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5810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086208.X
申请日:2017-11-07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6F17/5095 , G06F2217/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超声速气动热预测的偏差大气参数确定方法,属于高超声速飞行器气动热环境预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飞行弹道点的飞行高度H,由标准大气方程组,得出该弹道点对应的标准大气密度ρ;(2)、根据飞行弹道点的飞行高度H,由大气密度偏差Δρ与高度的关系,得出对应的大气密度偏差量Δρ,由标准大气密度ρ和大气密度偏差量Δρ,得出该飞行高度H对应的偏差大气密度ρ';(3)、根据偏差大气密度ρ',由标准大气方程组,反查出与偏差大气密度ρ'对应的偏差大气高度H';(4)、根据偏差大气高度H',由标准大气方程组,分别计算得到偏差大气压力P'和偏差大气温度T'。本发明相对其它方法来确定偏差大气参数,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0844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146862.5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国仟 , 孙格靓 , 徐春铃 , 王永海 , 白金泽 , 张敬义 , 姚睿 , 刘晓明 , 李彬 , 周禹 , 檀妹静 , 刘全军 , 王欢欢 , 王璐瑶 , 田川 , 曹占伟 , 刘宇飞 , 付斌 , 董耀军 , 杨鑫鑫
IPC: F16B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头与石英透波罩一体化成型耐高温可靠性连接结构,属于高温可靠连接技术领域;包括球头、端头柄和石英透波罩;其中,球头为轴向水平放置锥体结构,且球头的头端为球体结构;端头柄同轴对接在球头的尾端处;球头和端头柄为一体化结构;石英透波罩为轴向水平放置的锥柱体结构;石英透波罩的轴向尾端设置有锥柱形内腔;石英透波罩的轴向头端设置有与端头柄形状对应的通孔;端头柄沿轴向伸入石英透波罩的通孔中,实现球头与石英透波罩的对接;本发明解决了胶粘接方案在高温下端头和石英透波罩之间由于高温热匹配会发生松动的难题,解决了石英透波罩由于材料本征脆性无法加工可靠连接螺纹孔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46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29816.7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叠层式薄板发汗冷却结构,可通过激光选区熔化3D打印技术成型,包括多孔表层、实体基板和接管嘴;所述实体基板内部含有工质的输运腔道,底部中心位置开设工质入口;所述多孔表层的外壁面是待冷却表面,内壁面与工质接触;工作时,冷却工质由工质入口进入输运腔道中,到达末端的多孔表层,冷却工质经多孔表层内部的微孔向外壁面渗出;所述接管嘴与工质入口相连,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或通过焊接方式与实体基板固连。本发明综合设计和工艺,既满足工质输运需求,又满足工艺清粉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26726B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011192129.9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N25/20
Abstract: 防隔热设计提供了有效支撑。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脂基复合材料热解引射因子测试装置,包括送进导轨和双联水冷送进支架。双联水冷送进支架通过转接段与送进导轨连接,双联水冷送进支架在电信号驱动下沿送进导轨移动;双联水冷送进支架上设置有两个连通的空腔,空腔周边设置有水冷槽,与外部冷却水连接,用于通过不断循环的冷却水为空腔降温。两个空腔分别用于放置原始树脂基复合材料和经过碳化的树脂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同时公开了(56)对比文件CN 111426719 A,2020.07.17梁军 等《.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分析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第一版),第241-245页.Li Weijie 等.A nonlinear pyrolysislayer model for analyzing thermalbehavior of charring ablato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Sciences》.2015,第98卷第104-112页.Rivier Mickaël 等.Ablative thermalprotection system under uncertaintiesincluding pyrolysis gas composition.《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第84卷第1059-1069页.Suzuki Toshiyuki 等.Calculation ofthermal response of ablator under arcjetflow condition《.Journal of thermophysicsand heat transfer》.2012,第21卷(第2期),第257-266页.Owiti Bernard O. 等.Thermal Responseof Low Density Ablative MaterialsSubjected To High Temperature《.AIAAScitech 2019 Forum》.2019,第1页.郭梅梅 等.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分解防热效率《.宇航材料工艺》.2012,(第2期),第58-60页.程杰 等.次口径非对称鸭舵对弹道修正弹气动特性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5,第35卷(第2期),第133-138页.邓代英 等.二氧化碳介质气动加热环境下碳化热解类防热材料烧蚀机理分析《.装备环境工程》.2020,第17卷(第1期),第43-50页.于明星 等.非平衡气动加热条件下的材料热响应差异研究《.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第25卷(第6期),第16-21页.