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05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350568.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站迎水侧的汇水系统、车站底部的补偿径流系统以及车站背水侧的排水系统;汇水系统、补偿径流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相互连通,排水系统与汇水系统结构相同,所述汇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护桩间沿着车站高度方向上设置的竖向渗流补偿通道、基坑坑壁与车站之间的肥槽渗流补偿通道以及沿着车站走向设置的纵向渗流管,肥槽渗流补偿通道内填强透水填料,纵向渗流管设置在肥槽渗流补偿通道的底部,所述纵向渗流管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竖向渗流补偿通道相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补偿径流系统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205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350568.6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 E02D29/045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地下水导流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施工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设置在车站迎水侧的汇水系统、车站底部的补偿径流系统以及车站背水侧的排水系统;汇水系统、补偿径流系统以及排水系统相互连通,排水系统与汇水系统结构相同,所述汇水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护桩间沿着车站高度方向上设置的竖向渗流补偿通道、基坑坑壁与车站之间的肥槽渗流补偿通道以及沿着车站走向设置的纵向渗流管,肥槽渗流补偿通道内填强透水填料,纵向渗流管设置在肥槽渗流补偿通道的底部,所述纵向渗流管通过第一连接通道与竖向渗流补偿通道相连通,通过第二连接管道与补偿径流系统相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1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71579.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地下车站周围形成导水通道的方法,用于地下车站设置影响范围内的地层水平导水,包括以下步骤:在待开挖地下车站的基坑四周施作围护结构,在围护结构的顶部冠梁上设置第一道支撑;继续开挖基坑,每开挖基坑至对应深度施作一道支撑,直至开挖至导水通道的设计标高处;根据透水层在基坑四周及下方的位置分布,进行导水通道的施工。本发明的优点是:将围护结构设计与导水通道结构设计相结合,消除地下车站的设置对透水地层水平渗流的影响,既可以保证基坑围护结构的安全使用,又可以兼顾导水通道的形成;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46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34653.X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7/18 , E02D31/12 , E02D1/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抗浮设防水位取值系统及方法,包括获取拟建地下结构场地的提前预设好的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以及地下水流向参数;基于任意两个勘察孔的水位高度以及两勘察孔之间的距离,利用地下水流向与地下结构走向的法线方向的夹角,确定水力坡度;基于水力坡度,结合含水层影响半径,确定受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位壅高;根据地下水位壅高以及基于历史长期观测水位及降雨量资料得到的抗浮水位建议值,确定考虑地下结构阻隔作用的地下水抗浮设防水位建议值。
-
公开(公告)号:CN215053219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524348.6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29/045 , E02D19/06 , E02D3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导水通道系统,包括第一导水通道、第二导水通道中的至少一种或两种组合;所述第一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的透水层;所述第一导水通道包括两个竖向导水通道和一个水平导水通道,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分别设于所述地下车站两侧外部,所述水平导水通道设于所述地下车站底部并且所述水平导水通道的两端分别同两所述竖向导水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导水通道连通位于所述地下车站下方的透水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适用于明挖法地下车站建设过程中,在地下车站结构周围形成竖向和水平向导水通道,保证地下水水平向渗流不被阻断。
-
公开(公告)号:CN216360334U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20889482.6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井道电梯,其技术方案为:包括移动组件、轿厢、顶升杆,移动组件包括固定轨道、滑动连接于固定轨道内侧的移动轨道;轿厢,其底部由托架支撑;所述托架与移动轨道滑动连接;顶升杆顶端与移动轨道连接,顶升杆一侧安装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一端连接托架,另一端连接固定轨道。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轨道和移动轨道的组合,取消电梯上层的受力体系;且轨道隐藏在下层,随轿厢上升而逐渐上升,实现了上层空间完全通透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15857756U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22372574.X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E02D1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预制桩与冠梁组合支护结构,包括竖向且沿第一方向依次并排布置的多个预制桩,预制桩上端固定U型卡扣,预制桩上端设有冠梁,冠梁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方向重合,冠梁为H型钢,冠梁的腹板水平布置,冠梁沿第一方向依次插接至U型卡扣的卡槽中,U型卡扣的一个竖向侧板处设置螺孔,螺孔中穿设顶紧螺栓,多个U型卡扣中的螺孔处于冠梁同一侧,U型卡扣中两个竖向侧板的距离大于冠梁两个翼缘板之间的距离。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90899.4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监测与岩体参数预测装置及其运行方法,属于隧道施工勘察技术领域,装置包括隧道履带车、中央控制室、钻进臂和扫描臂;钻进臂包括钻杆和钻头,扫描臂侧边设有稳定性监测系统;钻进臂外周固定有钻进声学监测系统和钻进参数监测系统;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开启中央控制室;2)移动至目标位置;3)打开各系统并设定钻进深度;4)钻杆开始钻进,并获取钻杆钻进速度、钻进压力、钻头扭矩,以及岩体振动频率、岩体固有频率等信息;5)中央控制室接收数据,完成预测,本发明通过中央控制室接收上述数据和参数,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系统融合分析,精确预测钻进岩体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内摩擦角等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85091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11843.5
申请日:2021-09-18
Applicant: 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轨道交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山东轨道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空间三维实体评价单元生成方法及系统,获取二维矢量评价单元图层和三维地层模型;根据预先设置的面积阈值,对二维矢量评价单元图层中的破碎多边形进行归并;根据预设设置的厚度和二维矢量评价单元中各面要素,生成相应的三维裁剪单元;根据生成的三维裁剪单元和三维地层模型,生成三维空间单元集合;根据预先设置的体积阈值,对三维空间单元集合中的破碎多面体进行归并;根据二维矢量评价单元图层中的指标数据,为归并后的三维空间单元集合中的各个单元进行属性赋值,得到三维评价单元模型文件和属性文件。本发明实现了地下空间三维评价单元的高效划分、矢量表达和实体查询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