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004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310349264.3
申请日:2013-08-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运载火箭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精度多项式运算的复杂系统传递函数计算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输入数据前处理;步骤2状态空间矩阵计算;步骤3采用FADEEVA法计算箭体的传递函数;步骤4扩充浮点数据信息,得到箭体加平台加陀螺的传递函数和箭体加平台加陀螺加舵机的传递函数;步骤5得到姿控系统开环传递函数。本发明突破了机器字长的限制保留有效数字,减小了计算舍入误差,提高了处理复杂系统时传递函数的求解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9538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44152.8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3 , G06F30/17 , G16C60/00 , G06F111/1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一种紧固系统连接特性解算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涉及螺纹连接性能预测及其非线性演变领域,包括根据螺纹结构、紧固终端和螺纹界面摩擦系数,计算旋合路程的摩擦热;实验获得螺纹结构的金属材料的硬度‑温度试验测试数据,根据摩擦热Qi和硬度‑温度试验测试数据获得螺纹结构的材料软化模型;根据材料软化模型,获得材料受力状态;根据螺纹结构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构建精细化有限元模型,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包括材料属性,在材料属性模块中添加材料软化模型;根据摩擦热Qi、材料硬度H、材料受力状态和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求解应力场。解决螺纹连接应力状态分析欠真实、仿真模型精度欠佳和试验成本高且难应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08326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10671.X
申请日:2024-11-12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F16B35/00 , F16B33/06 , F16B31/02 , G01L1/24 , C09D163/00 , C09D127/18 , C09D175/04 , C09D201/00 , C09D1/00 , C09D5/08 , C09D5/24 , C09D5/22 , C23C28/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光响应的智能紧固件,包括:螺栓、涂层和探测器;其中,所述涂层包括第一光导层、发光层、第二光导层、反射层和保护层;所述第一光导层置于所述螺栓的端头下表面;所述发光层置于所述第一光导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二光导层置于所述发光层的下表面;所述反射层置于所述第二光导层的下表面;所述保护层置于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所述探测器能够接收到第一光导层和第二光导层传输的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信号。本发明制备简便,成本低廉,不拘泥于螺栓端面的结构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40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39164.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F42B15/00 , F41F3/04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08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结构承载关联的火箭分时段Qα放行值设计实施方法:针对火箭发射场位置开展实测高空风数据的统计分析,形成高空风统计结果;开展火箭的飞行标准弹道设计,形成标准弹道数据结果;开展火箭标准弹道下的攻摆角计算结果,得到随飞行时间变化的Qα初步设计结果;开展火箭飞行载荷计算,以及火箭的结构设计及优化,使火箭的结构满足运载能力;制定火箭发射场的分时段Qα放行值,包括在Qα初步设计结果的基础上得到多个递增的Qα值,并根据Qα值对应的横向弯矩载荷,将符合最大承载弯矩要求所对应的最大Qα放行值作为分时段Qα放行值输出;发射前根据分时段Qα放行值进行发射放行评估。由此解决传统方法中放行概率偏低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87761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50535.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固件用7055高强度铝合金原材料稳定性控制及性能检测方法,涉及紧固件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对基于高强度铝合金工件制备螺栓的原材料进行设计,并对成型后的螺栓进行系统性的检验。通过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紧固件用7055高强度铝合金原材料稳定性控制方法,能够实现高强度铝合金螺栓保持较高的强度、塑性及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并且通过非破坏+破坏检验,系统验证产品的性能及可靠性,具有稳定性好、性能优异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30573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092636.9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7055高强度铝合金紧固件的热处理及检测方法,涉及紧固件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热处理步骤和检测步骤。本申请提供的7055高强度铝合金紧固件的热处理及检测方法,与传统的热处理方法以及现有的7055材料热处理方法相比,经过本方法热处理的7055紧固件可达到抗拉强度621MPa≤σb≤680MPa、断后伸长率≥12%、断面收缩率≥35%、电导率达到35%~37%IACS、不同批次间产品的抗拉强度和电导率散差Cv≤5%的效果。淬火采用两级固溶方法,改善7055紧固件产品固溶体的饱和程度,减少粗大未溶相,提高时效析出程度,改善断裂韧性,以及,在热处理中控制温度均匀性,可避免淬火时出现过热、过烧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072125.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李彩霞 , 方志耕 , 容易 , 胡晓军 , 何巍 , 彭越 , 肖书宇 , 刘树仁 , 邓新宇 , 杨树涛 , 张宏德 , 殷笑尘 , 李茂 , 程大林 , 郭雷 , 胡辉彪 , 朱晨曦 , 齐航 , 李文钊 , 于渊 , 李志伟 , 朱锡川 , 古海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载火箭可用性指标确定方法和装置,属于运载火箭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运载火箭在本次发射后的故障修复率和所述运载火箭在上次、本次或下次发射前所需的第一可靠度;根据所述故障修复率和所述第一可靠度,确定所述运载火箭在本次发射过程中的失效率;根据所述失效率和预设的任务时间,确定所述运载火箭在本次发射前的第二可靠度和本次发射后的第三可靠度。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获取运载火箭的故障修复率以及上次、本次或下次发射前所需的第一可靠度,可得到运载火箭在本次发射前后的可靠度指标,为运载火箭的可靠性设计提供参考,以便满足运载火箭的重复使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9306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437964.3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两级重复使用运载器,包括相互串联连接的一子级和二子级;一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且设置有鸭翼、升力翼和V型尾翼;升力翼为固定翼,位于箭体后部,采用三角翼形式,为一子级水平返回过程中提供升力或阻力,翼身下设置有升降副翼,可用作转向或者上下偏航;鸭翼为单轴摆动翼,转动轴与箭轴平行,位于箭体前部;V型尾翼为固定翼,位于箭地后部,采用对称双尾翼形式;二子级为轴对称薄壁圆柱型箭体,布局方案与一子级类似。本发明给出了传统火箭与带翼飞行器融合的设计方案,一方面解决了传统火箭不具备水平飞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发挥了火箭构型结构效率较高的优势,实现了二者优势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37583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1006858.5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辰 , 张宏剑 , 于兵 , 章凌 , 张东 , 王迪 , 乐晨 , 郭岳 , 包宇兵 , 张晓晖 , 刘观日 , 王婧超 , 吴会强 , 王筱宇 , 宋征宇 , 肖耘 , 吴义田 , 段保成 , 杨建民 , 马惠廷 , 崔照云 , 何巍 , 牟宇 , 续堃 , 王耕 , 郭葳 , 朱锡川 , 张隽宁 , 胡辉彪 , 李朝晖
IPC: F42B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重复使用火箭的变刚度阻尼支撑机构,包括摆臂组件、支撑杆组件、伸缩弯梁组件和安装座组件,摆臂组件包括摆臂接头和摆臂,摆臂两端与摆臂接头固连形成摆臂组件,摆臂组件一端的摆臂接头与安装座相连,另一端的摆臂接头同时连接支撑杆和伸缩弯梁;安装座组件包括安装座和弹簧片,全套支撑机构呈收缩状态时,弹簧片处于受压状态,机构需展开时,外设锁定装置对摆臂的锁定解除,摆臂在弹簧片的作用下绕安装座转动,带动弯梁收缩升高和支撑杆伸长升高。本发明在满足在重复使用火箭整流罩和舱段结构安装的几何外形尺寸和接口要求的基础上,不改变壳段或整流罩等火箭结构的原本结构形式,采用运动机构的形式增加结构整体刚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