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81600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380071659.X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54 , F02D41/1401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G01N27/403 , G01N27/4065 , G01N27/4076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具备空燃比传感器和根据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来控制内燃机的内燃机控制单元。空燃比传感器被构成为: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施加电压根据排气空燃比而变化,并且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当使该空燃比传感器的施加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随之增大。在由空燃比传感器检测排气的空燃比时,空燃比传感器中的施加电压被固定为恒定电压,该恒定电压是在排气空燃比为理论空燃比时与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不同的电压,且是在排气空燃比为与理论空燃比不同的空燃比时输出电流变为零时的电压。由此,提供使用了即使在排气的空燃比不为理论空燃比时也能够检测排气的空燃比的绝对值的空燃比传感器的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547785A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180071082.3
申请日:2011-05-2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38 , F02D41/062 , F02D41/1441 , F02D41/1456 , F02D41/2474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的特性补正装置,其具备特性检测单元、计算单元、差异检测单元以及补正单元。特性检测单元对设置于内燃机(2)的排气路径(4)的催化剂(6)的上游的第一传感器(10、20)的特性、和设置于催化剂(6)下游的作为空燃传感器(12)的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进行检测。计算单元根据第一传感器的特性而对第一空燃比进行计算,且根据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而对第二空燃比进行计算。差异检测单元对内燃机(2)启动后且催化剂(6)处于未活化的状态时的第一特性和第二特性之间的差异、或第一空燃比和第二空燃比之间的差异进行检测。补正单元根据差异,而对第一传感器和/或第二传感器的特性进行补正,以使第一空燃比与第二空燃比成为相同。
-
公开(公告)号:CN102177431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0980139896.9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5 , F02D41/06 , F02D41/061 , F02D41/1446 , F02D41/1454 , F02D2200/0611 , F02D2250/14 , G01N27/40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活性判定装置,其能够准确地判定排气传感器输出的使用可能时期,并抑制因使用包含大量的吸附物质的影响的排气传感器输出而引起的不良影响。在空燃比传感器(48)的暖机中,从空燃比传感器(48)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T1)时刻起计测时间。若该时间达到规定的目标保持时间(Te)以上,则判定为空燃比传感器(48)处于活性状态。目标保持时间(Te)优选被设定为,吸附于空燃比传感器(48)的吸附物质完全脱离并且传感器元件部(50)周边完全被置换为废气的程度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2601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180007832.0
申请日:2011-07-2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11/00 , F01N9/002 , F01N2550/04 , F01N2560/05 , F01N2560/20 , F01N2900/08 , F02D41/029 , F02D41/06 , F02D41/1466 , F02D41/1494 , F02D41/18 , F02D41/22 , Y02T10/40 , Y02T10/47
Abstract: 在内燃机(2)的排气路径(4)中设置有产生与气体中的微粒量对应的输出的微粒传感器(8)。该控制装置(10)具备:检测微粒传感器(8)的输出的机构;检测与内燃机(2)的运转状态相关的信息的机构;以及根据信息,在从内燃机起动到被预热为止的期间的规定时期,校正输出的机构。通过这样的内燃机起动时的输出校正,能够抑制由于微粒直径、传感器温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微粒传感器(8)的输出的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2791996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80005202.X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F02D4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66 , F01N2560/05 , F01N2560/20 , F02D41/06 , F02D41/1494 , F02D41/222 , G01N15/0656 , Y10S55/10 , Y10S55/34
