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填筑的公路路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06810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446865.5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土填筑的公路路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地基上方施作膨胀土填筑层;在膨胀土填筑层上方填筑碎石填料以施作过渡层;在过渡层上表面施作加筋层,加筋层由土工格栅以及位于土工格栅上方的填料所组成;在加筋层上表面铺设一土工膜,并于土工膜上方填筑施作非膨胀土填筑层。本发明的优点是:通过在膨胀土填筑层和加筋层之间施工过渡层,减小了膨胀土在膨胀过程中土工格栅受到的拉力,在膨胀土发生不均匀膨胀时可防止路面开裂与破损,且将土工膜设置在加筋层的表面可有效防止膨胀土发生膨胀导致土工膜被撕裂,同时既有效解决了工程中大量膨胀性渣土堆放困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填筑路基的填料来源问题,其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基于变形控制的悬臂式支护结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865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385427.2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变形控制的悬臂式支护结构设计方法,包括:S1、确定基坑的剖面参数以及土体的物理力学参数;S2、确定支护结构的位移模式,确立模型简图;S3、分别对基坑支护结构的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进行计算,并根据力矩平衡原理确定支护结构的抗倾覆临界嵌固深度;S4、分别计算支护结构的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并根据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分别确定支护结构的材料及配筋;S5、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抗隆起稳定性验算。本发明克服了常规基坑设计方法中无法考虑支护结构变形的情况,通过悬臂式支护结构的变形大小来控制其设计计算,计算方法简单可行,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效节约工程造价,减小施工量,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现场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6254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625605.8

    申请日:2018-06-18

    Abstract: 一种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现场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试验桩段的位置;(2)确定试验桩的组合方式;(3)确定试验桩的长短;(4)桩身变形及变形测量;(5)数据采集。很好的解决了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现场测试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测试装置包括试验桩、钢筋笼、测斜管、测斜仪、埋入式混凝土应变计和数据采集仪。本发明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受力及变形现场测试方法为研究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桩的受力情况和应力传递机理提供有效的试验手段。本发明测试方法,可以精确测出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为长短桩组合围护结构设计提供有效的信息,设计方法简便实用,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一种方型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结构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72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564784.9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一种方型空心阶梯变径抗滑桩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抗滑桩结构从上至下由五段组成,包括第一桩体段(1)、第二桩体段(2)、第三桩体段(3)、第四桩体段(4)和第五桩体段(5)。其中第三桩体段边长最长、横截面积最大;而后依次往桩顶和桩底逐级边长递减变径桩身,相邻两段以变截面连接。所述第二桩体段(2)至第四桩体段(4)为桩体空心段(6)结构。本发明抗滑桩结构具备极强的抗弯、抗剪、抗剪能力,桩体中间段截面面积明显增大,表现出更强的抗滑能力;本发明抗滑桩结构节约建材,降低成本,在相同的抗压、抗弯、抗剪能力数值下,能够节约混泥土等建材40%—70%,经济效益明显。

    一种任意荷载作用下多层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66545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33124.8

    申请日:2018-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3/00 E02D1/08

    Abstract: 一种任意荷载作用下多层地基的沉降计算方法,包括:(1)将固结方程进行Laplace变换,并对初始边值条件以及多层地基之间的层间连续条件进行Laplace变换;(2)根据第一步变换后得到的公式,推导特定层的应力解系数矩阵;(3)对任意荷载的波形函数进行Laplace变换,并作为变换域中的边界条件;(4)根据应力解系数矩阵及边界条件,采用矩阵传递法,求得各层在Laplace变换域中的应力及变形解答;(5)采用Laplace逆变换方法,即可得到任意点的应力及总沉降。本发明实现了对任意荷载作用下成层地基沉降规律的定量计算和预测分析,对工程中处于变荷载作用下地基的设计、施工提供科学与有效的依据。

    一种基坑底部土体阶梯形加固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8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54637.3

    申请日:2017-12-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3/00 E02D17/04 G06F17/5004 G06F2217/78

    Abstract: 一种基坑底部土体加固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基坑墙后土体剖面参数;确定支护结构(1)嵌固深度与被动区土体滑移面;确定基坑底部土体加固(6)的最大深度;确定土体加固最大宽度为底部土体滑移面与基坑底交点到支护结构的距离;支护结构(1)与基坑底面(7)的交点为起始点,每隔一定距离,减小适当的加固深度;进行基坑抗隆起验算。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基坑底部不同区域土体受到基坑开挖的影响,重点对被动区滑移面以上的土体进行加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沿着基坑底部滑移面每隔一定距离,减小土体的加固深度,使加固区域呈阶梯形,合理设计了土体加固的深度,充分利用加固土体的性能,实现安全经济有效的加固,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3853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49489.7

    申请日:2016-1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1/00

    Abstract: 一种有限土体土压力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基坑剖面及有限土体的剖面参数,设出有限土体破裂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对破裂滑动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破裂滑动体的重量,利用已知参数,根据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静力平衡条件建立方程组,代换出有限土体土压力的表达式后,将有限土体土压力对剪切破坏角进行求导,令导数方程式为零,求出剪切破坏角值,再反代入有限土体土压力表达式,计算出数值,即为每延米有限土体对围护结构产生的土压力。本发明通过β角的取值不同,涵盖了不同的有限土体边界条件,充分考虑了有限土体的受力特点,推导出了有限土体的破裂面方位角,为计算符合实际的有限土体主动压力,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439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534189.2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灰岩损伤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累积损伤分析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多个灰岩试样;对所述灰岩试样进行循环冲击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应力应变分析和能量耗散规律分析;基于所述应力应变分析和所述能量耗散规律分析的结果构建所述灰岩试样的累计损伤本构模型;使用所述累计损伤本构模型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的累积损伤进行分析。本发明基于循环冲击试验构建累计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循环荷载作用下灰岩的累计损伤演化,能给地下工程循环爆破施工提供可靠的指导。

    一种土体抗剪强度原位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210534740.8

    申请日:2022-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土体抗剪强度原位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中空的大直径螺旋钻杆、小直径螺旋钻杆以及钻杆拔出装置,所述大直径螺旋钻杆和所述小直径螺旋钻杆沿竖向同轴设置且所述小直径螺旋钻杆安装在所述大直径螺旋钻杆的中空空间内,所述钻杆拔出装置包括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手动葫芦以及同所述手动葫芦连接的吊秤。本发明的优点是:装置轻便、操作简单、便捷,灵活性高且移动方便;适用于重塑土试样测试,尤其适用于现场施工原状土体测试;通过设置两个螺旋钻杆向相同方向旋转,在螺旋钻杆钻入土体一定程度后取出小直径螺旋钻杆,避免大直径螺旋钻杆内的土挤向四周对测试土体造成扰动,同时防止大直径螺旋钻杆拔出时产生真空吸力。

    土体变形隔断方法、装置及系统
    5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52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23255.9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供了一种土体变形隔断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隔离桩,所述第一隔离桩包括至少一个长隔离桩,将所述第一隔离桩嵌入基坑与既有结构之间的下层土地,用于遮拦基坑侧土体滑移或变形;获取第二隔离桩,所述第二隔离桩包括至少一个短隔离桩,将所述第二隔离桩与所述第一隔离桩间隔布置于基坑与既有结构之间;确认桩间距,设置所述长隔离桩与所述短隔离桩的桩间距小于土体产生微供效应的临界值。本发明还包括装置及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