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163363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0518478.8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F02M3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清器负压系统用自动排水装置,包括上阀体、筒形壳体和下阀体,上阀体、筒形壳体和下阀体围成阀腔;阀腔内设有线圈、中心管和双控阀芯,上阀体内设有与环境相通的空气进孔和向上与滤清器集水杯相通的空气出孔;上阀体内设有向上与滤清器集水杯相通的放水进孔,下阀体内设有向下与环境相通的放水出孔;线圈通电时,气路和水路同时在双控阀芯处连通;线圈失电时,气路和水路同时在双控阀芯处阻断。本发明具有气路水路双通道,解决了负压条件下无法排水的问题,且积小便于安装,具有通用性质,可以在负压系统使用的燃油滤清器中广泛推广使用,解决人工排水拆装困难、不及时,以及人工排水带来的人员衣物被油污污染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34454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211285837.6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B32B27/02 , B32B27/30 , B32B27/40 , B32B27/08 , B32B27/12 , B32B27/10 , B32B29/00 , B32B37/06 , B32B37/10 , B01D39/16 , D01D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梯度结构的纳米纤维复合车载空气滤纸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纳米纤维滤材中纳米纤维与基材之间的粘合牢度差、过滤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和静电喷雾相结合的制备工艺,制得纳米纤维复合车载空气滤纸,包括依次设置的超细纳米纤维网层、纳米纤维层和滤纸层。本发明在工业标准风速条件下其对PM0.3颗粒物初始过滤效率可达99.9%,达到空气过滤材料H12标准。更重要的是,在自洁反吹测试中,经过10000反吹测试后对PM0.3过滤效率仍能保持90%以上。这为高性能纳米纤维过滤材料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对非织造材料及过滤材料的高科技、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91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1563.X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滤清器流量‑压降特性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涉及滤清器性能检测领域,包括:油箱、高粘泵、温控箱、流量调节机构以及滤清器,高粘泵、流量调节机构以及滤清器均设置在油箱的进回油管上,油箱设置在温控箱内,油箱的进回油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滤清器压降的压差传感器;本发明中利用封闭式的温控箱对油箱内油液进行温度调控,温度可调的范围更广,可以达到更低的温度,而且配合高粘泵的设置可以适配低温环境下粘度增大的油液,使得整体装置的测试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058012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811186538.0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F02M3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排水装置,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内筒,内筒竖向设置,内筒外壁罩设有环形的线圈架,线圈架上绕设有用于产生磁场的线圈;阀体上部设有下水管,下水管向下伸入内筒并与内筒相连通;阀体内具有弹簧顶压密封结构和磁力吸附放水结构;本发明还公开了使用上述自动排水装置的具有自动放水功能的燃油滤清器及其使用方法。采用本发明的自动排水装置、使用该装置的燃油滤清器以及使用方法,能够自动及时将水排出,避免集水腔存满水的情况,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防止燃油含水对发动机造成损害,降低具有自动放水功能的燃油滤清器和机动车的使用成本,减少维护作业的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08717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810030288.5
申请日:2018-01-12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柴油滤清器用模块化滤芯上盖组件,包括上壳体组件和滤芯组件;上壳体组件包括主体部分、筒状旋盖和压盖部分,旋盖顶部设有缩口部分;压盖部分包括两道以上的压盖环段,所有的压盖环段在同一水平面上沿周向拼接为圆环状;主体部分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罩筒、肩部和连接筒,滤芯组件包括中心管、截面呈环形的滤层、滤芯上端盖和滤芯下端盖,中心管外壁设有用于导气的螺旋状的导气槽。本发明能够防止燃油中的气体在滤芯中心管处堆积起来,密封性强,其结构为模块化设计,各部件装配和拆卸均较为方便,便于柴油滤清器的装拆作业。
