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变体及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881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711350235.3

    申请日:2017-12-15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酶活提高的L-天冬氨酸α-脱羧酶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突变体是在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的基础上,将第56位谷氨酸突变成丝氨酸。本发明得到的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过对纯酶的酶活测定,突变酶E56S的酶活相对原始酶BsADC提高了55%,并且用水作为溶剂进行的产β丙氨酸实验,可以实现8h产215gβ丙氨酸,且其转化率为94%。本发明表明56位氨基酸残基对酶的催化作用有较大影响,对该酶的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提高了该酶的工业应用潜力。

    一种消除过氧化氢提高雄甾二烯二酮产量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119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76782.2

    申请日:2016-07-2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P33/02 C12N9/0065 C12Y111/01006

    Abstract: 一种消除过氧化氢提高雄甾二烯二酮产量的方法,属于基因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首先获得短小芽孢杆菌中过氧化氢酶(CAT)的基因扩增,然后利用pMA5-ksdd质粒,实现了CAT与KSDD在模式菌株枯草芽孢杆菌168中的共表达。本发明构建以4-AD为底物全细胞转化为方法的高产ADD的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株,对该菌株的酶活力及发酵性能进行研究发现3-甾酮-△1-脱氢酶的活力较出发菌株有了明显提高,以0.3%(w/v)4-AD为底物,全细胞转化10h,最终底物摩尔转化率几乎能达到100%,ADD的产量最终达到2.86g/L,比原始菌提高了约4.4倍。本发明为微生物一步发酵法生产ADD的工业化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一种高效联产α-氨基丁酸及二羟基丙酮的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5331650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17621.3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江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串联甘油脱氢酶及L-氨基酸脱氢酶重组大肠杆菌用于联产α-氨基丁酸和二羟基丙酮的方法。本发明在于:将甘油脱氢酶基因与L-氨基酸脱氢酶基因构建重组共表达载体并将其转化至基因工程菌大肠杆菌内。同时构建好表达L-苏氨酸脱氨酶的重组大肠杆菌。高效共表达甘油脱氢酶及L-氨基酸脱氢酶于大肠杆菌中可以促进辅因子在菌体胞内的循环,不需要添加任何外源辅因子,利用该辅因子循环再生系统可以利用廉价底物L-苏氨酸及甘油联产高附加值的α-氨基丁酸和二羟基丙酮,该转化过程简单快捷,成本低廉。在5L发酵罐中该方法所得的α-氨基丁酸和二羟基丙酮产量分别可达41.2g/L及38.2g/L,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实际有效策略。

    一种定点突变改造的基因工程酪氨酸酶

    公开(公告)号:CN1048940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52442.X

    申请日:2015-05-18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0059 C12Y110/030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过基因工程改造获得的链霉菌酪氨酸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定点突变改造的基因工程酪氨酸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突变的基因工程链霉菌酪氨酸酶氨基酸序列相对于天然的链霉菌酪氨酸酶氨基酸序列的第7位谷氨酰胺突变为赖氨酸,第234位甘氨酸突变为脯氨酸。本发明所述的基因工程链霉菌酪氨酸酶最适温度相对于天然的链霉菌酪氨酸酶提高了10℃,在60℃下的半衰期提高了3倍,为其高效合成黑色素奠定了基础。

    一种提高γ-谷氨酰转肽酶催化合成L-茶氨酸的补料策略

    公开(公告)号:CN104789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46329.3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江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1044 C12P13/04 C12Y203/02013

    Abstract: 一种利用分批添加双底物的方法对重组pMA5-ggt/Bacillus.subtilis分泌的γ-谷氨酰转肽酶催化L-谷氨酰胺和乙胺生成L-茶氨酸的工艺进一步优化,属于发酵工程和酶工程领域。本发明采用前期工作构建的分泌γ-谷氨酰转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对菌株进行发酵罐培养。浓缩上清粗酶液,应用于茶氨酸的转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批添加底物实现对转化过程的进一步调控,在含60U/mL酶液的反应体系中,每隔2个小时向其中添加底物谷氨酰胺和乙胺,谷氨酰胺的添加量固定在20mM,供体受体比例控制在1:12时,pH调整为10,18小时后可得到茶氨酸164.2mM,谷氨酰胺转化率达到91.2%。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茶氨酸产量高,底物转化率高等优点,有利于工业放大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