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3235070U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022306818.X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洞门结构,属于隧道结构领域,目的是提高洞口端墙的抗震性能。包括洞口端墙,隧道衬砌位于洞口端墙背后,由洞口端墙的背面以及隧道衬砌的外周面包围形成填充区,在填充区内设置有填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锚杆,所述锚杆外端与洞口端墙的钢筋笼绑扎在一起,内端沿隧道纵向倾斜向下锚固于填充结构内。本实用新型,通过锚杆将洞口端墙锚固于填充区的填充结构,使得填充区的填充结构与洞口端墙形成一体,共同承力,提高了洞口端墙的抗倾覆能力,保证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利于提高了洞口端墙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212779181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2037130.6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B2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全变形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监测单元以及数据处理终端,每个监测单元内部设有姿态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用来检测监测单元的空间姿态变化,每个姿态传感器所检测到的信息数据通过数据收发模块发送至数据处理终端进行处理和显示,所有姿态传感器和数据收发模块通过电源供电。该监测装置结构简单,监测单元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环境适应力强,易安装、操作空间占用小;此外,该监测装置采用姿态传感器来检测空间姿态变化,测量误差小,易实现远程自动监测,检测效率高,利于方便远程监控。
-
公开(公告)号:CN212583714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1189399.X
申请日:2020-06-23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钢架连接结构,属于隧道施工领域,目的是规避隧道洞内钢架安装时动火作业,以提高施工安全性。包括钢架和锁脚结构;锁紧结构包括连接块、锁脚导管和固定筋;连接块为环状,沿钢架径向,连接块固定连接于钢架外侧;沿钢架纵向,在钢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锁脚导管,锁脚导管插接于隧道围岩内;固定筋呈U形,其插接筋插接于对应的锁脚导管内,并由其连接筋与连接块相对夹持钢架。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块与钢架等的焊接作业均可在隧道洞外进行,从而可有效避免在洞内施焊,严格控制了火源,消除了引发瓦斯爆炸的必备条件之一,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且结构简单,方便安装,利于节约施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212428874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271283.0
申请日:2020-07-0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田志宇 , 张兆杰 , 林国进 , 田尚志 , 唐协 , 李泳伸 , 刘科麟 , 杨枫 , 徐升 , 王维嘉 , 李蔚蹊 , 周仁强 , 朱长安 , 胡志远 , 张靓 , 滕振楠 , 何佳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连拱隧道中墙,属于隧道工程领域,目的是增强中墙与隧洞初期支护连接的整体性。中墙的钢构架包括左洞钢拱架节段二、右洞钢拱架节段二和横向连接钢筋,横向连接钢筋一端与左洞钢拱架节段二相连接,另一端与右洞钢拱架节段二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构成中墙钢构架的左洞钢拱架节段二和左洞钢支架节段二同时作为左洞初期支护钢架的一部分,使得左洞初期支护钢架闭合成环;构成中墙钢构架的右洞钢拱架节段二和左洞钢支架节段二同时作为右洞初期支护钢架的一部分,使得右洞初期支护钢架闭合成环,保证了初期支护的整体性,提高了初期支护的可靠性,显著提高初期支护与中墙连接处的受力性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428845U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21511454.2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变形围岩的隧道结构,属于隧道工程领域,目的是降低围岩变形对隧道结构的影响。沿其径向包括外层的初期支护和内层的二次衬砌;沿隧道纵向,在隧道外周设置有数组变形释放孔;各组中的变形释放孔有N个,且各组中的N个变形释放孔环绕隧道环向布置;各所述变形释放孔沿隧道径向由初期支护钻设至隧道围岩内。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大变形围岩的隧道结构,通过变形释放孔的设置,为隧道围岩预留变形空间,释放部分围岩压力,从而降低初期支护承受的压力,缩小初期支护变形。(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22391396U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21260085.2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洞口结构,属于隧道领域,目的是能利用太阳能,不会侵占隧道净空空间,对隧道影响小。