-
公开(公告)号:CN116816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12012.3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导指标与直接指标相结合的电驱式油气分离器控制方法,包括变频电机运行频率控制方法;当P0≤‑1.5千帕或者P0≥‑0.5千帕时,启动变频电机运行频率控制方法,并持续运行基础数据获取方法;变频电机运行频率控制方法是:车载ECU每10秒钟获取一次当前发动机转速S0,并计算⊿H=∣{(S0-SD)/SD}×H0∣;当0≥P0≥‑0.5千帕时,车载ECU将变频电机的运行频率调节至目标值,目标值为(H0+⊿H)与MAX中的较小值;当-2≤P0≤‑1.5千帕时,车载ECU将变频电机的运行频率调节至目标值,目标值为(H0-⊿H)与MIN中的较大值。本发明兼顾直接指标与先导指标,曲轴箱内的压力变化更为平缓,曲轴箱内的压力更能够稳定在最佳值附近。
-
公开(公告)号:CN116608065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25870.4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F02M35/02 , F02M35/022 , F02M35/024 , F02M3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气粗滤器,包括上粗滤盘、下粗滤盘和连接在上下粗滤盘之间的多个旋流管;上粗滤盘和下粗滤盘之间连接有进气筒,各旋流管均位于进气筒内,进气筒的筒壁上均布有多个进气孔;各旋流管的出口均与出气管相通,进气筒外的下粗滤盘连接有竖向设置的内连接筒,内连接筒向径向外部通过旋流叶片连接有外连接筒,该环形腔的底端作为进气口;外连接筒向上连接有周向壳体,周向壳体顶端连接有上连接环,上连接环与上粗滤盘连为一体;上连接环向上连接有上壳体;周向壳体上设有若干与环境相通的一级出灰口。本发明集旋流叶片与旋流管于一体,通过多级分离提高预滤效果和产品寿命。进气腔与负压状态相匹配能提高一级过滤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9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86826.8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30/0202 , G06Q30/0601 , G06Q5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MBSE的车用过滤系统研发方法、系统及介质,涉及车用过滤系统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客户设定开发需求,得到待研发车用过滤系统与参考车用过滤系统在阶段下的应用场景的差异点、利益攸关者和待澄清问题进而得到阶段下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根据待研发车用过滤系统的系统交联图得到衍生需求;根据待研发车用过滤系统在各个阶段下的应用场景是否存在差异,对应用场景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场景中利益攸关者的需求;根据待研发车用过滤系统的用例图,得到每个用例的需求;根据上述四个需求得到最终需求,并将最终需求按照功能分配给各工程师进行同步研发。本发明可全面捕获需求,使得最终得到的车用过滤系统更加符合用户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828215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884564.1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滤清器用放水系统,包括沉淀杯,沉淀杯底部设有放水控制模块和放水电磁阀,放水控制模块和放水电磁阀相邻,放水控制模块包括有用于监测沉淀杯内水位的高水位探针和低水位探针,高水位探针的设置位置高于低水位探针,高水位探针设置于预定的开始放水水位,低水位探针设置于预定的结束放水水位;高水位探针和低水位探针连接有电控装置;放水电磁阀底部具有用于将水排出的排水管,电控装置连接放水电磁阀。在滤清器工作中,本发明能够在沉淀杯中达到预定的放水水位时自动放水,并在水位下降到预定的停止水位后自动停止放水,避免放水不及时带来负面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786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68290.8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平原滤清器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悬挂式烘干和冷却装置,包括烘干箱和若干托盘,烘干箱内上下分隔设有位于上部的烘干室和位于下部的冷却室;冷却室的下部左右相对设有左右开口;左开口处设有进料传送带机构,右开口处设有出料传送带机构,烘干箱内设有传送链机构;托盘包括水平载板和竖向挂板,竖向挂板的顶部设有与挂钩的钩部相适配的钩孔;进料传送带机构的传送带的下料端位于传送链条上升部的底端处,出料传送带机构的传送带的上料端位于传送链条下降部的底端处。冷却区域不再需要单独占地,大幅节省了占地空间。冷却区域由以往的敞开在环境中的结构变为围在烘干箱内的冷却室,便于对冷却室的温度进行调控。本发明节约人力,提高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