaAs衬底上分别外延出InxGa1-xAs层和Ge层,其中,0.223﹤x≤1,并使InxGa1-xAs层的厚度不超过其生长在GaAs衬底上的临界厚度,使Ge层的厚度不超过其生长在InxGa1-xAs层上的临界厚度,以制备出Ge薄膜的样品;接着,对样品进行氦离子或氢离子注入,并使离子的峰值分布在所述InxGa1-xAs层与GaAs衬底相结合的界面下10nm~1000nm,然后对样品进行快速热退火以得到弛豫的InxGa1-xAs层和张应变Ge薄膜;依据InxGa1-xAs层的弛豫度得出InyGa1-yAs中In组分y,并在Ge层上外延出InyGa1-yAs层以减少样品中的缺陷密度,最后在InyGa1-yAs层上再外延顶层Ge薄膜,并使顶层Ge薄膜的厚度不超过其生长在所述InyGa1-yAs层上的临界厚度,以制备出直接带隙Ge薄膜。
-
公开(公告)号:CN103065931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110324587.8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半导体弛豫、应变材料并使其层转移的方法,首先在Si衬底上依次外延生长中间薄层、Si外延层、及顶Si1-xGex层,其中Ge组分x为0﹤x≤0.5,并使Si1-xGex层的厚度不超过其生长在Si外延层上的临界厚度;然后对样品进行氦离子注入及氢离子,并使离子的峰值分布在中间薄层,经退火后使顶Si1-xGex层弛豫;最后将样品与支撑衬底键合,并依次进行预键合、剥离、以及加强键合作业,最后经选择性腐蚀去除残余的中间薄层及Si外延层,实现材料的层转移,本发明由于两次注入的离子都分布在薄层处,形成氢氦共注,有效降低剥离所需注入剂量,进而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208425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95306.5
申请日:2013-03-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28255 , H01L21/02115 , H01L21/02181 , H01L21/02252 , H01L21/02271 , H01L21/0228 , H01L21/02315 , H01L21/02321 , H01L21/0234 , H01L21/02381 , H01L21/26513 , H01L21/2855 , H01L21/324 , H01L22/14 , H01L29/16 , H01L29/1606 , H01L29/42364 , H01L29/513 , H01L29/517 , H01L29/66431 , H01L29/66477 , H01L29/6659 , H01L29/7781 , H01L29/78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调制的高k金属栅Ge基MOS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1)于Ge基衬底上引入石墨烯薄膜;2)对石墨烯薄膜进行氟化处理形成氟化石墨烯;3)采用臭氧等离子体活化氟化石墨烯表面,然后通过原子层沉积技术于氟化石墨烯表面形成高k栅介质;4)于高k栅介质表面形成金属电极。本发明利用石墨烯作为钝化层抑制Ge基衬底表面非稳定氧化物GeOx形成,同时阻挡栅介质与Ge基衬底间的互扩散,提高Ge与高k栅介质层之间的界面性质。氟化石墨烯能够在保持石墨烯优良特性的基础上使石墨烯变为质量较好的绝缘体,减少其对Ge 基器件电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臭氧等离子处理Ge基石墨烯,然后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可以获得超薄的Hf基高k栅介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927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575312.6
申请日:2012-12-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762 , H01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共平面SOI衬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共平面SOI衬底结构包括背衬底、位于背衬底上的埋氧化层以及位于埋氧化层上的顶层硅膜;所述顶层硅膜上形成有若干第一区域和若干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间隔排列,并通过隔离墙隔离,所述隔离墙底部到达所述顶层硅膜表面或所述顶层硅膜内;所述第一区域包括锗硅缓冲层及位于其上的应变硅层或弛豫的锗层;所述第二区域的材料为锗或III-V族化合物。本发明利用SiGe缓冲层技术、刻蚀工艺以及图形衬底外延等技术制备低缺陷密度、高晶体质量的锗,III-V族材料或者应变硅混合共平面的SOI衬底结构,能同时提升不同类型MOS(PMOS或NMOS)器件的性能,在光电集成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583359B
公开(公告)日:2015-03-18
申请号:CN201210096785.8
申请日:2012-04-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C01B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6 , B82Y30/00 , B82Y40/00 , C01B32/186 , C23C16/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液态金属或合金作为催化剂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石墨烯薄膜的方法。低熔点的金属包括典型的镓、锡和铟等;低熔点的合金包括镓-铜、镓-镍、铟-铜、铟-镍、锡-铜、锡-镍和铜-银-锡等。本发明在金属或合金催化剂熔点之上进行化学气相沉积,从而在催化剂表面以及催化剂与基底界面形成连续的石墨烯薄膜。相比于铜和镍等固体催化剂表面生长石墨烯,本发明所制备的石墨烯层数可控、对基底表面微观形貌要求低、适用于多种基底材料、并且催化剂的移除非常简单。所获得的位于液体表面的石墨烯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693900B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210174632.0
