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智能预制道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8711821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850679.6

    申请日:2022-10-27

    IPC分类号: E01B1/00 E01B35/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智能预制道床系统,包括:云平台、路由交换机、若干个传感设备以及与所述传感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监控主机;所述监控主机通过所述路由交换机与所述云平台进行通信连接;所述传感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温度传感芯片、六轴传感芯片和水位传感芯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云平台、路由交换机、若干个传感设备以及与传感设备进行通信连接的监控主机,采用数据传感技术,将六轴传感芯片与温度传感芯片、水位传感芯片封装在传感设备中,一个传感设备相当于一个多参数传感器,每块板仅布置一个传感设备即可,大大减少了传感器的布置数量,实现了用较少的设备,较低的成本对道床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

    一种钢轨接头夹板
    5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375643U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20368529.X

    申请日:2020-03-20

    IPC分类号: E01B11/00 E01B11/4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轨接头夹板,接头夹板的截面轮廓包括外侧线、内侧线、上侧线和下侧线,外侧线和内侧线均为直线形,且外侧线与内侧线之间的距离为钢轨的头部顶面宽与轨腰厚的差的0.5~0.75倍,上侧线和下侧线均为斜坡状且位于外侧线和内侧线之间,上侧线和下侧线分别与钢轨的轨腔上下侧结构相匹配,上侧线的两端分别通过倾斜向下的第一过渡线、第二过渡线与内侧线、外侧线连接,下侧线的一端与外侧线连接,下侧线的另一端通过倾斜向上的第三过渡线与内侧线连接,使夹板为平直型且凸出钢轨轨腔的部分较小,有利于弹条、轨距块的全线统一,便于轨道结构的养护维修,有利于防杂散电流和制造。

    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703199U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920180809.5

    申请日:2019-01-31

    IPC分类号: E01B1/00 E01B9/06 E01B9/1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包括道床块、防淹门门框、轨枕、钢轨以及扣件,防淹门门框横跨道床块且设有左右两个钢轨槽,轨枕设于防淹门门框两侧的道床块上,钢轨穿过钢轨槽并架设在轨枕上,扣件成对地设于轨枕上并扣紧钢轨防淹门门框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内嵌设有轨枕;扣件包括特制扣件和常规扣件,特制扣件设于钢轨槽上,常规扣件设于轨枕上,特制扣件与常规扣件的间距不大于700mm。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跨越防淹门的新型轨道系统,防淹门门槛处扣件间距符合正线轨道运营规范,有效地避免了因扣件间距过大造成的钢轨不稳定及打火花现象。(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低噪音梯形轨枕
    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619626U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22177025.6

    申请日:2023-08-14

    IPC分类号: E01B3/28 E01B19/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轨道领域,公开了一种低噪音梯形轨枕,包括轨枕和若干设于所述轨枕的内侧的盖板,若干所述盖板沿轨道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盖板的底面设有支撑脚,还包括抵接于所述支撑脚的底部的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第三缓冲块以及第四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设于所述盖板与所述轨枕的内侧面之间,所述第三缓冲块夹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盖板的侧面之间,且与所述轨枕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缓冲块夹设在相邻两个所述盖板的所述支撑脚之间;本方案实现消除梯形轨枕中的盖板因振动引起的撞击和噪音,降低盖板和轨枕的损坏率,同时消除盖板所引起的噪声源,使梯形轨枕整体的噪音污染减少,具有较好的低噪音性能。

    一种吸振集能装置及减振垫浮置板道床

    公开(公告)号:CN220579693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1741990.5

    申请日:2023-07-05

    IPC分类号: E01B19/00 E01B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振集能装置及减振垫浮置板道床,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嵌入在轨道板内;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包括:吸振集能装置壳体、钢弹簧、磁流变阻尼器、质量体以及压电单元;所述钢弹簧、磁流变阻尼器、质量体以及压电单元均设置在所述吸振集能装置壳体所形成的容纳腔内;所述磁流变阻尼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质量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钢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钢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质量体的底部连接;所述压电单元设置在所述质量体的顶部,位于所述质量体与所述壳体盖板之间。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对轨道板振动能量的吸收,减小振动向下部基础传递的同时,又能减小振动向上部车辆传递。

    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

    公开(公告)号:CN212611730U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21328609.9

    申请日:2020-07-08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振和能量采集特性的轨枕,包括轨枕主体以及设置在轨枕主体内的减振集能组件,减振集能组件包括钢制箱室以及设置在钢制箱室内的钢管、质量块、弹簧、阻尼器和压电单元;钢管呈竖直布置,其上下两端分别与钢制箱室的顶板和底板刚性连接;质量块与钢管滑动连接,弹簧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弹簧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阻尼器对称地设有两个,阻尼器的上端与质量块的下表面刚性连接,阻尼器的下端与钢制箱室的底板刚性连接;压电单元设置在质量块的上表面,且与轨枕外部的整流器电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既能实现对传至轨枕振动的控制,使下传至道床的振动得到很好的衰减,还能实现振动能量回收利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