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换机通信国密加解密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21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02712.5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外网数据传输加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交换机通信国密加解密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链路层的每一个网络端口都外挂一个加解密设备,无疑会导致高昂的成本支出;以及传统的加解密设备往往不具备高度的可配置性的技术问题。包括一个交换机和一个密码机;所述交换机,提供多个以太网端口,包括千兆光口和百兆电口;所述交换机,用于管理多个所述以太网端口之间的数据流,并通过所述千兆光口实现数据的上行通信,通过所述百兆电口实现数据的下行通信;所述密码机,与所述交换机连接,用于对交换机中进行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或解密处理。

    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23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494570.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第一仿真平台建立考虑机车驱动系统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第二仿真平台建立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然后,将第一仿真平台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和第二仿真平台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完成黏着控制过程。本发明能够准确考虑驱动系统对轮轨黏着控制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与黏着控制实时联合仿真来完成黏着控制过程。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列车驾驶员接管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6512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794611.1

    申请日:2024-06-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列车风险预估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列车驾驶员接管风险识别方法及系统,系统中设置有机体检测模块和驾驶员检测模块,机体检测模块和驾驶员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信息数据并进行单独分析得出风险率,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根据单独风险率得出风险系数,利用风险系数的实时调节,进而得出更加智能的综合风险率,规避列车和驾驶员风险率同步逼近预警阈值而无法报警的问题,同时利用弹性安装的传感压板和固定半环、卡箍的配合,达到稳定弹性夹持人体的同时,实现便捷的拆卸和自动落锁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对设备的保护,提高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一种重载群组列车供电设备的协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81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70142.0

    申请日:2024-03-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载群组列车供电设备的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各供电设备的供电数据信息,估计荷电状态值,确定局部状态观测信息;基于协同比例因子的状态编码器对局部状态观测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局部状态特征信息,输入对应的装置级控制器中得到动作间的映射;采用限幅双指数平滑安全策略进行平滑得到最终控制指令进而输出至对应供电设备、装置级控制器实现交互,将装置级控制器的稳压和功率协同控制作为目标,建立动态协同比例因子误差函数与动态电压误差函数,并采用两阶段奖励函数得到奖励反馈;根据奖励反馈计算损失函数与梯度,反向优化更新装置级控制器参数。所述方法能够考虑控制指令安全性下的重载货运列车多供电设备协同控制。

    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92301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94570.4

    申请日:2024-04-2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考虑驱动系统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仿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通过第一仿真平台建立考虑机车驱动系统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其次,通过第二仿真平台建立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然后,将第一仿真平台的重载列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和第二仿真平台的轮轨防滑防空转黏着控制模型进行联合仿真,在设定的时间节点进行数据交换,在进行数据交换时,完成黏着控制过程。本发明能够准确考虑驱动系统对轮轨黏着控制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与黏着控制实时联合仿真来完成黏着控制过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