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265416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80152400.1
申请日:2009-12-02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IPC分类号: H01L33/42
CPC分类号: H01L33/06 , H01L33/42 , H01L33/62 , H01L2924/0002 , H01L2924/00
摘要: 能够提供具备欧姆性和透过性尽可能良好的p电极的半导体发光元件。该半导体发光元件具备:基板;在基板上设置的n型半导体层;在n型半导体层的第1区域上设置的发光的活性层;在活性层上设置的p型半导体层;在p型半导体层上设置的且具有氧含有率小于40原子%的第1导电性氧化物层的p电极;以及在n型半导体层的第2区域上设置的n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19495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010275293.6
申请日:2010-09-03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CPC分类号: H01L31/022466 , B82Y20/00 , H01L31/035236 , H01L33/42
摘要: 根据实施方式,提供在透明导电体中使用了ITON层的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且发光强度分布均匀化了的半导体发光元件。半导体发光元件具有:基板,在基板上形成的n型半导体层,在n型半导体层上形成的有源层,在有源层上形成的、最上部是p型GaN层的p型半导体层,在p型GaN层上形成的ITON(氧氮化铟锡)层,在ITON层上形成的ITO(氧化铟锡)层,在ITO层上的一部分形成的第1金属电极,以及与n型半导体层连接而形成的第2金属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931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010275583.0
申请日:2010-09-08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CPC分类号: H01L33/06 , H01L33/007 , H01L33/3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n型和p型半导体层、势垒层以及阱层。所述n型和p型半导体层以及势垒层包含氮化物半导体。势垒层被设置在n型半导体层与p型半导体层之间。阱层被设置在势垒层之间,阱层的带隙能量小于势垒层的带隙能量,阱层包含InGaN。势垒层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第二层被设置为比第一层更靠近p型半导体层。第三层被设置为比第二层更靠近p型半导体层。第二层包含AlxGa1-xN(0<x≤0.05)。第二层的带隙能量大于第一和第三层的带隙能量。第一和第二层的总厚度不大于第三层的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378105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14664.2
申请日:2008-09-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CPC分类号: H01L33/504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具有高发光效率的白色光源的发光装置。其具有:封装部(1),具有搭载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第1部分和其周围的第2部分;半导体发光元件(3),被搭载在所述封装部的所述第1部分上,发出在近紫外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光;透明树脂层(5),覆盖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封装部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上,在相对于所述第1部分和第2部分垂直的剖面上的外周为向上凸的曲线状;和层叠体,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树脂层之上具有到达所述第2部分的端面、并依次形成为向上凸的曲线状的红色荧光体层(6)、黄色荧光体层(7)、绿色荧光体层(8)和蓝色荧光体层(9),所述黄色荧光体层,顶部的厚度比所述端面的厚度厚。
-
公开(公告)号:CN101378105A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810214664.2
申请日:2008-09-0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CPC分类号: H01L33/504 , H01L2224/45144 , H01L2224/48247 , H01L2924/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具有高发光效率的白色光源的发光装置。其具有:封装部(1),具有搭载半导体发光元件的第1部分和其周围的第2部分;半导体发光元件(3),被搭载在所述封装部的所述第1部分上,发出在近紫外区域具有发光峰值的光;透明树脂层(5),覆盖所述半导体发光元件被设置在所述封装部的所述第1部分及所述第2部分上,在相对于所述第1部分和第2部分垂直的剖面上的外周为向上凸的曲线状;和层叠体,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树脂层之上具有到达所述第2部分的端面、并依次形成为向上凸的曲线状的红色荧光体层(6)、黄色荧光体层(7)、绿色荧光体层(8)和蓝色荧光体层(9),所述黄色荧光体层,顶部的厚度比所述端面的厚度厚。
-
公开(公告)号:CN100459196C
公开(公告)日:2009-02-04
申请号:CN200680000332.3
申请日:2006-02-2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IPC分类号: H01L33/00 , H01S5/042 , H01L21/285 , H01L29/45
CPC分类号: H01S5/0425 , B82Y20/00 , H01L21/28575 , H01L29/2003 , H01L29/452 , H01L33/32 , H01L33/40 , H01S5/2231 , H01S5/34333 , H01S2301/173 , H01S2304/00
摘要: 一种半导体器件,包括:p型氮化物半导体层(14);以及p侧电极(18),包括连接到所述氮化物半导体层(14)的表面的氧化钯膜(30)。
-
公开(公告)号:CN101232068A
公开(公告)日:2008-07-30
申请号:CN200810008868.0
申请日:2008-01-25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摘要: 一种半导体发光元件,包括: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0001}n型半导体衬底,其相对于 方向的倾斜角在0°到45°的范围内,其相对于 方向的倾斜角在0°到10°的范围内;在所述n型半导体衬底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n型层;在所述n型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n型引导层;在所述n型引导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有源层;在所述有源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p型第一引导层;在所述p型第一引导层之上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p型接触层;以及在所述p型第一引导层和所述p型接触层之间由III-V族半导体形成的凹凸层。所述凹凸层在其顶面上具有交替且规则设置的凹部和凸部,并具有比所述p型接触层低的p型杂质浓度。
-
公开(公告)号:CN1897374A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610101777.2
申请日:2006-07-10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CPC分类号: H01S5/34333 , B82Y20/00 , H01S5/0021 , H01S5/0281 , H01S5/0287 , H01S5/2009 , H01S5/2201 , H01S5/2214 , H01S5/2231 , H01S5/305 , H01S5/3054 , H01S5/321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半导体元件。该半导体元件包括,衬底;多层膜,所述多层膜具有设置于衬底上的第1导电型覆层、设置于第1导电型覆层上的第1导电型导层、设置于第1导电型导层上的有源层、设置于有源层上的第2导电型导层、设置于第2导电型导层上的第2导电型覆层,并且上述层分别由氮化物系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构成;设置于有源层的射出面上的、由氮化物构成的第1保护层;设置于上述第1保护层上的、由折射率与第1保护层不同的氮化物构成的第2保护层。
-
公开(公告)号:CN108376645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1710766821.X
申请日:2017-08-31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IPC分类号: H01L21/033 , H01L21/3065
摘要: 提供能够提高性能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根据实施方式,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使用了包含第1元素的气体的干蚀刻而去除设置在包含Alx1Ga1-x1N(0≤x1
-
公开(公告)号:CN109119471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0160330.5
申请日:2018-02-27
申请人: 株式会社东芝
IPC分类号: H01L29/78 , H01L29/06 , H01L29/20 , H01L21/33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提供能够降低导通电阻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根据实施方式,半导体装置包括第1~第3电极、第1~第3半导体区域。第1电极处于第2、第3电极之间。第1半导体区域包括Alx1Ga1-x1N。第1半导体区域的第1~第3部分区域远离第1~第3电极。第1部分区域比第2、第3部分区域厚。第2半导体区域包括Alx2Ga1-x2N(x2<x1)。第2半导体区域的第4~第6部分区域处于第1电极与第1部分区域之间、第2电极与第2部分区域之间、第3电极与第3部分区域之间。第4部分区域比第5、第6部分区域薄。第3半导体区域包括Alx3Ga1-x3N(x2<x3)。第3半导体区域处于第2电极与第5部分区域之间以及第3电极与第6部分区域之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