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533291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23904.8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设备,其包括:充气气囊组件,其为可充入气体的密闭结构,用于在充入气体后阻碍所述混凝土与周围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以及温度调节设备,其连接所述充气气囊组件,用于调节充入所述充气气囊组件内的气体温度。本发明利用充气气囊组件来隔离混凝土与空气,阻碍两者之间热交换的发生,由此减少混凝土的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温度变化较大而产生的干缩或收缩裂缝,其养护设备以及养护方法成本低,保温性能好,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836106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427252.0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仰拱填充排水结构,包括设置于仰拱填充面以下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横向凸壳式排水板和中央排水沟,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共三道,分别设置于左、右线线路外侧及隧道中线位置,所述横向凸壳式排水板设置于每个环向施工缝处,所述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与横向凸壳式排水板位于同一水平,所述中央排水沟设置于隧道中线位置的纵向凸壳式排水板之下仰拱之上。本发明通过在仰拱填充内部设置纵向凸壳式排水板和横向凸壳式排水板,将施工缝渗漏出的地下水导入中央排水沟,确保仰拱填充干燥,可有效减小隧底出现翻浆冒泥、隧底隆起等病害的几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2421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17111.0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不均匀沉降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轴承、第二轴承、杠杆以及读数装置,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在隧道侧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隧道侧壁上,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对称设置在隧道构造缝的两侧;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轴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板上;所述杠杆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轴承与所述第二轴承;读数装置设置在所述杠杆的端部,所述读数装置设置在远离所述第一轴承的一端,所述读数装置用于采集隧道位移参数,本发明有效的降低了监测装置的制造成本,并且针对长时间内的高频次监测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3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1810621952.3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张民庆 , 何志军 , 答治华 , 李汶京 , 刘树红 , 王建功 , 刘建友 , 岳岭 , 蒋思 , 罗都颢 , 陈红念 , 蒋伟平 , 乔俊飞 , 于晨昀 , 刘方 , 卓越 , 彭斌 , 张斌 , 张宇宁 , 凌云鹏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大跨度隧道喦字形支护结构,其包括:第一混凝土层;格栅钢架,其贴近第一混凝土层设置;第一锚杆,其连接格栅钢架和隧道围岩;第二锚杆,其连接格栅钢架和隧道围岩;预应力锚索,其连接格栅钢架和隧道围岩;第二混凝土层,其用于覆盖所述格栅钢架;钢筋网,其覆盖在第二混凝土层上;锁脚锚管,其连接第二混凝土层和隧道围岩;以及第三混凝土层,其用于覆盖所述所述钢筋网,以及第一锚杆、第二锚杆、预应力锚索固定连接所述格栅钢架的一端。本发明其能够解决超大跨软弱围岩隧道的开挖和支护问题,工法简洁,工序转换少,可实现了大跨隧道的安全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810623187.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吕刚 , 岳岭 , 陈学峰 , 马福东 , 李汶京 , 曹永刚 , 于晨昀 , 刘方 , 王杨 , 彭斌 , 于鹤然 , 张宇宁 , 张斌 , 凌云鹏 , 杨修 , 屈哲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养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湿层,其贴覆在混凝土表面;充气气囊组件,其用于阻碍所述混凝土与周围空气之间发生热交换。本发明利用保湿膜来防止混凝土因水分流失而发生干缩,以及通过充气气囊组件来隔离混凝土与空气,阻碍两者之间热交换的发生,由此减少混凝土的温差,防止混凝土表面因温度变化较大而产生的干缩或收缩裂缝,其养护设备以及养护方法成本低,保温性能好,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1691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530598.0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 E21D11/18 , E21F17/00 , F16F15/0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隧道消能减震方法。