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1022082.9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包括反力桁架、千斤顶和锁定装置;所述反力桁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两个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且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配合锁定沉井节的锁定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通过在反力桁架下方设置千斤顶对沉井结构施加下沉动力、调整沉井姿态;通过在沉井节的两侧设置锁定装置,并通过锁定装置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相配合对沉井节进行锁定,以便于下一节沉井结构进行拼装、浇筑或者对当前沉井节进行监测,提高沉井的施工速度并保障安全。

    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的分段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911022305.1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的分段施工方法,1)施工起始段刃脚节;2)下沉起始段刃脚节,再施工起始段第一沉井节;然后下沉起始段第一沉井节,再施工标准段刃脚节;3)下沉标准段刃脚节后,施工标准段第一沉井节、起始段第二沉井节和终止段刃脚节;4)依次下沉起始段第二沉井节、标准段第一沉井节、终止段刃脚节,再施工标准段第二沉井节和终止段第一沉井节;5)依次下沉标准段第二沉井节下沉、终止段第一沉井节,再施工终止段第二沉井节;6)下沉终止段第二沉井节后,完成段与段之间连接结构的施工。本发明的施工方法形式简单,可以实现流水施工,不需要进行人工土方开挖,可以加快工期、减少投资。

    地铁风亭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770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46624.9

    申请日:2020-09-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铁风亭的装配结构,包括风亭井体和地铁附属风道的风道顶板,所述风亭井体为预制结构,所述风亭井体布置于所述风道顶板上方并且二者通过现浇湿结构连接。另外还涉及上述地铁风亭的装配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中,风亭井体采用预制方式,可以实现免模板和脚手架、免钢筋绑扎式安装施工,施工速度快,现场施工效率高,能有效地节省工期;预制化生产能提高风亭构件的质量,利于产业化生产,保证地铁风亭的结构质量;风亭井体与风道顶板通过现浇湿结构连接,可以提高预制式地铁风亭的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22082.9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包括反力桁架、千斤顶和锁定装置;所述反力桁架包括横梁和立柱,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固定;两个立柱的底部固定于地面上,且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均设有用于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配合锁定沉井节的锁定装置。本发明提供的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反力及锁定系统,通过在反力桁架下方设置千斤顶对沉井结构施加下沉动力、调整沉井姿态;通过在沉井节的两侧设置锁定装置,并通过锁定装置与沉井节侧墙上的锁定支墩相配合对沉井节进行锁定,以便于下一节沉井结构进行拼装、浇筑或者对当前沉井节进行监测,提高沉井的施工速度并保障安全。

    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61325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1911021214.6

    申请日:2019-10-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市政基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区泥水平衡沉井车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侧壁摩阻力监控模块、位移监控模块、泥水控制模块、底板反力监测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及反力架监测模块,根据摩阻力f、标高S及压力P实时调节泥水控制模块的进液量V1、进液压力N1、出液量V2以及出液压力N2以控制沉井车站按照预设速度平稳下沉。该方案可以实现软土地区采用沉井法施工的地下车站自动化施工。流程简单可控,能对沉井车站各阶段的工作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并及时调整,实现自动判定、自动调整,极大的减少了车站下沉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并能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能显著的降低工程造价,具备极大的应用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