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599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010175049.6
申请日:2020-03-13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IS平台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自动更新方法及系统,包括: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建模区域分成若干个子区域;获取每一个子区域中的多个钻孔数据,确定所述的多个钻孔数据之间的相关度及相关因子;获取更新后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参数,重新获取每一个子区域中的多个钻孔数据,确定多个钻孔数据之间的新的相关度及相关因子;将每一个子区域中新的相关度与相关因子分别与更新之前的相关度及相关因子进行比较,确定需要进行参数更新的子区域,实现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更新。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探测部分采用实时采集的方式,对建模数据进行实时快速的分析处理,从而可以实现快速高效的对三维地质结构模型进行自动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424187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111559435.6
申请日:2021-12-20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9B23/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溶塌陷技术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上覆盖层含优势通道的岩溶塌陷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岩溶塌陷实验装置包括模型箱、位于模型箱上方降雨装置、位于模型箱下方供水箱、位于模型箱两侧且高度可调整的第一变水头箱和第二变水头箱;模型箱的中部水平设置有隔板将模型箱分隔为上部的盖层模型箱和下部的溶洞模型箱;盖层模型箱内均匀铺装黏土块;第一出水管连通着第一变水头箱,第二出水管通着第二变水头箱,第三出水管连通着降雨装置;因此本发明一方面可以为研究降雨过程中土层产生的渗透变形和优势流引发岩溶塌陷等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也重现和揭示了此类岩溶塌陷过程的成因机理,为岩溶塌陷的预防预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7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339832.5
申请日:2023-04-03
Applicant: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中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06F16/2455 , G06F17/18 , G06F16/25 , G06M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置的地质环境专题数据集成管理系统,涉及地下数据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控模块、多个地质数据采集模块、多个气候数据采集模块、历史数据输入模块、补偿公式输入模块、计算模块、数据库构建模块、数据集成模块、对比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申请能够降低了报警模块的误报的概率,减小了专家组分析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直观的展示可能发生地震的监测点的位置坐标、各项地质参数以及各项历史参数,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后,以便于专家组及时的了解该监测点的各项历史信息以及实时信息,进而便于专家组评判是否发出地震预警信号,降低了专家组分析数据时的劳动强度,并且缩短了分析数据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492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21658.9
申请日:2022-09-15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区间隧道排水结构及排水方法,属于轨道交通排水技术领域,包括压力排水管,所述压力排水管底部连接至车站废水泵房集水池,压力排水管与第一吸水管、第二吸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吸水管设置第一自吸排污泵,所述第二吸水管设置第二自吸排污泵,第一吸水管、第二吸水管延伸至联络通道的中心沟处,以对其内积水进行排出。该结构通过吸水管设置的自吸排污泵,吸水管延伸至中心沟,吸水管通过压力排水管连至车站废水泵房集水池,可以有效排除区间隧道内浅积水。
-
公开(公告)号:CN11196292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010613609.1
申请日:2020-06-30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八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移动工棚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集成控制技术领域,包括工棚和控制器,所述工棚能够通过底部的行走轮沿预设轨道移动,每个行走轮均通过单独的电机驱动,每个电机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带动行走轮运动;所述电机上设有负荷检测传感器,当电机负荷小于预设值时,以部分行走轮作为驱动轮,当电机负荷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以全部行走轮作为驱动轮;本公开实现了工棚沿预设轨道的自主移动、自动纠偏、自主障碍物识别和自主风险告警,将移动工棚分散的各控制系统实现了集成,方便了操作者的施工控制,提高了各系统的控制响应效果,规避了因操作失误带来的系列风险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52165.1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含水层连通性判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对各观测井的地下水埋深、水位方差、离断层距离,以及观测井处的地形起伏度、坡度等聚类变量进行计算与读取;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分别进行基于观测井空间位置的距离聚类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属性聚类;基于观测井的空间距离聚类结果和水文地质属性聚类结果,采用交叉合并规则进行聚类结果的综合,得到混合聚类结果;对混合聚类结果进行评价;基于混合聚类结果和观测井间的连通性强弱制作含水层连通性结果专题图。本发明基于观测井的水文地质特征,使用混合聚类分析方法判别含水层的连通性。该方法实现难度低,对含水层的参数需求少,自动化程度和计算精度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4991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808017.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远期施工盾构井顶板构造及施工方法,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包括环框梁和型钢支架,环框梁内圈形成井口,型钢支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安装于井口内,连接件安装于环框梁内圈侧壁,型钢支架上承载有封堵井口的顶板,顶板可拆卸嵌入井口内,且顶板顶面与环框梁顶面平齐;针对目前盾构井井口顶板重复施工困难、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在井口建立装配式支架及顶板,支架能够可拆卸安装于井口位置以便于支撑顶板,顶板放置于支架完成对井口的封堵,并且能够方便进行移动使井口敞开,提高施工效率并满足节能、环保施工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1618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113260.1
申请日:2020-10-17
Applicant: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在机架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在机架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内侧底部设置有轴对称的不规则坡面板;及填充覆盖于不规则坡面板顶面的预设岩料层;所述不规则坡面板上对称设置有多条独立裂隙和交叉裂隙;本发明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普遍性强,能够充分模拟出各个岩溶裂隙‑管道结构真实结构,且实验过程能够进行对称式观测实验,有助于后期实验数据对比整理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375636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2111101148.0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轨道交通既有车站续接车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既有车站一侧施工续接车站围护结构,续接车站围护结构与既有车站围护结构之间形成接口区域;对接口区域进行注浆加固;在续接车站范围内进行基坑施工,基坑施工完成后,对续接车站的主体结构进行施工;对接口区域土体进行开挖,凿除接口区域一侧的既有车站围护结构、侧墙和接口区域另一侧的续接车站围护结构,将既有车站和续接车站连通,并施工用于连接续接车站主体结构和既有车站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本发明的方法保证了既有车站的运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485812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208955.0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 G01B11/16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密度测点应变的隧道纵向沉降变形定量计算方法,属于隧道结构变形监测领域。本发明构建了隧道结构高密度测点应变与纵向整体沉降变形的转换关系模型,提出了考虑挤压效应与剪切效应的隧道结构附加沉降变形量计算方法,利用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算法理论,建立了考虑附加效应的隧道结构纵向沉降变形量修正值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提供的高密度测点应变监测数据为基础,依托共轭梁与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建立考虑纵向弯曲附加效应的隧道结构附加沉降变形量计算方法,解决了利用分布式光纤应变监测数据进行隧道结构纵向沉降变形定量计算的难题,与现有方法相比,提高了基于应变测试数据的隧道结构纵向沉降变形计算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