将第一连接板固定在围岩的内壁上;进行初期支护结构的喷射施工,在喷射施工时,在初期支护结构上设置通孔,将第一连接板上与缓冲机构相连的连接件设置在通孔内;将缓冲机构与第一连接板上的连接件铰接;进行二次衬砌结构支模施工,在支模施工时,将第二连接板布设在预定位置,将缓冲机构与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并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与初期支护结构之间设置减震空间;在二次衬砌结构模板内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施做隧道二次衬砌结构。本发明可以有效提升耗能能力,保证隧道的减震效果;避免了发生在二衬结构上的应力集中现象,有效提高了隧道在地震时的抗震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365030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253130.1
申请日:2020-04-02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缝隙渗漏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其包括:排水槽,其开设在隧道混凝土衬砌的施工缝处,且与所述施工缝连通;所述施工缝形成于衬砌先浇段、后浇段之间;双壁打孔波纹管,其埋设在所述排水槽中,用于排出施工缝的渗水;以及防水层,其设置在隧道混凝土衬砌内,且横跨所述衬砌先浇段和后浇段。本发明只需要在衬砌结构缝隙出开设尺寸较小的排水槽,且在排水槽中埋设双壁打孔波纹管即可,其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89796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56831.4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友 , 张民庆 , 吕刚 , 陈红念 , 蒋伟平 , 乔俊飞 , 李汶京 , 曹永刚 , 岳岭 , 焦云洲 , 于晨昀 , 刘方 , 王杨 , 彭斌 , 于鹤然 , 张宇宁 , 张斌 , 凌云鹏
IPC: E21D2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二次注浆的锚索结构,其包括:至少一根设置于钻孔内的锚索钢绞线;初次注浆管,其伸入所述钻孔内,用于对钻孔内距离钻孔孔口1-3m处的围岩进行初次注浆,以形成封闭所述钻孔孔口的初次注浆部;二次注浆管,其伸入所述钻孔内,用于对钻孔内未进行初次注浆的其他区域进行二次注浆;以及导向件,其设置于所述钻孔内,用于供所述锚索钢绞线穿过,以此引导所述锚索钢绞线进入所述钻孔内。其可有效增加钢绞线与注浆体之间的握裹力及锚固力,同时通过分次注浆的方式提高二次注浆的注浆压力,从而提高锚索注浆体与围岩之间粘聚力,防止锚索拉拔时滑脱,提高锚索预应力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6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597619.3
申请日:2018-06-11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赵勇 , 岳岭 , 曹永刚 , 李汶京 , 刘树红 , 于进江 , 王建功 , 王久军 , 卓越 , 蒋伟平 , 乔俊飞 , 陈学峰 , 马福东 , 谭富圣 , 刘建友 , 赵琳 , 于晨昀 , 刘方 , 张斌 , 张宇宁 , 王婷 , 李力 , 刘海林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火车站叠层进出站结构,其包括:隧道;隧道支护结构,其用于对隧道拱顶和边墙进行锚固;所述隧道至少具有两层通道,且其中至少有一层通道作为出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出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面层;至少一层通道作为进站通道,用于连接所述地下火车站的进站层与地面站房的地下层。本发明的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中,将隧道分割为上下独立的通道,由此使进出站客流不交叉,大幅度提高旅客进出站的效率,减少安全隐患,避免拥堵;同时,叠层进出站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洞室数量,降低工程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108756929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427263.9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吕刚 , 赵勇 , 倪光斌 , 唐国荣 , 田四明 , 林传年 , 陈学峰 , 李汶京 , 曹永刚 , 马伟斌 , 王志伟 , 岳岭 , 刘方 , 刘建友 , 于晨昀 , 彭斌 , 张宇宁 , 张斌 , 金张澜 , 李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003 , E01B25/10 , E21F1/003 , E21F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隧道分离式轨下预制结构,包括分段预制的中箱涵、侧板及侧弧板,所述中箱涵两肩设有凹台,所述侧板通过凹台与侧弧板的支撑与中箱涵齐平;所述中箱涵内部空间设置救援通道,用于在隧道紧急工况下旅客的疏散和救援;所述侧板与侧弧板在中箱涵左右两侧形成的空间分别设置为风道和设备管廊;所述中箱涵与两侧的侧板、侧弧板及两侧的侧板与侧弧板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本发明采用轨下预制结构,减少了现浇施工,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隧道施工的机械化水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