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可调节的放气阀涡轮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543480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07417.6

    申请日:2022-09-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可调节的放气阀涡轮箱结构,包括放气阀涡轮箱、放气阀支架,放气阀支架安装在放气阀涡轮箱靠近出口的位置,放气阀支架与放气阀涡轮箱的进气口方向垂直;放气阀涡轮箱上设有安装有四方凸台,四方凸台与放气阀涡轮箱连通,放气阀支架通过四方凸台安装在放气阀涡轮箱上。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应可调节的放气阀涡轮箱结构,本装置结构简单,放气阀支架的高度能够根据放气阀长度来进行支架的设计,通过调节支架高度就能满足不同尺寸的放气阀和适应整气不同的空间位置,不同尺寸的放气阀能够适应不同的放气阀涡轮箱。

    船用内燃机
    4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135964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1980033717.7

    申请日:2019-06-06

    Inventor: 樋口纯 柳润

    Abstract: 发动机(1)包括二冲程式主发动机(10)、朝着主发动机(10)引导空气的进气通路(20)、对流经进气通路(20)的空气进行增压的废气涡轮增压器(40)、通过向废气涡轮增压器(40)供给空气来辅助该废气涡轮增压器(40)增压的辅助装置(70)、用于改变主发动机(10)的转速的操纵手柄(101a、102a)以及按钮(201、202、203)。按钮(201、202、203)独立于操纵手柄(101a、102a)而设,且按钮(201、202、203)一接收到操作者的操作输入,便让辅助装置(70)开始工作。

    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4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85536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011182902.3

    申请日:2020-10-29

    Abstract: 一种内燃机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指示值导出部和控制部,所述指示值导出部通过基于增压压力目标值进行的F/F控制来导出驱动力基础值,通过基于增压压力目标值与增压压力的检测值的偏差进行的F/B控制来导出驱动力修正值,基于驱动力基础值和驱动力修正值导出驱动力指示值,所述控制部基于驱动力指示值来控制致动器。在将根据边界关系确定的与吸入空气量的检测值相应的增压压力设为了增压压力判定值的情况下,指示值导出部进行判定增压压力目标值是否小于增压压力判定值的判定处理,在该判定处理中判定为增压压力目标值小于增压压力判定值时,不实施F/B控制而导出所述驱动力指示值。

    一种电动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6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1005658.2

    申请日:2022-08-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所述电动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基本数据;根据所述车辆基本数据判断是否需要通过自学习电压对废气旁通阀进行控制,若是,则通过电控废气旁通阀电压自学习方法获取控制用自学习电压;将所述控制用自学习电压发送给驱动电机,以使驱动电机根据所述自学习电压对所述废气旁通阀进行可控制。通过本方法解决驱动电机不能准确控制电动废气旁通阀开度,进而造成驱动连杆受力过大变形的问题,实现了自动修正电动废气旁通阀在关闭位置(0点)时驱动电机的0点电压值,达到了增加涡轮增压器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性能以及节能减排的效果。

    发动机
    4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864043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111262510.2

    申请日:2017-06-23

    Abstract: 在发动机(21)中,排气旁通阀(V3)设置于将排气歧管(44)的出口与增压器(49)的排气出口连接的排气旁通流路(18)。进气旁通阀(V2)设置于将进气歧管(67)的入口与增压器(49)的入口连接的进气旁通流路(17)。进气压力传感器(39)对进气歧管(67)的压力进行检测。发动机控制装置(73)对进气旁通阀(V2)输出阀开度的指令值而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得进气压力传感器(39)的检测压力接近所设定的目标压力。当对进气旁通阀(V2)以规定时间以上的时间持续输出了表示阀开度的上限或下限的指令值时,发动机控制装置(73)判断为排气旁通阀(V3)以及进气旁通阀(V2)中的至少任一方发生异常。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