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33614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710894262.0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手装置无法主动适应目标物体的形状、通用型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形变仿生机械手部装置,包括一个圆柱状壳体结构的手掌,手掌上具有三个仿生两节手指,分别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拇指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不动,食指和中指可在水平方向上做并拢和分开的动作,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目标物体,每个仿生两节手指均可以实现向外伸张和向内收紧的动作,从而使抓取物体时更加稳固;本发明即可提高抓取的调节能力、简化了结构且又可保持三个仿生两节手指抓取的稳定性,本装置可实现不同形状、大小物体的自适应抓取,结构紧凑、控制容易、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674035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618220.6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14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仿生多级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方法与装置,该装置包括数字化连续纤维编织系统、成型制造系统及控制系统,根据预定义的几何模型和内部多级螺旋缠绕纤维分布模式,建立相关三维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纤维编织系统引导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丝材编织成多级仿生螺旋缠绕结构,进一步用于3D打印成型系统;最后通过后处理固化成型,实现了强韧化仿生复合材料样件的制备,本发明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风力发电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217767436U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20630531.9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医疗仪器模块通信的总线背板,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信号模块及电源模块;所述信号模块用于实现总线背板与医疗仪器模块的通信,电源模块用于为医疗仪器模块供电;所述信号模块由USB集线器件、至少一组信号转换模组及USB接口组成;所述USB集线器件的USB从接口与USB接口连接,所述USB集线器件的USB主接口与信号转换模组连接,USB集线器件用于将USB接口的USB信号扩展为多路,所述信号转换模组用于连接医疗仪器模块。该总线背板通过一个USB接口实现连接多个医疗仪器模块的功能,使复杂医疗一起系统的搭建更简单、方便;具有适应性好、应用灵活、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528102U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21918967.5
申请日:2020-09-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8B1/00 , B28B17/00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50/02 , B33Y40/10 , B33Y70/10 , C04B35/80 , C04B35/584 , C04B35/565 , C04B3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增材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同轴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系统,用于解决工程支撑部件的抗压稳定性及抗弯折的问题,具体该系统部分包括:三维成型制造模块用以按照两个不同的预设旋转方向输出基质材料和交联材料,以使所述基质材料和所述交联材料构造出具有同轴的、且一体成型的第一打印体和第二打印体;以及计算机控制模块和可控气压输出系统,使用方法包括:材料制备,在编程材料进给模块配置基质材料和交联材料,同轴螺旋结构增材制造以及后处理步骤,可实现复合材料内增强相不连续纤维的同轴螺旋排列,进而协同增强材料的抗压和抗弯特性,提升工程应用的适用范围。(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98970U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21250683.3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9C64/118 , B29C64/20 , B29C64/386 , B29C64/314 , B29C64/379 , B33Y10/00 , B33Y30/00 , B33Y40/10 , B33Y40/20 , B33Y50/00 , B33Y70/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仿生多级螺旋结构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装置,该装置包括数字化连续纤维编织系统、成型制造系统及控制系统,根据预定义的几何模型和内部多级螺旋缠绕纤维分布模式,建立相关三维模型,并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纤维编织系统引导连续纤维增强的复合丝材编织成多级仿生螺旋缠绕结构,进一步用于3D打印成型系统;最后通过后处理固化成型,实现了强韧化仿生复合材料样件的制备,本实用新型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和风力发电等领域高端装备的关键部件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0634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1077330.8
申请日:2020-06-1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H11/08 , H01L41/113 , H01L41/23 , H01L41/29 , H01L41/35
Abstract: 一种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三向振动测试传感器属于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三向振动测试传感器的振动测试组件中圆柱体的中心孔与底座的中心杆固接,传感器外壳下端固接于底座中中盘上面;信息管理模块中振动信号采集卡的数据输入端与振动测试组件中各感应组件的数据传输接口通信连接,利用导振液体作为振动传导介质,采用增材制造技术制作压电层和封装体。本实用新型可以连续的进行振动波传导,压电层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和灵敏度,优化和提升了采集到的振动信号的质量及数量,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7365887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0630375.6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串行接口通信的模块式心电采集设备,包括接口、电平转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隔离IO、采集电路、探头、DC电源及隔离电源;所述接口分别与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入端及DC电源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平转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输入端及隔离IO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的输出端与隔离IO连接,隔离IO依次与采集电路及探头连接;所述DC电源分别与接口、电平转换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采集电路及探头连接,用于供电;所述DC电源与隔离IO、采集电路之间还设置有隔离电源;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心电采集设备,体积小,方便集成到大型系统中;通过串口实现心电采集,可以更好地支持流盘记录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07273253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54847.8
申请日:2017-09-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机械手装置无法主动适应目标物体的形状、通用型和稳定性较差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形变仿生机械手部装置,包括一个圆柱状壳体结构的手掌,手掌上具有三个仿生两节手指,分别是拇指、食指和中指,拇指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固定不动,食指和中指可在水平方向上做并拢和分开的动作,可以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目标物体,每个仿生两节手指均可以实现向外伸张和向内收紧的动作,从而使抓取物体时更加稳固;本实用新型即可提高抓取的调节能力、简化了结构且又可保持三个仿生两节手指抓取的稳定性,本装置可实现不同形状、大小物体的自适应抓取,结构紧凑、控制容易、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