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含水层连通性判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146447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652165.1

    申请日:2022-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含水层连通性判别方法及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对各观测井的地下水埋深、水位方差、离断层距离,以及观测井处的地形起伏度、坡度等聚类变量进行计算与读取;使用K‑means聚类方法分别进行基于观测井空间位置的距离聚类和水文地质特征的属性聚类;基于观测井的空间距离聚类结果和水文地质属性聚类结果,采用交叉合并规则进行聚类结果的综合,得到混合聚类结果;对混合聚类结果进行评价;基于混合聚类结果和观测井间的连通性强弱制作含水层连通性结果专题图。本发明基于观测井的水文地质特征,使用混合聚类分析方法判别含水层的连通性。该方法实现难度低,对含水层的参数需求少,自动化程度和计算精度均较高。

    一种用于地下结构变形缝病害的综合检测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2312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111565474.7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结构变形缝病害的综合检测评价方法,属于地下工程检测技术领域,利用安装于变形缝处的各类监测传感器,获取变形缝处差异沉降、转动、张开和渗漏水等病害特征监测数据,构建了各病害发展率指标ΒHΔ、ΒHΦ、ΒHμ、ΒHω与整体发展水平指标EBH、差异发展水平指标DBH以及综合定量评价指标Λ等无量纲指标,可综合反映某一检测时段变形缝各病害的发展快慢速率、平均病害水平、差异发展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同时给出了变形缝处的整体健康状态定量分级依据,可科学指导变形缝处的病害防控与修复治理。

    一种地铁隧道全时段智能监测装备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8589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356144.0

    申请日:2021-04-0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铁隧道全时段智能监测装备与方法,包括行走小车、数据处理系统和无线传输系统,所述行走小车上设置有摄像机、多源激光扫描仪、多源热红外分析仪、声波探测仪和气体浓度监测仪;行走小车上设置有能够与地铁车厢可拆卸连接的连接件;数据处理系统,被配置为接收摄像机、多源激光扫描仪、多源热红外分析仪、声波探测仪和气体浓度监测仪采集的数据,并进行处理,获取实时隧道真实画面状况、实时隧道拱顶沉降情况、实时隧道基地隆起状况、实时隧道不良地质声波反馈和实时隧道内危险气体浓度,通过所述无线传输系统传输给控制中心。

    一种城市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92093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401024.2

    申请日:2022-04-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可视化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城市片区地质勘察资料,整理成计算机可识别的格式化数据;所述地质勘察资料包括:地形图、地上景观图、钻孔数据表、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地下管线图以及地铁规划图;基于钻孔数据表,制作标准地层分层表,进而结合地下管线图、地铁规划图以及地质剖面图,建立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基于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并结合地下水流数据表,建立地下水模型;基于地形图和地上景观图,建立三维地上结构模型;以特定的时间步长,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地下水模型逐帧嵌入三维地上结构模型中,构成随时间变化的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根据城市四维可视化模型对城市地下空间地质环境进行监测、评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