申请日:2012-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周期结构的半导体及其制备方法,首先提供一的AAO模板,所述AAO模板包括铝基底和具有周期排列的多个孔道的氧化铝层,于各该孔道内填充光刻胶,并使所述光刻胶覆盖所述氧化铝层,然后去除所述铝基底,接着去除各该孔道的底部以使所述孔道形成通孔,接着键合一半导体衬底及所述氧化铝层,并去除光刻胶,接着于所述通孔内填充半导体材料,最后去除所述氧化铝层,以完成所述具有周期结构的半导体的制备。本发明利用AAO模板实现了半导体周期结构的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靠性和重复性好、且与半导体工艺兼容,采用本方法可制备出具有纳米级周期结构的半导体,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33240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482922.0
申请日:2014-09-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335 , H01L29/775 , B82Y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9/0669 , H01L29/6643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锗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SGOI衬底结构;2)刻蚀SiGe层,形成SiGe纳米线阵列;3)对步骤2)的结构进行锗浓缩,得到表面被SiO2层包裹的锗纳米线阵列;4)去除包裹在纳米线两端表面的SiO2层,裸露出锗纳米线的两端;5)在锗纳米线的延长线上沉积金属引线、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在硅衬底上制作栅极电极;6)在步骤5)的结构表面形成Si3N4保护层;7)去除纳米线图形区域和金属电极图形区域内的Si3N4保护层,直至完全露出锗纳米线、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本发明的锗纳米线基于自上而下的方法,工艺过程简单,可控性强,与传统的CMOS工艺完全兼容,成本较低,适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295964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210046230.2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8238 , H01L21/762 , H01L21/336 , H01L29/06 , H01L29/04 , H01L2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84 , H01L21/76224 , H01L21/823807 , H01L21/823814 , H01L21/823857 , H01L21/823878 , H01L27/1203 , H01L27/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混合晶向SOI及沟道应力的器件系统结构及制备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100)/(110)全局混晶SOI结构;接着,在全局混晶SOI结构上依次外延弛豫的锗硅层和应变硅层后,再形成(110)外延图形窗口,并在(110)外延图形窗口处外延(110)硅层及非弛豫的锗硅层后,使图形化混晶SOI结构表面平坦化,接着再形成隔离器件的隔离结构,最后在(110)衬底部分制备P型高压器件结构、在(100)衬底部分制备N型高压器件结构和/或低压器件结构,由此可有效提高各器件的载流子迁移率,改善高压器件的Rdson,提高各器件性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集成度、降低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06487.3
申请日:2014-08-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L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1/0209 , H01L21/02052 , H01L21/020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锗材料表面稳定钝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Ge与含长碳链硫醇,在特定条件下反应,通过调整反应体系的成份和温度,实现Ge表面氧化层的有效去除,实现Ge表面的稳定钝化保护,所述的长碳链硫醇为CH3(CH2)nSH,n≥9。具体为n=11的十二硫醇,n=15的十六硫醇或n=17的十八硫醇。本发明制备的钝化Ge在大气环境下能长时间(>15天,至少15天)维持稳定,远远大于已报到的48h,其在水相(高湿度)条件下的稳定时间也超过10天,远大于已报到的数小时;本发明提供的Ge表面清洗与钝化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钝化效果明显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