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9157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104481.5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稳态化茶黄素肉制品护色抗氧化剂,由稳态化修饰处理的茶黄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竹叶抗氧化物,茶叶籽油,绿茶精油乳剂,水溶性改性纳他霉素,无花果蛋白酶,水和食用酒精组成,经超声涡旋孵育、梯度化均质、多层级乳化等工序制备而成该产品针对加工肉制品的护色及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可在非避光仓储流通等条件下较好保持肉品包装时的原有色泽品质,且能显著性抑制脂质氧化酸败,相比于BHA和TBHQ等化学合成保鲜剂,可延长调理肉制品货架期15‑20d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683A
公开(公告)日:2019-11-01
申请号:CN201910703566.3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61K8/9789 , A61K8/49 , A61K8/64 , A61K8/73 , A61Q19/00 , C08J5/18 , C08L1/28 , C08L5/08 , C08L89/00 , C08K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载体的茶多酚微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用途,采用经多重物理诱导改性的食品蛋白为载体在特定条件下封装载运茶叶多酚,并结合壳聚糖构建三元复合稳态体系,进一步提高茶叶多酚的应用稳定性及抗氧化、抑菌等活性功效,与现有相关技术相比,多酚负载量及抑菌活性大幅提高。本发明能够作为多酚类成分包封、保护和递送系统实现茶叶酚类乃至植物多酚成分功效的高效发挥和稳态化应用,跨界应用于食品工业、日化产品、医药保健、防腐保鲜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970147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10182943.5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为高效利用低档夏秋茶鲜叶,提高鲜叶精深加工的经济价值,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氟高叶绿素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杀青、(3)粉碎、(4)渗漉、(5)浸提、(6)浓缩、(7)干燥。本发明以鲜叶为原料,通过绿色组合浸提工艺,富集鲜叶中的优势活性成分群(叶绿素、氟、茶多酚等),定向化生产高氟、高含量叶绿素茶叶提取物,用作含氟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81840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59723.X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广州中妆美业化妆品有限公司 ,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61K8/9789 , C12N1/14 , C12N1/16 , C12P1/02 , C12P39/00 , A61K8/9728 , A61Q19/08 , A61Q19/02 , C12R1/865 , C12R1/6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冠突散囊菌茶复合发酵液抗衰老效果的技术方法,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所述冠突散囊菌的拉丁名为:Eurotium cristatum,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4643。本发明通过在冠突散囊菌发酵后的茶‑沙棘叶的培养液中接种酵母菌种子液,共发酵可以显著提高发酵培养液中的原花青素B2、槲皮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烟酸、柚皮素、芦丁等抗衰活性组分的含量,能够显著提高弹性蛋白酶抑制率,增强发酵培养液组分体系的抗衰老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茶‑沙棘叶复合发酵液适用于抗衰老化妆品的开发,具有广阔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52945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010570731.5
申请日:2020-06-19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61K8/9789 , A61K8/44 , A61K8/49 , A61K8/60 , A61K8/92 , A61Q11/00 , A61Q17/00 , A61P1/02 , A61P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节菌群的含茶组方牙膏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口腔洁护技术领域,调节菌群的含茶组方牙膏包括茶叶提取物和茶树花精油,其中,所述茶叶提取物包括茶氨酸、茶黄素和茶皂素,所述茶氨酸、茶黄素、茶树花精油和茶皂素的质量比为(1‑2):(2‑3):(0.5‑1):(1.5‑4)。该牙膏含有茶叶和茶树花中多种天然抑菌成分,通过配伍协同,使得获得的牙膏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能够降低混合菌生物膜中的致龋菌(S.mutans、P.gingivalis)及其生物膜,人群实验表明,含茶组方牙膏能够降低口腔中典型致龋菌(S.mutans)的数量,在属水平,上调菌斑和唾液中与健康相关的口腔微生物的丰度,下调致病菌属的丰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3936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0703566.3