包括洞门端墙和沿隧道纵向设置于洞门端墙背后的回填层;在回填层上铺设有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组件包括数块光伏板,光伏板覆盖回填层。通过在回填层上覆盖光伏板,光伏板持续暴露在太阳光下,能充分利用高原丰富的太阳能,进行光伏发电,可用于隧道洞口段和洞外建筑物照明用电。太阳能为清洁能源,从而实现了隧道的节能降耗,实现绿色智慧交通,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号召,凸显“绿色交通”的新理念。并且,光伏板安装于隧道外的回填层上,不占用隧道主洞空间,与传统隧道洞口相比,仅仅是增设一套洞外光伏发电结构其安装,不会对隧道造成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218716809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3129937.8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具有交通转换功能的隧道,属于隧道领域,目的是提高交通通行能力以及救援效率。左洞和右洞之间间隔布置有N处交通转换带;各处所述交通转换带均包括与左洞、平行导洞及右洞连通的联络通道一和联络通道二;相邻两处交通转换带中,近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一、远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二及两处交通转换带之间的左洞节段形成右线避让线路;近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二、远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一及两处交通转换带之间的右洞节段形成左线避让线路;平行导洞与远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二形成左洞救援线路;平行导洞与近端交通转换带的联络通道二形成右洞救援线路。交通同行能力不受影响,且救援车辆可以通过救援路线快速到达事故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21684171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20447964.0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隧道大变形钢管混凝土初期支护结构,属于隧道建设领域,目的是具有变形释放应力的能力。包括初期支护钢架,其拱脚段包括拱脚钢管,拱脚钢管沿轴向包括拱脚变形段和拱脚充填段,由拱脚变形段的内壁和拱脚充填段内的拱脚混凝土充填层包围形成拱脚中空区;其拱顶段包括拱顶钢管,拱顶钢管沿轴向包括拱顶变形段和拱顶充填段,由拱顶变形段的内壁和拱顶充填段内的拱顶混凝土充填层包围形成拱顶中空区;拱脚变形段与拱顶变形段串接。通过拱脚中空区和拱顶中空区的设置,使得拱脚段与拱顶段接头处的强度低于初期支护钢架其它位置处的强度,在一定围岩压力下实现结构变形,释放初期支护钢架的应力,提高适应隧道衬砌变形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6477464U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23447297.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四川泸石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中化学交通建设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雷开云 , 张伦钊 , 向龙 , 舒小明 , 杨卓 , 代枪林 , 林国进 , 张靓 , 丁尧 , 牟志恒 , 吴聪 , 陈行 , 李雄伟 , 李晓洪 , 彭侦 , 马青力 , 廖芳冒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超前泄水管,属于隧道建设领域,目的是保证泄水的顺畅性。包括外管和内管;外管的内端封闭;内管的末端封闭;内管插接于外管内,由内管的外壁与外管内壁包围形成沿外管轴向延伸的且两端封闭的蓄水区;在外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泄水孔一;在内管的管壁上设置有与内管内腔的泄水孔二;内管的外周设置有滤水层,滤水层环绕内管的外周设置一周。超前泄水管插入富水砂层进行排水,对围岩钻孔后的孔壁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围岩钻孔孔壁坍塌现象,保证成孔可靠性;通过包裹滤水层的内管插入外管形成蓄水区,将砂层隔离在蓄水区,避免泄水孔二堵塞,保证泄水的顺畅性,同时避免砂层流失。
-
公开(公告)号:CN214887086U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20158267.9
申请日:2021-01-20
Applicant: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行 , 郑建国 , 李雄伟 , 林国进 , 田尚志 , 张靓 , 牟智恒 , 吴聪 , 滕振楠 , 唐协 , 李泳伸 , 田志宇 , 李晓洪 , 韦远飞 , 葛正辉 , 杨枫 , 王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坡面泥石流导排式明洞结构,属于隧道工程领域,目的是规避泥石流经过采光孔进入隧洞。包括隧洞衬砌,所述隧洞衬砌包括底板、顶板、内墙体和外墙体,并在顶板与外墙体的交汇处设置有向上凸出的翻边;在外墙体上设置有贯通至隧洞内的采光孔,其特征在于:在外墙体的外侧面设置有悬挑的凸檐,所述凸檐位于采光孔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墙体的外侧面设置凸檐,即凸檐悬挑在外墙体的外侧,并通过凸檐位于采光孔的上方,使得泥石流经过凸檐向外墙体外侧导排,避免了泥石流沿着外墙体的外侧面经过采光孔流入洞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