Abstract: 在该发明中,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根据设置于内燃机的排气路径上的微粒传感器的电极间的电特性来检测排气路径中的废气中所包含的微粒量。这里,电特性例如是施加了规定电压时的电流值等、根据微粒的堆积量而变化的特性。另外,在内燃机起动后,当微粒量的检测结束后,通过将微粒传感器的元件部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使元件部所堆积的微粒被燃烧除去。并且,在微粒被燃烧除去后,该内燃机的控制装置在内燃机停止之前的期间内,将元件部控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由此,能够在微粒被燃烧除去后,抑制微粒堆积在元件部中,从而在下次内燃机起动时立即进行微粒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2713590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080054254.1
申请日:2010-01-14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IPC: G01N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852 , G01N2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对乙醇混合燃料中的乙醇浓度进行检测的浓度检测装置,具备控制对分离配置的一对电极施加的交流电压的频率的频率控制单元。检测施加了阻抗的电容分量值为零的第1频率的交流电压时的、电极间的第1电阻分量值。同样,检测施加了阻抗的电容分量值为零且与第1频率不同的第2频率的交流电压时的、电极间的第2电阻分量值。乙醇浓度根据第1电阻分量值与第2电阻分量值之差来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0217743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0980139896.9
申请日:2009-10-01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95 , F02D41/06 , F02D41/061 , F02D41/1446 , F02D41/1454 , F02D2200/0611 , F02D2250/14 , G01N27/406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传感器的活性判定装置,其能够准确地判定排气传感器输出的使用可能时期,并抑制因使用包含大量的吸附物质的影响的排气传感器输出而引起的不良影响。在空燃比传感器(48)的暖机中,从空燃比传感器(48)的温度达到规定温度(T1)时刻起计测时间。若该时间达到规定的目标保持时间(Te)以上,则判定为空燃比传感器(48)处于活性状态。目标保持时间(Te)优选被设定为,吸附于空燃比传感器(48)的吸附物质完全脱离并且传感器元件部(50)周边完全被置换为废气的程度的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89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880103420.5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IPC: G01N27/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7/4077 , G01N27/4071 , G01N27/407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展现出增强的防浸水性和功能性的排气传感器。所公开的是一种排气传感器(10),所述排气传感器是多层的且暴露于排气路径内的空间。排气传感器(10)包括:电解质层(20),其位于排气电极(24)与大气电极(22)之间;大气层形成层(16),其形成为朝向大气电极(22)以形成大气层,大气电极(22)暴露于所述大气层;防扩散层(26),其是多孔的且形成为朝向排气电极(24)以控制到达排气电极(24)的排气的流量;以及捕集层(30),其是多孔的且形成为覆盖暴露于排气路径内的空间的整个部分。捕集层(30)包括覆盖靠近防扩散层(26)的气体入口/出口部分(26a)的区域的捕集层(30a)、以及覆盖未被捕集层(30a)覆盖的其它区域的另一捕集层(30b)。捕集层(30a)比捕集层(30b)薄、或具有更高的孔隙率或者被省略。
-
公开(公告)号:CN101784765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0980100202.0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3/208 , F01N13/009 , F01N2560/02 , F01N2560/025 , F01N2560/026 , F01N2560/06 , F01N2560/14 , F01N2610/02 , F01N2900/1616 , G01N27/4074 , Y02T10/24
Abstract: 本排气净化装置具有:SCR催化剂(44)、向SCR催化剂的上游供给尿素水的尿素水喷射阀(55)、及配置在SCR催化剂的下游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具有扩散阻力层的氧浓度传感器)(66)。本装置在规定条件成立时,停止从尿素水喷射阀喷射尿素水,取得该状态下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作为第一输出值。本装置取得从尿素水喷射阀喷射尿素水时的下游侧空燃比传感器的输出值作为第二输出值。并且,根据第一输出值和第二输出值之差ΔAF,取得从SCR催化剂流出的氨的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091112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680001613.0
申请日:2006-04-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青木圭一郎
IPC: G01N27/409 , F02D41/14 , F02D4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D41/1454 , G01N27/4077
Abstract: 在氧传感器中,对三元催化剂下游的低浓度的排气也可获得正确的输出,其中,在三元催化剂的下游侧配置的氧传感器中具有:暴露于排气的排气侧电极;暴露于作为氧浓度基准的基准气体的基准气体侧电极;配置在排气侧电极和基准气体侧电极之间的电解质,进一步,在排气侧电极的表面侧具有降低单元,使导入排气侧电极的排气量相对于流到氧传感器外部的排气量、小于导入空燃比传感器的电极的排气量相对于流到所述空燃比传感器外部的排气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