申请日:2019-07-3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61K8/9789 , A61K8/49 , A61K8/64 , A61K8/73 , A61Q19/00 , C08J5/18 , C08L1/28 , C08L5/08 , C08L89/00 , C08K5/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蛋白载体的茶多酚微纳米复合体的制备方法及用途,采用经多重物理诱导改性的食品蛋白为载体在特定条件下封装载运茶叶多酚,并结合壳聚糖构建三元复合稳态体系,进一步提高茶叶多酚的应用稳定性及抗氧化、抑菌等活性功效,与现有相关技术相比,多酚负载量及抑菌活性大幅提高。本发明能够作为多酚类成分包封、保护和递送系统实现茶叶酚类乃至植物多酚成分功效的高效发挥和稳态化应用,跨界应用于食品工业、日化产品、医药保健、防腐保鲜等多个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998089A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2110239539.2
申请日:2021-03-04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06 , A23L3/3472 , A23L3/3544 , A23L3/3454 , B32B27/30 , B32B27/34 , B32B27/18 , B32B15/20 , B32B15/082 , B32B15/088 , B32B15/085 , B32B7/12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8/16
Abstract: 一种常温贮藏绿茶的品质控制方法,属于茶叶贮藏过程中品质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1)包装前的绿茶,经过毛火干燥、回潮、足火干燥处理,即经过二次以上的干燥工序,回潮时间控制在30~60 min,水分控制在2.5%~5%;2)称取一定重量步骤1)绿茶,采用茶多酚缓释EHA/AL/PE复合包材进行包装,加入茶提取物保鲜剂;3)对步骤2)包装进行抽真空;4)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低于60%的条件下贮藏。本发明采用茶多酚缓释抗氧化EHA/AL/PE复合包材、茶提取物保鲜剂层层阻隔,绿色、节能、环保,可实现绿茶常温条件下(15~25℃)品质风味的保持,延长货架期,在阻氧、阻湿、避光等方面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05331469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510518993.6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茶叶深加工产物囿于应用技术瓶颈和下游市场容量,多为原料产品,不利于深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方抑菌皂的制备方法,将融化后的混合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加入茶叶蛋白乳化剂进行反应,得到皂液;向皂液中加入浸泡过的茶提取物,洗涤、搅拌均匀,入模,固型,脱模,成皂,得到复方抑菌皂,本发明以茶叶自身活性组分茶多酚、茶皂素进行协效配伍,茶叶蛋白作为乳化剂,对冷制皂工艺进行优化,确保活性成分的高效保留,制备出抑菌效果较好、泡沫细腻丰富的抑菌皂。
-
公开(公告)号:CN104970147B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510182943.5
申请日:2015-04-17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为高效利用低档夏秋茶鲜叶,提高鲜叶精深加工的经济价值,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氟高叶绿素茶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清洗、(2)杀青、(3)粉碎、(4)渗漉、(5)浸提、(6)浓缩、(7)干燥。本发明以鲜叶为原料,通过绿色组合浸提工艺,富集鲜叶中的优势活性成分群(叶绿素、氟、茶多酚等),定向化生产高氟、高含量叶绿素茶叶提取物,用作含氟食品和日化产品的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3931810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062151.X
申请日:2014-02-25
Applicant: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
IPC: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深加工技术领域,为克服目前制备速溶红茶工序重复,高温作用引起香气降解和氨基酸非酶氧化,对原茶固有品质风味的影响极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即溶型红茶浓缩汁的制备方法,对茶鲜叶进行摊凉萎凋处理;对萎凋叶进行冷冻处理;对冷冻叶片进行低温压差膨化处理;对膨化原料进行匀浆破碎处理,得到匀浆液;调整匀浆液pH后加入酶进行同步发酵;发酵后,对发酵液进行灭酶处理;经离心除杂、过滤浓缩,得到浓缩料液,UHT灭菌,无菌罐装得到冷溶型红茶浓缩汁。本发明生产的速溶红茶浓缩汁,冷溶性较好,游离氨基酸、叶绿素或茶黄素含量优于同类原料产品,鲜茶特征明显。
-
-
-
-
-
-
-
-
-