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2808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6914.0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02 , H01M2/10 , H01M10/04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17 , H01M2/021 , H01M2/026 , H01M2/0277 , H01M2/0285 , H01M2/0287 , H01M10/0431 , H01M10/0463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单元,在该电池单元中,在被连接到从电池壳体的外部突出的电极端子的状态下,包括树脂层和金属层的层压片的电池壳体容纳阳极/分隔物/阴极结构的电极组件。在电池组件中:分隔物介于分别被涂覆有包括在集电器中的电极活性材料的复合材料的阳极和阴极之间;电池壳体的与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相对应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被形成为在垂直横截面中宽度随着向上而增加的向上倾斜的结构或者该宽度随着向下而增加的向下倾斜的结构;并且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也构成与电池壳体的内表面相对应的向上倾斜的结构或者向下倾斜的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3797616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1651.4
申请日:2012-08-24
Applicant: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 H01M2/0217 , H01M2/024 , H01M2/028 , H01M2/26 , H01M2/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其在扁平状的电极体的正极芯体露出部及负极芯体露出部的至少一方连接有具备肋部的集电体,集电体与外装罐隔着肋部而难以短路。扁平形电极体收纳于外装罐,该扁平形电极体在一方的端部具有层叠的正极芯体露出部而在另一方的端部具有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层叠的正极芯体露出部及层叠的负极芯体露出部的至少一方在层叠方向上的最外表面连接有负极集电体(18),该集电体(18)形成有集电体的主体部(18A)和向与集电体的主体部(18A)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肋部(18B),在肋部(18B)与外装罐(12)之间配置有绝缘片(23),在肋部(18B)的除肋部(18B)的前端(18D)以外的区域形成有由薄壁部、槽部(18C)、开口部或缩窄肋部的宽度的切口构成的易弯折部。
-
公开(公告)号:CN103650211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280035095.X
申请日:2012-06-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2/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45 , H01M2/0217 , H01M2/1061 , H01M2/1077 , H01M2/206 , H01M2/30 , H01M2/34 , H01M2200/00 , H01M2220/20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其中具有多个串联连接的电池单元或者单位模块的电池模块在紧密地附接或者紧密地堆叠的状态中被串联连接。该电池组包括:熔断器,其串联连接到电池模块的电连接电路;和断路器,其被安装电池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的外表面上从而当电池单元膨胀时传送电流,并且被电连接到电连接电路从而当由于电池单元膨胀而传送电流时停止向熔断器供应电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597628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80027392.X
申请日:2012-06-18
Applicant: 锂能源日本有限公司
IPC: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57 , H01M10/65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6557 , H01M2/0217 , H01M2/1077 , H01M10/613 , H01M10/647 , H01M10/6566
Abstract: 配置在第一单电池与第二单电池(3)之间的隔离物(4)具备被交替地配置的第一蜿蜒部以及第二蜿蜒部(25a、25b)。蜿蜒部(25a、25b)具备在纵向上被连续地交替重复设置的第一突出部(41)和第二突出部(42)。第一突出部(41)从厚度方向的中心(C)朝向第一单电池(3)突出并与第二单电池(3)之间形成作为冷却流道(32)发挥功能的间隙。第二突出部(42)从厚度方向的中心(C)朝向第二单电池(3)突出并与第一单电池(3)之间形成作为冷却流道(31)发挥功能的间隙。第一蜿蜒部(25a)和第二蜿蜒部(25b)的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41、42)的配置的相位不同。因为流经冷却流道(31、32)的冷却媒质与第一单电池以及第二单电池(3)交替地接触,所以能够使单电池间的冷却效率均等化。
-
公开(公告)号:CN102396096B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0980158738.8
申请日:2009-04-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10/42 , H01M10/48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10/617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0217 , H01M10/0587 , H01M10/425 , H01M10/486 , H01M10/617 , H01M10/6235 , H01M10/625 , H01M10/63 , H01M10/652 , Y02E60/122 , Y02T10/7011