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948B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010525480.9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飞行器边界层转捩过程特性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1)对飞行器周围流场进行仿真计算,获取飞行器表面流动特性;2)确定飞行器表面适合进行边界层转捩过程测量的区域;3)对飞行器的表面热流和结构热响应进行仿真计算,获取沿整个飞行剖面的飞行器表面热流和结构温度计算结果,对热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选型;4)评估转捩测量区域内传感器安装的可行性;5)根据飞行器表面流动和转捩特性的分析结果,确定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测点个数和传感器测点间距;6)对步骤1)‑5)确定的转捩过程测量方案获取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画出表面热流或温度沿流向变化的曲线;7)对热流或温度沿流向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边界层转捩过程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51580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350567.1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热密封结构内部流动传热的确定方法:每个计算周期执行:计算实际飞行条件下飞行器整体的周边流场,并获取所关注热密封结构的边界层内空间流场的物理参数;建立以“外部流场空间、热密封结构流道、飞行器内腔及出口”为边界的热密封结构有限元空间流场计算模型;将所关注热密封结构的边界层内空间流场的物理参数,作为外部流场输入条件,代入热密封结构有限元空间流场计算模型,采用DSMC方法,计算得到所关注热密封结构的内部空间流场的物理参数,直至流场稳定;如果所得DSMC方法计算结果不具备有效性,则对DSMC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并续算至流场稳定,重复前一步过程直至DSMC方法计算结果具备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977491B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1711117139.4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23 , G06F30/15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非稳态情况下飞行器空气舵缝隙的气动热评估方法,包括步骤如下:一、通过数值求解飞行器流场的N-S方程,获得飞行器外壁表面热流;二、对舵缝隙内是否存在非定常效应进行判断并相应处理;三、获得若干周期内舵缝隙区域特征点处定常方法的平均热流;四、获得若干周期内特征点处非定常方法的平均热流并和定常方法结果比较,根据情况相应处理;五、获得舵缝隙区域干扰因子,利用曲线拟合方法获得干扰因子随舵偏变化的分段解析函数曲线;六、将干扰因子的分段函数曲线嵌入到气动热工程计算程序,获得飞行器在设定弹道时间段的舵缝隙区域热环境结果。本发明在保证空气舵缝隙气动热评估结果可靠性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小评估结果的冗余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87611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26832.2
申请日:2020-09-25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1/1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凸起物气动热干扰的局部外形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凸起物及附近舱体处的空间流场分布及表面热流分布;针对舱体凸起物处的流动结构开展分析,获得分离涡的大小并提取分离涡的尺寸特征;针对分离涡的尺寸特征在凸起物前方与舱体连接处进行外形优化;对优化后的流场结果和表面热流分布进行分析;若二维简化外形优化结果满足要求,使用真实三维外形验证结果也满足要求,则优化结束;若二维简化外形的优化不满足要求,则重新开始优化。本发明采用局部外形优化的方法对舱体局部高热流区域的热流量进行优化,可以大幅优化局部气动热环境,在根本上解决局部气动加热严酷的问题,减轻材料/结构的防隔热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780948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25480.9
申请日:2020-06-10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1M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中飞行器边界层转捩过程特性的测量方法,步骤如下:1)对飞行器周围流场进行仿真计算,获取飞行器表面流动特性;2)确定飞行器表面适合进行边界层转捩过程测量的区域;3)对飞行器的表面热流和结构热响应进行仿真计算,获取沿整个飞行剖面的飞行器表面热流和结构温度计算结果,对热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选型;4)评估转捩测量区域内传感器安装的可行性;5)根据飞行器表面流动和转捩特性的分析结果,确定传感器位置、传感器测点个数和传感器测点间距;6)对步骤1)-5)确定的转捩过程测量方案获取的飞行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并画出表面热流或温度沿流向变化的曲线;7)对热流或温度沿流向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确定边界层转捩过程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823494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98435.0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弧风洞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隔热材料热响应电弧风洞试验装置及方法。该防隔热材料热响应电弧风洞试验装置包括风洞、转动连接件、水冷工装和旋转驱动机构,旋转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轴与转动连接件相连,水冷工装安装在转动连接件上,水冷工装与风洞的出口相对应。本发明提供的防隔热材料热响应电弧风洞试验装置及方法,能够改变平板试验模型的测量表面与风洞的出口内侧壁下表面之间的夹角,实现连续改变加载到平板试验模型的测量表面热流的目的,进而实现在长时间条件下对防隔热材料热响应的精细化、连续化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电弧风洞试验中防隔热材料热响应的真实性,为长时间飞行条件下飞行器防隔热设计提供有效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