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09611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1010576048.9
申请日:2010-1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V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发天线分离式核磁共振找水装置及找水方法。计算机通过串口与大功率电源、发射及控制单元、电流采集单元、选频放大单元、信号采集单元连接,发射及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总线经H桥路与配谐电容、发射线圈和二极管连接构成。本发明将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分离,使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能够相互独立。其优点是:一是,实现了发射和接收的高低压隔离,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二是,使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的匝数、尺寸、线径、铺设方式等多个方面不再相互制约,提高了接收信号的幅度,增加探测深度,提高探测的速度,远端参考能够抵消干扰,提高信噪比,通过三分量测量能够获取更全面的地下水分布信息,提高了探测效率、精度和水平分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5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45702.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T5/60 , G06T5/70 , G06T5/1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895
Abstract: 一种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照映射技术中图像恢复过程中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匀、细节丢失及颜色失真等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训练集和测试集,低光图像通过小波变换得到低光照图像的低频图像子带和水平、垂直、对角三种方向各异的高频图像子带,且是基于特征提取网络模型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图像是基于低频增强网络模型进行增强得到,并通过多个层级特征提取结构单元的处理,得到最终增强图像;利用损失函数分别对整体层级网络模型训练;测试集中的低光照图像和与其对应的正常光照图像组成样本对,重复上述操作获得最终增强后的图像。本发明应用于安防监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9379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45702.7
申请日:2024-1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6T5/60 , G06T5/70 , G06T5/10 , G06N3/0464 , G06N3/045 , G06N3/084 , G06N3/0895
Abstract: 一种低光图像增强方法及系统,涉及计算机视觉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光照映射技术中图像恢复过程中存在光照分布不均匀、细节丢失及颜色失真等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训练集和测试集,低光图像通过小波变换得到低光照图像的低频图像子带和水平、垂直、对角三种方向各异的高频图像子带,且是基于特征提取网络模型进行增强得到,增强后的图像是基于低频增强网络模型进行增强得到,并通过多个层级特征提取结构单元的处理,得到最终增强图像;利用损失函数分别对整体层级网络模型训练;测试集中的低光照图像和与其对应的正常光照图像组成样本对,重复上述操作获得最终增强后的图像。本发明应用于安防监控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92840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71315.4
申请日:2024-07-19
Abstract: 基于Q学习遗传算法的智能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方法涉及智能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领域,其首先根据车辆的动力学运动机理建立路径跟踪模型;然后考虑四个车轮的滑转状态、轨迹跟踪误差及横摆稳定性,重新定义路径跟踪系统的输出,通过输入输出线性化将路径跟踪系统分解输入输出子系统和零动态子系统;对输入输出子系统提出自适应广义滑模控制方法,使输入输出子系统的状态快速跟随其理想值;通过稳定性分析获取零动态子系统稳定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Q学习遗传算法优化的控制器参数设计方法,以实现智能电动汽车路径跟踪控制系统在平衡点附近的渐近稳定。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智能电动汽车的路径跟踪能力,保证其在极限工况下的动力学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68692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1911138406.5
申请日:2019-11-2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闭式的释光测试土样的采集装置和采集方法,旨在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能够同时达到所取土样未发热、未曝光要求的问题,所述的一种自闭式的释光测试土样的采集装置包括有旋转冲击动力系统、自闭式取样系统和仿生掘进系统即仿生金刚石钻头;旋转冲击动力系统和自闭式取样系统之间通过旋转冲击动力系统中的连接杆左端的连接杆外丝扣和自闭式取样系统中的钻取外管右端的右端连接内丝扣的配装实现了两者的螺纹连接,自闭式取样系统和仿生掘进系统之间通过钻取外管的左端连接外丝扣和仿生金刚石钻头右端的钻头连接内丝扣的配装实现了两者的螺纹连接,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自闭式的释光测试土样的采集装置采集土样的采集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0269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1910513357.2
申请日:2019-06-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合器摩擦片与传动盘的自动铆接设备,离合器生产技术领域。包括铆钉上钉机构、压钉机构、上料机构、工作台旋转定位机构、旋转盘工作机构和物料架,上料机构和旋转盘工作机构置于工作台旋转定位机构的上端,上料机构完成对摩擦片与传动盘的上料后,工作台旋转定位机构带动旋转盘旋转到压钉机构处,铆钉上钉机构完成上钉操作,铆钉进入压钉机构中,压钉机构压钉完成传动盘与摩擦片的一处的压钉操作,随后旋转盘工作机构工作,与压钉机构配合完成剩余位置处的摩擦片与传动盘的铆接。优点在于: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安全可靠。装配过程安全、稳定、效率高,节约了生产成本。构思新颖、清晰,结构简单、美观大方,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8657438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0780752.2
申请日:2018-07-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4D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半包围L型无人机包裹载荷的快速搭载装夹装置,属于机械领域。右固定杆相连接,固定杆装夹装置夹臂相连接,共同完成伸缩运动。左、右夹臂限制在夹紧器前端盖以及中间盖体之间,并沿着水平方向运动。后端盖将装夹装置封合。顶块A、B与包裹直接接触。夹臂通过横、纵向拉力弹簧与固定杆连接,并随着包裹载荷的尺寸变化进行伸缩运动。顶块前端伸出前端盖并与包裹接触,其后端与连接顶块相连。左、右夹臂侧面分别设有齿条结构,与小齿轮啮合。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紧凑,构思巧妙,外表美观,使用安全、方便,可靠性强。节约了人力成本,并间接提高了装夹的效率。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64927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05919.5
申请日:2022-09-30
IPC: B62D6/00 , G05B13/04 , B62D113/00 , B62D137/00
Abstract: 基于状态观测的四轮独立转向电动汽车转向控制方法涉及汽车四轮独立转向系统控制领域,该方法利用八自由度四输入车辆动力学理想模型确定四个车轮理想的横摆角速度,利用八自由度四输入车辆动力学模型确定四个车轮实时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利用基于多智能体的理想状态分布式估计模块确定四个车轮理想的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估计值,利用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四轮独立转向汽车转向分布式控制模块求解出汽车的四个车轮转角,利用CarSim汽车模型实现汽车的横摆稳定性控制,并输出汽车的实时运动状态信息。本发明有效权衡了计算效率和车辆稳定性能,提高了部分理想状态未知情况下四轮独立转向车辆转向控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09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87114.X
申请日:2021-08-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环境感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初始时刻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输入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进行特征提取,获得静态特征向量;根据静态特征向量生成当前环境的静态图表;将当前时刻的RGB图像和深度图像输入轻量级特征提取网络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动态特征向量;利用动态特征向量、上一时刻的动态图表和当前环境的静态图表,构建当前时刻的动态图表;将当前环境的静态图表和当前时刻的动态图表进行融合,获得当前时刻的环境感知结果。本发明不仅有效的分辨出了环境中的目标位置、类别,并进一步的结合人类的感知机理确定目标的优先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类感知机制的环境感知方法,提高了视觉辅助的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23459B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811145862.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人行为识别拐杖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器、把手、拐杖轴、从所述拐杖轴表面向外伸出的搀扶支架、用于监测老人行为的智能监测部件和根据控制器命令移动的移动部件,所述把手位于所述拐杖轴的上端,所述移动部件设置于所述拐杖轴的底端,所述搀扶支架的数量至少有一个,所述控制器根据老人的命令或所述智能监测部件监测到的老人状态,控制所述移动部件移动到老人所在位置。本发明提供的老人行为识别拐杖及其控制方法,能够识别老人的危险行为,并移动到老人身边,辅助老人站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