Abstract: 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电要素的层叠部适当检测在正负延伸方向上产生的温度、温度变化的分布、利用于电池的控制的电池系统、以及具备该的电池系统的车辆以及电池搭载设备。电池系统(M1),具备:锂离子二次电池(1),其具有包含层叠部(20L)、正极延伸部(21f)和负极延伸部(22f)的发电要素(20);控制单元(130);检测层叠部中的中央层叠部(20LZ)的温度(TZ1、TZ2)的中央温度检测单元(50Z);和检测正极侧层叠部(20LX)的温度(TX1、TX2)的正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X)以及检测负极侧层叠部(20LY)的温度(TY1、TY2)的负极侧温度检测单元(50Y)中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单元使用中央层叠部的温度、和正极侧层叠部的温度以及负极侧层叠部的温度的至少任意一方,控制锂离子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248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180070265.3
申请日:2011-04-18
Applicant: 日立车辆能源株式会社
IPC: H01M2/12 , H01M10/04 , H01M10/05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252 , H01M2/0217 , H01M10/0431 , H01M10/0525 , H01M10/0587 , H01M2220/20 , Y02T10/7011
Abstract: 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二次电池包括:设有排气阀和正负极外部端子的电池外壳;隔着隔膜层叠正负极板,在两端设有集电部的电极组;和构成从电极组的集电部到正负极外部端子的电流通路的正负极集电体,设定电极组内部产生的气体从排气阀排出之前的气体排出流路,使得越靠近下游,截面积越大。
-
公开(公告)号:CN103493160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280020446.X
申请日:2012-04-12
Applicant: JM能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08 , G01R31/3606 , H01G2/04 , H01G2/06 , H01G11/76 , H01G11/78 , H01M2/0217 , H01M2/1077 , H01M2/206 , H01M2/305 , H01M10/425 , H01M2010/4271 , H05K7/1457 ,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组件。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组件(100)层叠有多个具有电极端子(16)的蓄电单元(10),在蓄电组件(100)中,包括:汇流部件(40),其将多个电极端子(16)电连接;导电部件(50),其固定于汇流部件(40);检测部,其检测多个蓄电单元(10)的电压;以及配线基板(60),其形成有与检测部电连接配线部、以及与配线部连接的衬垫部,导电部件(50)与衬垫部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2136561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608695.3
申请日:2010-12-21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0 , H01M2/0217 , H01M2/0237 , H01M2/266
Abstract: 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括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以及所述第一电极板与所述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密封所述壳体的盖板;以及连接至所述电极组件并穿过所述盖板的电极端子,其中绝缘层位于所述盖板或所述电极端子中的至少一个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70815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180067462.X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8 , H01M2/0217 , H01M2/022 , H01M4/661 , H01M4/742 , H01M10/0422 , H01M10/0431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高的密封性、高的电池容量及具备可靠且低电阻的集电导片与电极端子的连接的电池。本发明的电池的构成是,具备第1极板(2)、极性相反的第2极板(4)、存在于第1极板与第2极板之间的隔膜(6)、收纳这3者的有底圆筒形的金属壳(8)、经由绝缘部件(16)密封金属壳的开口部的封口部件(12),通过夹着隔膜地卷绕第1极板及第2极板而形成卷绕电极组,卷绕电极组的中心轴部分(18)与金属壳的圆筒的中心轴大致一致,不具备发电要素,与第1极板电连接的第1集电导片(22)朝金属壳的开口部的方向延伸,被接合在金属壳的侧壁内表面上,与第2极板电连接的第2集电导片(24)朝金属壳的开口部的方向延伸,被接合在封口部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367681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207243.8
申请日:2009-02-25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077 , H01M2/0217 , H01M2/0245 , H01M2/04 , H01M2/06 , H01M2/1072 , H01M2/18 , H01M2/206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6/46 , H01M10/0413 , H01M10/0585 , H01M10/48 , Y02E60/12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池组件及电池组件的制造方法。该电池组件容纳层叠有多个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层叠体(142)而成,具有扁平型电池、输出端子、金属容器、绝缘板和绝缘盖(170)。上述扁平型电池(144A~144D)具有发电元件、用于密封发电元件的外装件以及从外装件向外部导出的电极端子。上述输出端子用于并联或串联连接多个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电极端子并进行输出。上述金属容器用于容纳层叠体。上述绝缘板配置成夹持各扁平型电池(144A~144D)的电极端子使其绝缘,并且,为了上述连接而具有用于露出电极端子的窗部。上述绝缘盖(170)配置成覆盖位于最外层的绝缘板(160A、160E)的窗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