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952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21796.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改进矩阵聚合算法的关键断面与强关联断面确定方法,涉及电网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节点系统图得到系统拓扑结构,在拓扑结构中采集线路连接及潮流走向信息,获得改进邻接矩阵,定义矩阵距离指标并求其最小值,通过矩阵运算聚合邻接矩阵,得到矩阵元素最贴近主对角线的拓扑分布;对聚合后的拓扑结构进行分区,分区间的连线作为断面输电线路,通过筛选得到满足输电断面条件的初始输电断面;建立由支路开断分布因子和线路负载率组成的改进综合指标作为判据来确定关键输电断面;最后通过断开线路对其他线路的潮流转移冲击,量化多个输电断面之间的转移比例,得到多个关键断面间的关联关系,由此判断出强关联断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18090.7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东北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智能生成方法,涉及电网运行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使用马尔科夫决策过程MDP进行对电网进行强化学习建模,建立智能体动作与可调动作对象的改进映射策略;构建运行方式智能生成DQN网络,将当前系统潮流状态和目标运行状态输入DQN网络,输出Q值最大的动作;使用PQ分解法进行潮流计算迭代,如λ>1或10次迭代潮流不收敛,认为出现病态潮流,放弃该动作,由DQN网络重新生成新的动作;若潮流收敛,依据改进映射策略调整可调动作对象的运行状态;不断进行动作调整,直到满足目标运行方式负荷水平或达到最大动作调整次数;通过输出估计Q网络参数,完成电网运行方式智能生成与智能删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55119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536172.1
申请日:2022-12-02
Applicant: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块化谐振式直流变换拓扑,包括电源、整流电路和输出电路、N‑1个飞跨电容以及N个输入电容、谐振式DC‑DC电路和变压器;变压器原边通过谐振式DC‑DC电路与输入电容连接;电容串联后接入电源;飞跨电容串联在相邻两个谐振式DC‑DC电路间;变压器副边串联连接后通过整流电路与输出电路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新型模块化谐振式直流变换拓扑,实现直流功率变换,采用高频变压器使得输入与输出间电气隔离,适用范围广;模块化串联的结构对变换器定制,减小了开关管电压电流应力,降低变换器成本并提高效率;加入飞跨电容实现自主均压,并通过副边变压器串联连接实现自主均流,解决了模块间电压和电流均衡控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4567.1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主均压型的模块化组合宽增益谐振直流变换器,涉及电力电子功率变换技术领域。该变换器在现有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原边电路采用多个谐振式直流变换模块并联结构,通过模块化的组合结构减小单个模块的电压和电流应力,提高变换器的功率变换效率;同时,采用均压悬浮电容连接相邻两个谐振式直流变换模块的桥臂中点,实现模块间的电压均衡,解决了由于模块间参数不均引起的电压不均衡的问题,从而扩展变换器的增益。副边电路通过辅助开关管和辅助二极管构成串‑并联可变拓扑,副边电路在串联和并联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增益范围,以满足变压器宽增益的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800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14556.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佛山研究生创新学院 ,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错型谐振式直流‑直流变换器,涉及电力电子直流功率电源技术领域。该变换器在现有LLC谐振式直流变换器的基础上,原边采用全桥式谐振电路,副边采用多绕组变压器通过辅助开关管和辅助二极管组成串‑并联可变的拓扑结构,实现在电路故障状态下电路增益仍然不变,仍能够提供负载要求的输出电压,即变换器具有容错的功能。变换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辅助开关管控制两个整流器处于并联运行状态;变换器在容错运行状态下,辅助开关管控制两个整流器处于串联运行状态。本发明提供的容错型谐振式直流变换器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可以以极小的成本而提高变换器供电的可靠性,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266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82603.5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强人类进化算法的主蒸汽温度系统参数辨识方法,涉及主蒸汽温度系统参数辨识技术领域。利用中间点温度、一级减温器喷淋流量和二级减温器喷淋流量构建主蒸汽温度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待辨识参数;根据均方根误差构建含有辨识参数的误差目标函数;采用增强人类进化算法,基于主蒸汽温度系统变量和历史数据对误差目标函数寻优求解,输出辨识结果。增强后的算法模型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在全局搜索方面表现出色。本发明所提出的识别方法能有效解决参数辨识问题,最终模型正确反映了主蒸汽温度的动态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169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111514257.5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30/1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线路损耗的电‑储‑气耦合系统一致性优化方法,涉及电气能源优化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结合电‑储‑气能量流的耦合关系,建立含新能源的多能流局域网优化模型,同时考虑储能系统和线路的损耗,建立一种合理的规划机制,从而实现各个能源局域网之间的能量有序流动。最后采用基于一致性算法求解系统增量成本一致问题,可以实现快速收敛并达到能源利用率高、成本降低的优化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47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606590.8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基于增强联邦学习的海上风电超短期功率预测框架及方法,所述框架包括上下两层;所述下层考虑不同海上风电场之间信息的相互独立,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的长短期记忆网络作为各个风电厂本地训练模型,各发电厂仅利用本电厂数据训练模型,模型训练收敛后提取模型参数,通过数据传输通道将参数上传至上层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接受来自于各电厂的模型参数,利用每个电厂发电量占各电厂发电量总和的比重,并基于参数聚合方法产生全局参数,最终将全局参数下发到下层各电厂本地训练模型进行训练;通过参数不断的上传下发,直到全局参数收敛,利用全局参数建立全局预测模型,将模型应用于海上风电功率预测中,最终完成多电厂联合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7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4393.4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H02J3/00 , G06F18/10 , G06F18/213 , G06N3/0475 , G06N3/0455 , G06N3/047 , G06Q50/06 , H02J3/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遥感观测的生成式海上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方法,涉及风能遥感观测技术领域。为纠正缩减风电场内减少的尾流效应来模拟标称功率输出,建立了实用的实时尾流模型,采用双层生成式网络分别考虑遥感数据和涡轮机组数据对最终预测功率的影响,考虑模拟功率输出与风电输出功率之间的概率分布,以提高预测准确率。风功率模拟计算能够估计实时发电量,在获取长期统计信息中占很大优势,并针对10分钟平均数据进行调整,可满足电网实时运行中的数据收集与预测;遥感数据融合估计采用生成式概率建模预测方法,将多模态数据结合,实现了风电功率精确超短期预测,通过对发电潜力进行高可靠性的定量评估为电力能源系统规划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157135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111476298.X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迟滞功能的PWM‑PFM无缝切换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系统中切换控制器包括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负载电流,产生启动请求和左右切换请求;左阈值切换控制器与右阈值切换控制器,用于检测切换请求和电路启动应答,产生实际切换信号;切换控制器,用于实现PWM/PFM的切换,获得控制信号,并产生PWM与PFM关闭请求;PWM与PFM控制器,用于产生PWM与PFM控制信号,并及时产生启动应答信号。本发明提出了利用切换点、左阈值和右阈值三个负载特征值来产生实际切换信号的方法,实现PWM与PFM的迟滞切换,避免PWM与PFM的反复切换,同时在切换前提取开启目标控制模式,避免因电路启动缓慢而产生较大的电压跌落,实现PWM/PFM的无缝切换。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