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Mn,Re,Co)3O4尖晶石混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HEMAA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326036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245863.0

    申请日:2013-06-20

    Abstract: 一种活性(Mn,Re,Co)3O4尖晶石混合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Mn、Co和稀土元素的可溶性盐、络合剂溶于蒸馏水,室温下搅拌均匀;(2)将步骤(1)所得溶液60~200℃低温干燥1~200h,350~500℃中温煅烧2~48h去除有机物;在还原性气氛下,600℃~900℃高温气氛炉中煅烧1~24h,得到粒度为10~1000nm的超细活性混合粉末;(3)将步骤(2)得到的超细MnO、Co和Re2O3活性混合粉末放入模具内,在真空或保护性气氛下,900℃~1400℃高温,20-60MPa压力下,烧结成型。所得电极具有良好室温韧性和导电性。

    一种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94077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20735.9

    申请日:2010-10-27

    Inventor: 邵勇 郭平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氧化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在金属基体上设有具有冶金结合的微晶金属间化合物涂层,微晶的晶粒尺寸为0.1~10μm,涂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的涂层材料是Ti-Al系、Ni-Al系、Fe-Al系金属间化合物。涂层采用高能微弧合金化技术制备,参数为:输出功率为50~2000W,电压为40~100V,频率为≤2000Hz,制备时间≤30min/cm2。所述的涂层制备环境为非反应性气体保护,如氮气、氩气等,温度为室温。本发明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涂层,不仅可以保留基体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而且抗高温氧化性能大大提高。

    一种具有室温拉伸塑性Ti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04462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311661751.3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室温拉伸塑性Ti基非晶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通过连续调控高纯单金属靶材电子束沉积功率,同时控制沉积基板温度周期性变化,制备出在沉积生长方向上各金属元素含量呈周期性规律变化的Ti基非晶合金材料,随后对该非晶合金材料进行低温去应力退火热处理。该方法制备的Ti基非晶合金成分呈周期性起伏,同时材料内部微观结构不均匀性和弹性模量分布也具有周期性变化规律,该结构可以阻碍非晶合金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剪切带的扩展,促进材料的均匀流变,提高了非晶合金的室温拉伸塑性。该发明可以推动Ti基非晶合金作为高性能结构材料的实际工程应用。

    一种长效抗菌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40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71245.2

    申请日:2023-0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抗菌铝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铝合金基体表面进行前处理,得到平整光滑无污染的铝合金基体;(2)将步骤(1)处理好的铝合金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在铝合金基体表面得到具有纳米级管孔结构的阳极氧化层;(3)将铝合金作为阴极,纯铜板为阳极,置于包含铜离子的电镀液中进行电沉积镀铜,获得长效抗菌铝合金;本方法在镀铜前采用阳极氧化,镀铜后形成中间层AAO‑Cu层和最外层Cu层的复合结构,纳米管孔中的铜可以随着纳米管孔的磨损而缓慢释放,实现了长效抗菌。

    一种耐高温中熵合金涂层复合金属连接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06492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0231614.5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中熵合金涂层复合金属连接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金属连接体包括沉积基体材料和中熵合金涂层,所述中熵合金涂层分为三层,外层为富Cu氧化物,中间层为CoFe氧化物,内层为富Ni氧化物;所述复合金属连接体的制备方法为:对铁素体不锈钢材料进行前处理;然后电弧熔炼面心立方结构CuNiCoFe中熵合金,然后在铁素体不锈钢上电火花沉积中熵合金涂层;最后在高温高氧压环境中得到复合高温耐蚀导电涂层。本发明制备的耐高温中熵合金涂层复合金属连接体利用了中高熵合金的迟滞扩散效应,有利于抑制铁素体不锈钢基体中Cr元素的外扩散和CrO3或CrO2(OH)2生成,具有较高导电性和相匹配的热膨胀系数及好的高温耐蚀性能,且解决了复合涂层易剥落的问题。

    一种基于预测模型及粒子群算法的预锻成形模具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967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1910238194.1

    申请日:2019-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模型及粒子群算法的预锻成形模具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定义表征预成形模具型腔的设计点坐标变量,确定锻造优化目标函数。采用优化的拉丁方方法,确定多尺度跨特征的实验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所有实验方案进行仿真模拟,并获得其相应的目标函数值。建立多目标函数归一化数据处理方法,构建预测模型以实现对任意实验设计方案的目标函数值进行高效、可靠预测。将已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与粒子群算法相结合,开展优化解的全局搜索过程,并获得最优的设计方案。该方法通过将数值模拟技术与最优化理论及拟合算法相结合,实现对叶片锻造预成形模具型腔的最优化设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