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申请人: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申请人: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350568.6
申请日:2021-03-31
申请人: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F16/02 , E02D29/045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站迎水侧的汇水系统、车站底部的补偿径流系统以及车站背水侧的排水系统;汇水系统、补偿径流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相互连通,排水系统与汇水系统结构相同,所述汇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护桩间沿着车站高度方向上设置的竖向渗流补偿通道、基坑坑壁与车站之间的肥槽渗流补偿通道以及沿着车站走向设置的纵向渗流管,肥槽渗流补偿通道内填强透水填料,纵向渗流管设置在肥槽渗流补偿通道的底部,所述纵向渗流管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竖向渗流补偿通道相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补偿径流系统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50568.6
申请日:2021-03-31
申请人: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F16/02 , E02D29/045
摘要: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站迎水侧的汇水系统、车站底部的补偿径流系统以及车站背水侧的排水系统;汇水系统、补偿径流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相互连通,排水系统与汇水系统结构相同,所述汇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护桩间沿着车站高度方向上设置的竖向渗流补偿通道、基坑坑壁与车站之间的肥槽渗流补偿通道以及沿着车站走向设置的纵向渗流管,肥槽渗流补偿通道内填强透水填料,纵向渗流管设置在肥槽渗流补偿通道的底部,所述纵向渗流管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竖向渗流补偿通道相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补偿径流系统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2150532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24348.6
申请日:2021-03-12
申请人: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31/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导水通道系统,包括第一导水通道、第二导水通道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第一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的透水层;所述第一导水通道包括两个竖向导水通道和一个水平导水通道,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外部,所述水平导水通道设于所述地下车站底部并且所述水平导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同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下方的透水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6046079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339832.5
申请日:2023-04-03
IPC分类号: G01D21/02 , G06F16/2455 , G06F17/18 , G06F16/25 , G06M1/2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置的地质环境专题数据集成管理系统,涉及地下数据检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主控模块、多个地质数据采集模块、多个气候数据采集模块、历史数据输入模块、补偿公式输入模块、计算模块、数据库构建模块、数据集成模块、对比模块、报警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申请能够降低了报警模块的误报的概率,减小了专家组分析的劳动强度;而且可以直观的展示可能发生地震的监测点的位置坐标、各项地质参数以及各项历史参数,在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号后,以便于专家组及时的了解该监测点的各项历史信息以及实时信息,进而便于专家组评判是否发出地震预警信号,降低了专家组分析数据时的劳动强度,并且缩短了分析数据所需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721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010475615.5
申请日:2020-05-29
IPC分类号: G01N15/0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模型验证装置及方法,涉及地质仪器领域,包括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密封板,第二箱体位于第一箱体上侧,第一箱体与第二箱体连通,第一箱体内部底侧弹性连接密封板,密封板的边缘紧贴第一箱体的内侧面,密封板能够相对于第一箱体内部底侧往复运动;密封板具有电加热部,密封板的底侧与第一箱体内部底侧接触时能够导电从而为电加热部供电;密封板的顶侧用于放置岩石。本发明可实现未放置岩石时自动对装置烘干,能够同时验证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多种因素。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87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91048.6
申请日:2022-09-28
申请人: 济南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多因素耦合条件下岩土体崩解的装置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岩土体崩解测定装置检测结果与实际不符的问题,提高了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方案如下:包括放置在承重架上的实验舱和试样盒,所述实验舱为顶部开合结构,实验舱的顶部固定设有用于改变温度的加热板,实验舱的侧部设有进水口,实验舱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实验舱的底部还通过负压管与实验舱下方的粒径分析仪连通,所述粒径分析仪与计算机连接,所述试样盒放置在实验舱内,所述实验舱的内侧壁上固定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振动臂,振动臂通过轮轴与试样盒端部的连接件连接,轮轴用于带动试样盒转动或将振动臂上的振动传递到试样盒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4653.X
申请日:2022-06-07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8 , E02D31/12 , E02D1/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摘要: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确定水力坡度;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689564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1062611.5
申请日:2021-09-10
IPC分类号: G06T17/0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区域三维地球物理场构建方法,包括:采集城市区域的地球物理场数据,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生成地球物理场数组并存储;提取地球物理场数据的空间特征,构建生成地质空间模型;利用采集的地球物理场数据联合反演构建地质结构模型,构建对应的地质属性模型;将地质结构模型及地质属性模型与地质空间模型相嵌合,构建得到城市区域的三维地球物理场模型。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城市区域三维地球物理场构建系统。本发明从数据采集存储、数据交叉校验、多模型融合、三维可视化这几个层次上构建了城市区域三维地球物理场框架,实现了城市区域地球物理场数据的有效管理和展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